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高扬后李云志带着谢文渊几人清点了后崖山银矿开采出来的银子,还真不少。
除了被叶晨安挥霍掉的还有九十万两,李云志留下了三十万两作为江南府灾后重建修建堤坝的启动资金,其余的他则带回了京城。
没办法,叶瑾寒穷啊,虽然他表面上说的大度,这些银子由他进行调配,但李云志真要是敢把这些银子都留在江南或者自己贪墨了,叶瑾寒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不过这银矿才开采了冰山一角,李云志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座银矿若是都开采完,至少也有3000万两。
到时候国库有银子了叶瑾寒就不会时不时的向他哭穷了。
到那时就算自己想办法捞些银子叶瑾寒应该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吧。
不过直到后来李云志才明白,有些人爱财那是天生的,叶瑾寒更是从来没嫌银子够用过,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云志走的时候不仅是江南的官员前来送行,就连许多的百姓也前来给他送行。
这些人一直把他送到江南府城外,李云志拱了拱手,对着众人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诸位的心意本官都收到了,你们还是请回吧,不然天黑之前本官就走不到驿站了。”
李云志的话倒是引起了不少送别之人的笑声。
【李大人保重!】
【李大人一路平安!】
【李大人将来有机会再到江南来!】
.....
在一声声离别中李云志和马金忠等人带着三万兵马离开了江南府。
他们走出老远后谢文渊还沉浸在那些离别的话语中。
“李兄,你这一趟江南真是来得值,先不说那些老百姓,就是江南府的那些官员都叹服你,还亲自把咱们送到了江南府城外。
我还没见过同僚之间如此热情的呢。
我若是能达到李兄这个高度这辈子就再也无憾了。”
李云志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他一眼:“谢文渊,怎么下江南赈个灾还把你脑子震坏了?
你就没想过这些江南府的官员之所以一直把我送出城门外是怕我再折返回来。
你要知道江南府有一半的官员已经折损在咱们手里了。
剩下的这些官员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屁股没有一个干净的。
他们肯定是怕咱们杀个回马枪,只有确认咱们跟着大军一块离开了他们才能安心。”
谢文渊听到这话啊了一声,难不成他真是这段时间用脑过度脑子都不灵活了吗。
李云志也没再搭理他,而是骑着马开始驰骋起来。
回京时的心情跟来时完全不一样,来的时候他心系江南的灾情,又担心被人追杀,一路乔装打扮,只顾着埋头赶路。
但是回去的时候却不一样,江南的灾情得到了救治,他又为江南民众求来了一场大雨。
他身后有三万大军跟随,一点儿也不怕被人暗杀。
所以整个人也开始轻快起来。
不过跟随着大军一起赶路也有个弊端,就是走的太慢了。
他们走了两天才完全走出江南府的地界。
一出江南府就有暗卫秘密禀报李云志说有人一直跟着他们。
李云志听到之后倒不觉得诧异,毕竟朝廷中想要他命的人不在少数。
来的时候因为着急赈灾,不能出半点意外,李云志没空跟他们周旋就选择了躲避。
但是回去的时候不一样了,这些人既然敢来就让他们有去无回,也告诉他们幕后的人,让他们知道他李云志也不是好惹的。
所以在第三天的时候李云志就以大军行军速度过慢为由带着几个护卫先行离开了。
躲在暗处的人见状不由得大喜,他们潜伏了这么多天,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但是主子有令,必须在李云志回京的路上杀了他,只是李云志身边有三万大军,他们若是贸然行动也不过是送人头罢了。
现在是李云志自己作死,这真是上天给他们的机会。
想到这里,这些潜伏在暗中的杀手不由的得意了起来。
同一时间皇宫寿康宫,太后正躺在贵妃椅上假寐,身边眉眼英俊的小太监正在给她捏腿。
若是仔细看这小太监的眉眼跟李云志还有几分相像。
不过李云志是一脸的阳刚之气,这小太监长得却过于阴柔。
大概是小太监的力道有些重太后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说道:“连伺候哀家都伺候不好,要你何用?
拉出去重责二十大板。”
那小太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也不敢求饶,只得乖乖的挨打。
太后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满意,李云志若是能这么顺从该有多好啊。
她这一辈子遇到的男人无数,但是像李云志那样既有才华傲气,又风流倜傥的还真不多。
而且李云志对自己这个当朝太后还不屑一顾,可越是这样,太后的心里越痒痒,越想证明自己的魅力,毕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李云志此去江南赈灾也三月有余了,这三个月没人给太后添堵,她的日子本该过得舒坦。
可是不知道怎么滴她总觉得这日子太过平静了,竟然毫无趣味可言。
那小太监刚被打完板子,唐太师就进来了。
太后见状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哀家说过多少次了,这寿康宫乃是哀家的寝宫,就算太师是哀家的亲爹。
但太师毕竟是外男,传出去无论是对陛下的后宫还是对唐家的名声都不好。”
唐太师听到这话不以为然的说道:“先皇在世的时候老臣出入后宫尚且自如,难不成现在先皇不在了太后又在乎这些了吗?
太后娘娘心里可是不痛快,老臣刚刚见一个小太监被打的血肉模糊的。
老臣看那小太监的模样跟那个阴险狡诈的李云志长得有几分相似。
太后心里是不是也恨李云志,所以才找了个跟他相似的人故意折磨他给他难堪的。”
太后:......
唐太师见太后不说话继续说道:“太后娘娘放心,微臣这次是来就是给太后娘娘分忧的。”
太后听到这话总有种不太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