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四年四月十五日,黎明。
我站在成都北城墙上,眺望远方。晨雾中,斥候刚刚带回的消息让守军人心惶惶——那支\"不明军队\"已经抵达五十里外,却诡异地在原地徘徊,既不前进也不后撤。
\"秦大人。\"守城将领指着地图,\"探马说他们约有五千人,但每次清点人数都不一致。更怪的是...\"他压低声音,\"有人看见同一名士兵同时出现在不同位置。\"
我握紧怀中的齿轮碎片,它们微微发热,像是在预警。\"继续监视,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告丞相。\"
离开城墙,我直奔铜雀台。七日倒计时已经开始,首要任务是取得那件龙袍。昨日密室坍塌后,我担心龙袍已被掩埋,但奇怪的是,今晨工匠报告铜雀台结构完好,毫无坍塌迹象——仿佛昨夜的经历只是幻觉。
铜雀台大门紧锁,我取出诸葛亮给的钥匙,却听到身后有脚步声。
\"秦校尉行色匆匆啊。\"
我猛地转身,简雍站在三步之外,眯着眼睛打量我。这位老臣一向深藏不露,此刻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简先生。\"我行礼道,\"铜雀台刚完工,下官奉命做最后检查。\"
\"哦?\"简雍捋着胡须,\"听闻昨夜台内有异响,可有发现?\"
我心头一紧。昨夜之事除了诸葛亮和赵云,应该无人知晓。\"只是几只野猫作怪,无甚异常。\"
简雍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校尉可曾见过陛下今晨?\"
\"尚未。\"
\"有趣。\"简雍轻笑,\"因为宫中侍卫说,陛下自昨夜起就不见踪影,而城门守卫却坚称黎明时见到陛下登城巡视。\"
我后背渗出冷汗。刘禅的时空紊乱症状越来越严重了!
\"下官不知此事。简先生若无要事,下官先告退了。\"
简雍让开道路,却在我擦肩而过时低声道:\"北边来的不是寻常军队,校尉当心。\"
我愕然回头,他却已飘然远去,背影在晨光中拉出长长的影子。
铜雀台内寂静无声。我直奔西侧密室入口,石板依然松动,但阶梯下的密室却与昨夜大不相同——量子共振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普通案几,上面放着几卷寻常竹简。整个房间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储藏室。
\"这不可能...\"我四处敲打墙壁,寻找暗门,却一无所获。难道密室转移了?或者...时间线已经变动,导致密室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存在?
目光落在墙角衣架上——龙袍还在!我快步上前,将它取下。阳光下,金线刺绣中的电路纹路并不明显,但触感明显不同于普通丝绸,带着轻微的电流般的麻刺感。
将龙袍小心折叠藏入怀中,我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头顶传来脚步声。我屏息静气,躲在门后。
\"...陛下坚持要来看铜雀台...\"一个侍卫的声音。
\"胡闹!陛下明明在宫中养病!\"另一个声音反驳。
\"但刚才那个确实是陛下啊!我亲眼所见!\"
脚步声在头顶徘徊了一会儿,渐渐远去。我长舒一口气,悄悄离开铜雀台。
丞相府内,诸葛亮正在与几名将领商议军情。见我进来,他立刻结束会议,只留下赵云。
\"秦卿,可有收获?\"
我取出龙袍,在案几上展开。阳光下,金线中的纹路清晰可见,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
\"量子编码...\"我喃喃自语。这些图案与齿轮上的纹路极为相似,但更加复杂。
诸葛亮取出一面铜镜,调整角度将阳光反射到龙袍上。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金线纹路投射到墙上,形成一幅立体地图!
\"五丈原...\"赵云惊呼。
地图上标记着一个红点,旁边标注着\"归位处\",与齿轮投影中的位置一致。但更令人震惊的是红点旁的时间标记:\"建兴四十二年冬\"。
\"这...不可能。\"赵云结结巴巴地说,\"现在是建兴四年啊!\"
诸葛亮却异常平静:\"时间如河,有主流,有支流。此乃另一支流之景。\"
我仔细观察投影,发现\"归位处\"旁边还有一个小标记——一座简易坟墓,碑文隐约可见:\"汉丞相武侯诸葛公之墓\"。
建兴四十二年...这个时间线上的诸葛亮活了那么久?还是说...
