第二日,阳光早早地洒落在香港的这片土地上。苏木、叶问以及一众师弟们,依约来到了指定的场所。只见洪振南带领着其他几家武馆的人早已等候在此。现场气氛凝重,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息。
洪振南一脸严肃,率先开口说道:“在香港这地界,没有我们几家武馆点头,可不能私自开设武馆。而且,要开武馆,还得向洋人交钱。这中间设的圆桌平台,就象征着无规矩不成方圆。你们咏春想要在这儿站稳脚跟,就得经过我们几家的考验。”
苏木听闻,看了看身旁的师傅叶问,主动请缨道:“师傅,让我先上吧,我也想借此机会见见世面。”叶问思索片刻,看着苏木坚定的眼神,点头同意了。
一众武师见武馆当家人叶问没上场,居然派了个徒弟出头,顿时大怒,心想一定要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首先上场的是擅长八卦掌的罗师傅。他身形飘忽,双掌如刀,带着凌厉的掌风朝苏木攻来。苏木神色镇定,脚下步伐沉稳,施展起咏春拳,以寸劲巧妙地化解对方攻势,紧接着找准破绽,一记迅猛的冲拳直击罗师傅胸口。罗师傅躲避不及,被打得后退几步,险些摔倒。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擅长猴拳的郑师傅又纵身而上,他动作敏捷,如灵猴般闪转腾挪,试图从各个刁钻角度攻击苏木。但苏木不为所动,凭借对咏春拳的精湛理解,以快打快,以巧破巧,几个回合下来,郑师傅便被苏木击中穴位,疼得蹲在地上,失去了再战之力。
叶问在一旁看着苏木的精彩表现,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此时,洪振南意识到眼前这小子实力不容小觑。他亲自下场,与苏木展开较量。洪振南身为暗劲高手,一出手便气势非凡,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强大的劲力。苏木全力以赴,与洪振南比拼了几招。洪振南心中暗暗震惊,没想到这年轻徒弟竟有如此实力。然而,苏木毕竟与洪振南有着境界上的差距,没过多久,苏木便渐渐落了下风,最终还是落败。
但苏木虽败犹荣,他的表现不仅让其他武馆对咏春武馆刮目相看,也为叶问赢得了更多在香港武术界立足的机会。
苏木落败后,他展现出的实力却让在场众人都暗自咋舌。虽说洪振南赢了苏木,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叶问这个徒弟已然有着相当厉害的功夫。
可洪振南似乎还未罢休,他坚持要与叶问“搭搭手”,切磋一番。叶问本就光明磊落,不想占任何便宜,见洪振南刚刚与苏木过招,便示意洪振南休息片刻,随后才与他正式对战起来。
两位宗师境界的高手一交手,场面瞬间变得精彩绝伦。叶问的咏春拳,动作简洁却蕴含着千钧之力,每一次出拳踢腿,都带着独特的韵味;洪振南的功夫同样高深莫测,他身形沉稳,招式大开大合,每一招都仿佛能撼动空气。两人你来我往,拳脚之间碰撞出的气势,让周围的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苏木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看着这场对决,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他深知,这是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每一个招式、每一次发力,都如同珍贵的武学宝藏,被他尽收眼底。这场对战让他受益匪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要不了多久,自己便能突破至暗劲境界。
洪振南虽然本心不坏,但毕竟年纪大了,随着对战的持续,体力逐渐有些跟不上。然而,他出于面子,依旧死死支撑着。叶问何等敏锐,很快便察觉到了洪振南的不妥。为了避免伤到洪振南,也为了给双方留些余地,叶问决定以平局收场。
对战结束后,洪振南虽有些气喘吁吁,但对叶问的功夫也着实佩服。他缓了缓神,出于善意,还是给叶问提了个醒:“叶师傅,这在香港开武馆,向洋人交会费,能省很多麻烦。”叶问听后,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太在意。洪振南见状,也懒得再多费口舌。
经此一役,咏春拳算是正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叶问的武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开着,而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弘扬咏春拳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