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刚到四合院门口,就看到三大爷闫埠贵在门口站着。
他向闫埠贵打招呼:“三大爷,这么早就下班了啊。”
闫埠贵没有回应,他看向闫埠贵。
只见闫埠贵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林源的新自行车,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他走上前去,用手轻轻抚摸着车架,嘴里喃喃自语道:“这车子真漂亮啊……”
林源看出了闫埠贵的心思,笑着说:“三大爷,要是喜欢的话,您也可以买一辆呀。”
闫埠贵听了,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哪有那么多钱啊……”
“小林,你这车可是新出来的自行车,还是飞鸽牌的,我就在供销社看到有一辆,价格要一百六十八万。
你可真够有钱的啊。”
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薅羊毛,慢慢的算计,争取早点也买一辆自行车。
想着自己骑着车去北海钓鱼,那帮钓鱼佬羡慕的眼神,不由得神往。
林源没有管在神游的闫埠贵,抬着车子,就朝院里推去。
前院的住户看到他推着自行车,都过来看稀奇。
“林师傅,这就是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自行车吧,真漂亮,比外国的洋车子漂亮多了。”
说话的是住在前院的沈大为,也是轧钢厂的钳工,因为看过报纸,所以知道飞鸽自行车是我国自己生产的自行车。
“是的,沈师傅,这就是飞鸽自行车。
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漂亮吧。”
他对沈大为说道。
沈大为一伸大拇指,对着他比划道:“还是林师傅有本事,这么紧俏的东西都能弄到,了不起。”
林源推着车子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朝后院走去。
刚到中院,就看到易中海和贾家母子在院里说话。
三人看到林源推着自行车。
易中海面露狐疑,开口质疑的问道:“林源,你这自行车是哪来的?”
林源停下脚步,心里不大高兴,不过还是平静地回答:“我买的。”
贾张氏冷笑一声,插话道:“你一个穷工人,哪儿来的这么多钱买车?怕不是偷的吧!”
贾东旭也在旁边嚷嚷着:“对,你怎么能买的起自行车。”
这会的贾东旭,可是真的眼红了,以前只是羡慕林源家的伙食。
觉得林源一个厨子,每天吃的好点也可以理解。
贾东旭觉得自己也是轧钢厂的工人,并不比林源差。
不过现在林源骑着一辆紧俏的自行车,这下心态一下就变了。
说好的大家一起咸鱼呢。
你买了自行车,想偷偷的崛起,这怎么能行。
大家都是年轻人,林源这样会显得他贾东旭很无能的。
林源脸色一沉,瞪了贾张氏一眼,“我警告你俩,别乱说话!”
“你们娘家要是在说话不过脑子,我不介意给你们长长记性。”
易中海一看局面不太好,马上说道:“小林,你别激动,现在自行车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只有津城生产,多少人想买也买不到。
所以东旭和你贾大妈也是出于好心,怕你走了歪路。”
林源看着道貌岸然的易中海,说道:“怎么来的,就不劳烦你一大爷担心了。
反正不偷不抢,正规渠道来的。”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人,他是院子里的一位老人,大家都喊他周大爷。
家里就他一个带着一个小孙子,儿子和儿媳都牺牲在解放战争中。
货真价实的烈士家属,可不是聋老太太能比的。
他看着林源,缓缓说道:“小林啊,,你别生气。不过,这自行车确实不便宜,你能说说怎么买到的吗?
省的大家再猜来猜去的。”
对于周大爷这人,林源还是比较佩服的,儿子儿媳都牺牲了,也没向国家要求什么。
自己靠着看大门,养活自己和五岁的孙子。
他对着周大爷说道:“周大爷,既然你问了,我就说说。
这是我们军管会奖励给我的,你也知道我每个休息日,都出城去钓鱼,每次还钓不少,但你什么时候见我带回来过。
我把钓的鱼都送到了单位食堂,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食堂。
我们军管会为了嘉奖我的奉献,让同志们能改善伙食,所以奖励了我一辆自行车。”
林源把王副主任给他说的说辞,说了出来。
周大爷高兴的说道:“我就说嘛,以林师傅的为人,怎么可能做这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呢。”
贾东旭看着进屋的车,心里感到不平衡,接着说道:“你说单位奖励就是单位奖励的啊,自行车多么难买,能奖给你一个厨子,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林源瞥了一眼贾东旭,说道:“我有说让你相信吗,你也配让我解释,给我滚蛋,别在前面挡路,脏了我的车子。”
贾东旭无能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