\"丞相,这可能是'五丈原协议'完全执行后的结果。\"我推测道,\"您既在历史上'死'于建兴十二年,又在实际上'活'到建兴四十二年。\"
诸葛亮微微颔首:\"秦卿所言极是。然今之要务,乃应对当前危机。\"
他从袖中取出那个仿制的齿轮,放在龙袍旁边。两者一靠近,立刻产生共鸣,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还缺一物。\"诸葛亮指向投影中模糊的第三部分——那里似乎还有一枚齿轮的轮廓,\"此乃关键。\"
赵云凑近细看:\"这枚齿轮...似乎在移动?\"
确实,第三枚齿轮的投影正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从北方边境向成都方向靠近。
\"不明军队的首领...\"我恍然大悟,\"他带着第三枚齿轮!\"
诸葛亮神色凝重:\"若如此,事态比想象的更复杂。\"
正讨论间,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马谡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丞相!北门急报!那支军队突然出现在十里外,行军方式...非人力所能及!\"
我们立刻赶往北城门。登上城墙,眼前的景象让我毛骨悚然——
平原上,一支约五千人的军队正在列阵。他们穿着奇特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紫光。最诡异的是,整个军队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像是信号不良的全息影像。更可怕的是,我亲眼看到一名骑兵突然\"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分别向不同方向行进!
\"这...\"赵云脸色煞白,\"是何妖术?\"
\"不是妖术。\"我低声道,\"是时间紊乱。他们处于不同时间线的叠加态。\"
就在这时,军队中央突然亮起一道紫光。士兵们整齐地分开,让出一条通道。一个骑着白马的将领缓缓走出,手中高举一件发光的物体——
即使隔着这么远,我也能认出那是什么:第三枚齿轮!而且它正在发光,与龙袍和我们的齿轮产生共鸣!
\"准备防御!\"赵云大喊,\"弓箭手就位!\"
守军慌忙布防,但我注意到许多士兵面露恐惧,双手发抖——面对这种超自然的敌人,寻常武器有何用?
\"子龙且慢。\"诸葛亮却异常镇定,\"亮观其阵势,似无立即攻城之意。\"
确实,那支军队只是在城外列阵,并未准备攻城器械。持齿轮的将领独自策马来到城门前百步处停下,取下头盔——
\"钟会?!\"我失声喊道。
那张脸与两年前在工坊袭击我的\"时间巡狩者\"一模一样!但细看之下,此人更加年轻,约二十出头,与历史上钟会的年龄相符。
\"汉丞相诸葛亮可在?\"城下的\"钟会\"高声喊道,声音清朗,\"魏镇西将军钟会,请见!\"
城墙上一片哗然。钟会现在是魏国的镇西将军?历史上这个时候他应该还是个孩童才对!
诸葛亮上前一步:\"亮在此。钟将军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钟会\"微微一笑,举起那枚发光的齿轮:\"丞相可识得此物?\"
诸葛亮不动声色:\"愿闻其详。\"
\"此乃'时之轮',家师司马徽所赐。钟会\"的声音突然变得诡异,像是好几个人同时在说话,\"今奉'校正者'之命,特来告知:七日之后,紫星最亮时,历史将重置。届时,丞相可做最后选择。\"
司马徽?那不是东汉末年的隐士吗?早该去世多年了!我脑中一片混乱。
\"何谓最后选择?\"诸葛亮问道。
\"归顺校正,或灰飞烟灭。钟会\"说完,调转马头,缓缓退回军阵。
城墙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番诡异的对话震住了。
\"丞相...\"我低声道,\"此人恐怕不是真正的钟会,而是...\"
\"时间校正者的使者。\"诸葛亮接过话头,\"然其所言'司马徽',令亮心生疑虑。\"
回到丞相府,我们立刻开始研究对策。龙袍上的投影显示,要完成\"五丈原协议\",必须集齐三枚齿轮。现在两枚在我们手中,第三枚在那支军队的\"钟会\"手里。
\"七日之内,必须取得第三枚齿轮。\"诸葛亮总结道,\"同时,需准备重演五丈原之夜。\"
\"如何重演?\"赵云问道,\"难道要丞相再'死'一次?\"
诸葛亮摇头:\"非也。此次需完成协议后半部分——让亮'活'而不活。具体方法...\"
