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寻宝罗盘的边缘,青铜材质的罗盘上刻满了晦涩难懂的符文,中央的指针正缓缓转动,仿佛在与天地法则对话。
他的眉头微微紧锁,心中默念着自己的需求:时间、空间、五行法则相关的法宝。
唯有集齐这些,才能与建木树枝融合,打造出能培育灵根的神奇空间。
“此次不同于寻找定海神珠,需更宽泛的感应。”
林琛低声自语,掌心法力涌动,注入罗盘之中。
罗盘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指针开始加速旋转,却迟迟未停下,这让他心中有些疑惑。
按理说,以他对罗盘的掌控,不应如此迟滞。
忽然,他想起腰间悬挂的镇运葫芦——由招妖葫芦与祖龙印融合而成,此刻正传来细微的震动,仿佛在呼应罗盘的探寻。
取出镇运葫芦,只见葫芦表面的龙影栩栩如生,鳞片间流转着金色的气运之力。
林琛尝试将葫芦贴近罗盘,刹那间,两道光芒交相辉映,罗盘指针猛地一顿,随后如箭矢般指向东北方向,针尖爆发出刺眼的青光。
“有大造化!”
林琛眼中闪过狂喜,顾不得多想,立刻化作一道流光,潜入海底。
海底世界五彩斑斓,各种发光的海草随水流舞动,巨大的珊瑚礁如同宫殿般矗立。
林琛却无心欣赏美景,顺着罗盘的指引极速穿梭。
随着深入,一股狂暴的灵气扑面而来,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便是东海龙脉了。”
这所谓的东海龙脉,其实便是东海之下最大的灵脉,其中灵气狂暴,不是寻常的洪荒修士能靠近的。
绝大多数海族修士都只是在附近汲取灵气修炼而已。
但是林琛不同,他的防御手段惊人,并且根脚超然,可以轻松的在其中遨游。
龙脉之中,灵气呈现出深蓝色,夹杂着金色的纹路,如同一条条游动的巨龙。
林琛运转护体神功,周身浮现出一层淡淡的青光,轻松抵御着灵气的冲击。
他不知疲倦地前行,数百年时光在修炼与赶路中悄然流逝,与此同时,他感受到体内的法力运转加快,每一个细胞都在贪婪地吸收着灵气,修炼速度竟比平时快了数倍。
终于,一个巨大的光团出现在视野中。
光团外,无数符文交织成网状,散发着强大的威压,每一道符文都蕴含着天地法则的奥秘。
“好精妙的阵法。”
林琛驻足凝视,只见光团表面的符文不断变幻,形成一道道屏障,将内部的机缘牢牢守护。
感应到这份力量之后,林琛便很清楚,以自己现在的本事,想要冲入其中,取得机缘是不可能的。
他对于阵法的理解还不到位。
如果这是守护宝物的先天大阵的话,那么他可以在此地等待其出世。
但这个等待的时间却是随机的。
林琛等不起!
一番思量之后,他取出大道碑文,古朴的碑身散发着沧桑的气息,同时,造化葫芦化作另一座碑文,两座碑文在面前微微震颤,仿佛在共鸣。
“双碑合璧,或许能更快解析阵法,或者说,帮我提升有关阵法的感悟!”
林琛喃喃自语,将两座碑文悬浮于空中,运转神念,引导它们与阵法沟通。
碑文上的符文亮起,如同一双双眼睛,审视着眼前的阵法。
起初,碑文的解析并不顺利,阵法的符文太过复杂,每一次触碰都如同触碰到了天地法则的禁区,让林琛的神念一阵刺痛。
不过林琛倒是并不着急!
他清楚,这并非寻常的破阵时刻,而是一次与天地法则的对话修行。
指尖轻触碑文,古老的符文如活物般在识海展开,。
“阵法之道,在于观其形,悟其神。”
林琛喃喃自语,真实的大道碑文泛着沧桑的土黄色,仿品则流转着造化葫芦特有的青金色,如同两面镜子,映照着阵法的内外世界。
他并未急于催动碑文之力,而是闭目盘膝,任由神念如游丝般渗入阵法表层,感受每一道符文的震动频率。
第一层空间阵法的符文在神念中呈现出八卦雏形,却又暗含龙族特有的“归墟”法则——乾位符文多了三道分叉,坎位纹路竟与潮汐频率相合。
林琛在识海展开玉碟,将这些特殊符文逐一记录,忽然想起通天师尊曾说:“破阵如解牛,需知其筋骨脉络。”
“归墟阵的核心,在于‘引而不阻’。”
林琛睁开眼,指尖在碑文上点出数道流光,模拟归墟阵的能量走向。
两座碑文顿时亮起,如同一双无形的手,顺着符文的脉络轻轻拨动。
他并非要打破阵法,而是借碑文之力,让自己的神念完全融入阵法运转,如同鱼儿潜入水流,感受每一处漩涡的走向。
中层五行阵法的轰鸣传来时,林琛正沉浸在空间法则的感悟中。
五行之力在此处以水行为尊,金行藏于珊瑚状符文,木行隐于海草般纹路,火行藏于气泡状光团,土行则沉于海底沙粒般的符文。
他调动碑文,将五行符文逐一分离解析,忽然发现水行符文的运转频率与东海龙脉的心跳相合——原来此处五行阵以龙脉为基,水行便是整个阵法的气血。
“以水为引,调和四行。”
林琛取出定海神珠,并非用其破阵,而是将其作为引子,让碑文的神念顺着水行符文渗入阵法核心。
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化作一滴海水,在五行的江河中流淌,终于触碰到中央戊土符文的薄弱处——那是五行交汇时留下的一丝间隙,如同心脏跳动时的刹那停顿。
内层时间阵法的奥秘,才是真正的挑战。
当神念触及那层凝固的时光薄膜,林琛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无数碎片化的画面在识海闪过:初见多宝之时、在昆仑仙山修行时、与三霄共战阴阳蛟的场景……他猛然惊醒,意识到这是时间阵法的幻象,立刻催动碑文,以“观想自身”之法稳固神识。
“时间法则非攻非守,乃观照之道。”
林琛回忆起在乾坤鼎中领悟的时间流速控制,尝试用碑文模拟出时间的“静”与“动”。
真实碑文呈现出时间静止的土黄色光芒,仿品则流转着时间流动的青金色,两者在他面前形成太极般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