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是个男人,但是这故事真的是让他三观稀碎。
这不就是王宝钏和薛平贵故事的低配版吗。
而且这里面的书生可不如薛平贵,起码薛平贵是在误会王宝钏死了或者改嫁的情况下才娶了代战公主的。
这个书生算什么,明知道家里有发妻等着他回去,居然还另娶她人,到最后不过是良心过不去才想起家里的妻子,这妥妥的就是陈世美啊。
看着周围这些人一片叫好声,甚至还有些大姑娘小媳妇感动的直抹眼泪。
李云志叹息的摇了摇头。果然是没有接受过社会主义美好教育的人。
大概是李云志现在太过扎眼,台上的说书先生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看着这满堂的喝彩,唯独他一人摇头叹息。
说书先生看着李云志:
“这位小公子,敢问是我这书讲的不好吗?”
本来正在感动中的众人听到这话齐刷刷的向李云志看去。
看到李云志的长相后都在心里称赞一声好一个玉面小郎君,跟着书里的穷书生倒是有几分契合。
甚至有些大姑娘小媳妇儿看着看着就羞红了脸。
李云志也没想到说书的先生会问他,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诚实的回道:
“先生的书讲的自然是好的,惟妙惟肖,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公子为何又是摇头又是叹息呢?”
李云志不屑的回道:“我摇头叹息是因为我觉得这书里的故事三观炸裂,为人不耻,不敢苟同!”
本来处于感动中的众人听到这话都一脸愤怒的看着李云志,这明明是很凄美的爱情故事,而且最后又很圆满,怎么就为人不耻了。
倒是说书的先生没有这么愤怒,转而看着李云志:
“还望小公子赐教!”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道:“赐教不敢,我只说说的我的观点。
其一,先说说这书生前面的妻子,这聘为妻奔为妾,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他为了一个男人能抛弃父母的养育之恩,狠心与父母断绝关系,可见这样的人有多么忘恩负义。
她还把自己的金钗当了,供着穷书生进京赶考。
自己吃糠咽菜,侍奉公婆,操持家务,苦等了他十几年,最后换来的却是他早已娶高门贵女。
这是拎不清的恋爱脑,像这样的人活该吃苦受罪挖野菜。”
这时就有位姑娘起身不赞同的人说道:“可是那书生后来不是接她到京城去享福了吗?”
李云志听到这话,冷笑一声:“享福?这位姑娘确定她进京是去享福的吗?
有道是色衰而爱驰,她在乡下劳作十几年早已经变成了黄脸婆,能有几分当年的娇颜色?
那书生本就是个见色起意之徒,你觉得就算她进了京就能破镜重圆吗?
还是说她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日日恩爱她的心里会好受?
这样的福气给在座的各位,不知各位要不要?”
李云志说完这话大家都出奇的沉默了。
李云志又继续说道:“再说说这书生,能让一个女子为他和父母断绝关系,可见他不是真心爱护这个女子。
若是真心喜欢的人又怎么会舍得让她伤心,甚至背上骂名。
就算是迫于形式就,妻子为他做的一切都还可以理解。
那他明明在有妻室的情况下还勾搭了富家千金,凭着岳丈家的势力平步青云。
说什么情难自禁,分明就是见色起意,攀附权贵之辈,我作为读书人都感觉到羞耻。
他就是读书人中的败类!
还有他那后娶的夫人,我就不相信她跟一个男人共同生活十几年,她对自己的男人有家室这件事居然毫无察觉。
只能说这样的富家千金压根没长脑子,她是后进门的,自当为妾,哪个富家千金养尊处优了一辈子,甘愿自请下堂的为妾的。
所以我说这故事写的三观不正啊!”
李云志说完,周围变得鸦雀无声。
随即就爆发了一片掌声。
【小公子果然不愧是读书人,这才是正人君子该有的典范。】
【对,对,我等自愧不如。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书生却抛弃对他有恩的糟糠之妻,这若是换做是我肯定做不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
【就是,就是。】
李云志这故事也听了,茶也喝了,想着是时候要回家了,不然家里该担心他了。
可是他刚想走就被茶楼的店小二拦住了。
李云志心里一惊,该不会是因为他刚刚砸了说书先生的场子,人家不让他走了吧。
不过李云志面上还算冷静:
“怎么是我的茶钱没付够吗?还是进了你们茶楼就出不去了?”
那小二闻言赶紧解释道:
“公子莫要误会,是我们东家想要见见公子。”
李云志听到这话有些诧异,不过转念一想见见倒也无妨。
于是又跟着小二回了茶楼。
小二把李云志带进了包房,里面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男人和那刚刚的说书先生。
那说书先生见到李云志后激动的说道:“东家,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位小公子,真是人品贵重,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该有的气节。”
那中年男人听到这话笑着说道:“能让韩先生如此赞誉的人还真不多,没想到这位公子年纪不大,却能有如此见地,我等自愧不如。
自我介绍一下,谋姓于,名叫东升,是这茶楼幕后的东家,敢问小公子怎么称呼?”
李云志见他们态度客气,也没有瞒着:“木子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云志!”
于老板听到这话后,笑着说道:“李公子果然人如其名,李公子快请坐,于某其实是想跟你谈点生意。”
跟他谈生意,他们初次见面有什么好谈的?
于东升也没有卖关子:“不瞒李公子,余某除了这间茶楼外还开了一个书局,里面除了卖文房四宝外,还会卖一些话本子。
刚刚韩先生讲的那个故事就是我书局里挑选的话本子。
本来韩先生也不是很满意这话本子的,只可惜这些话本子的内容大多都是如此。
但是刚刚听韩先生传达了李公子的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李公子是有大才的人,所以于某是想跟李公子合作。
你看李公子可否为我们书局写书?”
于东升说了一大堆,最后这句话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也不能怪他盯上李云志,实在是他们书局送来的那些话本子都是千篇一律的,没一点新意。
他自己都快看吐了,更何况是那些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