他展开龙袍,指向\"归位处\"的标记:\"需前往五丈原,在'归位处'建立连接。\"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丞相,那个'钟会'提到的司马徽...您可认识?\"
\"司马德操,亮少时曾有幸拜见。\"诸葛亮回忆道,\"其人通晓天文地理,尤精《周易》。若校正者假其名,必有所图。\"
正讨论间,外面又是一阵骚动。侍卫慌张来报:\"陛下...陛下突然出现在城墙上,对着那支军队大喊大叫!\"
我们匆忙赶到北城墙。眼前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
刘禅站在城垛上,白发飘扬,面容却时而年轻时而衰老。他对着城外的军队挥舞手臂,声嘶力竭地喊着:
\"朕不回去!朕绝不回去!你们休想重置朕的江山!\"
城下的\"钟会\"冷静地看着这一幕,举起那枚齿轮。齿轮发出紫光,照在刘禅身上。刹那间,刘禅的身体开始扭曲变形,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拉扯。
\"不!\"我冲上前想拉住他,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取出我们的两枚齿轮,高举过头。蓝光与紫光在空中碰撞,爆发出刺目的白光。刘禅从城垛上跌落,被赵云及时接住。
白光散去后,城外的军队已经后撤数里,而刘禅在赵云怀中昏迷不醒,但至少恢复了年轻的模样。
\"回府。\"诸葛亮沉声道,\"事不宜迟。\"
丞相府密室内,我们将昏迷的刘禅安置在榻上。诸葛亮为他诊脉,眉头越皱越紧。
\"陛下体内...有两股气息相冲。\"他低声道,\"一老一少,一阴一阳。\"
我从药箱中取出镇静剂,为刘禅注射。药物起效后,他的呼吸平稳下来,但皮肤下仍有细微的蓝光流动,像是某种能量在血脉中穿行。
\"陛下恐怕也是时间紊乱的受害者。\"我推测道,\"或者说...他同时存在于多个时间线。\"
诸葛亮沉思片刻,突然问道:\"秦卿可曾听过'庄周梦蝶'?\"
我一愣:\"丞相是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诸葛亮轻声道,\"今陛下之状,岂非类此?\"
我恍然大悟:\"您是说,陛下同时体验着不同时间线的自己?\"
\"然也。\"诸葛亮点头,\"亮思之,校正者所欲'重置'者,正是此等紊乱。然其手段...\"
他话未说完,刘禅突然睁开眼睛,瞳孔完全变成了湛蓝色:\"他们来了...为了毁灭证据...\"
\"陛下?\"我小心地问,\"什么证据?\"
刘禅的嗓音变得苍老嘶哑:\"诸葛孔明活到建兴四十二年的证据...他们必须抹去这段历史...必须让五丈原成为终点...\"
说完,他又陷入昏迷。室内一片死寂。
\"丞相...\"赵云声音发颤,\"末将听不懂这些...\"
诸葛亮却异常平静:\"子龙,传令准备车马,明日启程前往五丈原。\"
赵云领命而去。诸葛亮转向我:\"秦卿,今夜我们需做最后准备。\"
他取出一卷帛书,上面绘制着复杂的装置图:\"此乃'续命台'设计,依卿《工器百术》与亮之《周易》推算而成。需在五丈原'归位处'搭建。\"
我仔细查看图纸,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个简易的量子稳定装置!虽然用古代术语表述,但原理与现代物理学惊人地相似。
\"丞相...您是如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诸葛亮淡然一笑,\"卿之《工器百术》启亮多矣。\"
我们连夜准备所需材料。龙袍被小心地拆解,金线中的量子编码被提取出来,编织成一张网。两枚齿轮放置在特定位置,形成一个能量场。
黎明时分,一切准备就绪。赵云来报,车马已备好,但城外军队有了新动向——
\"他们分成三路,\"赵云汇报道,\"主力仍在北门外,两支偏师分别向东西移动,似乎要包围成都。\"
诸葛亮点点头:\"虚张声势耳。其主力必随我等前往五丈原。\"
\"为何如此肯定?\"我问。
\"因其所求者,非成都,乃亮与卿也。\"诸葛亮目光深邃,\"尤其亮之'建兴四十二年'证据。\"
我忽然明白了:\"他们要阻止'五丈原协议'完成!如果丞相真的活到建兴四十二年,就证明时间可以被改变!\"
\"然也。\"诸葛亮整了整衣冠,\"时辰已到,启程吧。\"
走出丞相府,朝阳刚刚升起。紫色的星辰在白昼依然可见,高悬天际,像一只冷漠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行动。
七日倒计时,现在只剩下六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