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身处元狩二年夏,从元朔二年发动了河南之战开始,整个大汉王朝焕然一新,刘彻本人也是意气风发。
而现在,后世之人告诉他,他晚年听信奸臣谗言,不仅害死了自己的储君,连皇后也跟着身死。
他有些诧异地看着一旁正在弄花的卫子夫,这女人能为儿子能做到如此地步?
他忽然想起祖母窦漪房,和高祖的皇后吕雉,忽然背后一凉——他大汉的皇后,都这么勇吗?
卫子夫注意到刘彻的视线,朝他笑了笑:“陛下可有心事?今日在这待许久了。”
因为赵定安直播前系统会有通知,刘彻提前处理完政务,带着太子刘据到卫子夫这里,说是享受片刻惬意,事实上怕赵定安说些什么他接受不了的,好有点精神安慰。
但现在他确实受到了不少的惊吓。
他觉得的贤淑的皇后,日后会为了儿子而造她丈夫的反。
刘彻不由得思索起来,外戚干政的情况他晚年还是没有解决掉吗。
嬴政倒是有些羡慕。
造反好啊,扶苏哪怕是造反也好啊。
那个什么陈胜,不就打着长公子的名义起兵造反了吗?
朱元璋则是有点得意,像他这般一心信任自己儿子的,古今往来也不多,哪怕是那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也把平衡之术用到儿子身上,逼得太子谋反。
马皇后、朱标和朱棣看着朱元璋一脸得意,只觉得没眼看。
[小友,这、这莫非是后世编撰不成?武帝不说雄才大略,晚年也不至于昏聩到如此地步,相信奸臣也不相信儿子吧?]
[他晚年疾病缠身啊,疑神疑鬼的多正常。]
李世民、赵匡胤等后世之君眼里浮现出好奇。
定安小友莫非也只这么觉得?
巫蛊之祸,真的只是汉武帝晚年疾病缠身,导致偏听偏信疑神疑鬼所造成的吗?
[你们先别说,你看主播那嘴歪的,像是龙王赘婿......]
[你别说,你真别说,主播这副样子,我觉得他要开喷了。]
赵定安没忍住笑出声:“巫蛊之祸当然不是因为汉武帝生病而疑神疑鬼就能造成的。我们先来听听,刘据为什么造反。”
[主播快说,刘据可是很称职的太子啊,太子造反也太离谱了,但历史上就这么发生了两次。]
[其实不止两次,不过是刘据和李承乾的比较出名罢了。]
[那可不,李唐王朝出现了三个造反的太子,怎么不算基因遗传啊?]
李世民闻言只觉得心口嗖嗖中箭。
他的高明造反,他的后辈子孙造反,这,这是他玄武门兵变的报应吗?!
刘彻和赵匡胤、朱元璋、朱棣等都提起了兴趣,前者是对于未知的好奇,后面几位则是对于他人见解的好奇。
“巫蛊之祸充满了各种信息不对等,信息阻隔,以及误判,甚至是阴谋论,而这些元素全部都存在,甚至还搅和在了一起。
刘彻晚年昏聩,致使奸臣当道,连太子都要自危,那只是其一。在此之前,宰相公孙敖一族都被赐死,卫青的长子被杀,太子一脉的政治盟友被铲除了。你让刘据怎么看?而刘彻此时根本不在长安,他在甘泉宫。巫蛊案爆发,江充在长安污蔑刘据,刘据反抗要杀江充,很正常吧?”
[太正常了,换做是我把江充的祖坟都掘了。]
刘彻觉得不对劲,据儿要杀江充,很正常,后来怎么会造反呢?
“江充被刘据追杀,他就跑了,跑到了宰相刘屈氂府上。刘屈氂,汉武帝刘彻之侄,他的政治立场是,支持的是昌邑王刘髆夺嫡。”
[卧槽,我悟了,你江充要搞我刘据,跑路还跑刘屈氂府上,这不就对上了吗!]
[buer,搞不懂,那问问刘彻不就好了吗,他爹不至于要搞他吧?]
“可问题就在于,刘彻和刘据二人没有联系。刘彻开始并不和刘据联系,直到刘屈氂跑过来和他说刘据要造反,他也不要信,派人去问。这个时候他判断还是很清楚的,但架不住使者遥遥看了长安一眼,就和刘彻说太子反了。”
[那个使者特别离谱,长安都没进就说太子反了。]
刘彻整个人都呆住了。
如果他和据儿不沟通,连着丞相和使者都说据儿要造反,他肯定相信了。
这就是小友所说,父子不相闻?
但不对啊,据儿也可以来寻他吧?
下一秒,赵定安就给他解惑了:“而刘据那边,他和卫子夫不是没有试过联系刘彻,但派出去的人根本进不了甘泉宫,更别说见刘彻了。请注意,刘彻此时是生重病的。”
[刘彻生病,派出去的人不许见刘彻,莫非刘彻挂了!]
[刘彻若是挂了,现在的江充等人岂不就是李斯赵高!这剧本好生熟悉啊!狗头.jpg.]
嬴政:......这还有朕的事呢。
刘彻惊疑,但他细细一思索,哪怕是他,此时也基本无法确定皇帝的情况。
“而此时,刘据的老师石德和他说,会不会皇帝已经病死了,人家把你当成扶苏要你死呢?多熟悉的剧本啊!刘据终究不是扶苏,和扶苏相比,他手里可是有兵的,这支兵就是曾经的大汉羽林卫,霍去病曾带领的那支。他不像扶苏,他也不想当扶苏,所以他造反了。”
嬴政:......没兵?他都把人派到蒙恬那去了!
这死脑筋!
[听主播这么一说,多巧合啊,皇帝多病而猜疑,奸臣当道,太子被削,还有臣子存了疑心,又缺少沟通。]
[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隔绝!原来主播说刘据改变后世皇帝和储君的沟通是这意思啊!]
[但我只看到了误判,信息不对等和隔绝,哪来的阴谋论?]
赵定安道:“派出去的那个使者,真的只是害怕而不进长安吗?”
评论区消息停了一瞬,随即刷起了[卧槽]。
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则是听得高兴,这个后世小友确实不简单啊。
刘彻却欻地站起,不顾卫子夫和刘据异样的目光,在殿内来回踱步。
据儿反了倒不是重点,但如果他真信了据儿造反,必会派刘屈氂去平叛。一旦平叛,性质就变了。
而先前小友说,刘屈氂支持昌邑王刘髆夺嫡,如果刘据死了,他提出立刘髆为太子,很合理,他说不定会考虑!
“昌邑王刘髆,出生时间不详,但估计比刘据年轻了二十岁左右,巫蛊之祸时期,他还挺年轻的。”赵定安给刘彻解惑了,“他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小老婆李夫人,有个哥哥叫李广利。李广利的女儿是丞相刘屈氂的儿媳,俩人在刘据死后,联名向汉武帝请求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我天哪,细思极恐!]
[细思鼻孔!]
[粗思也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