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子是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作用、禁忌和中医药理如下:
功效作用
1.活血散瘀:庵?子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2.祛风除湿:庵?子还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风寒湿痹等症状。
3.其他作用:庵?子还可用于治疗心腹胀满、男子阳痿、腰脚重痛、膀胱疼、明目、消食等症状。
禁忌
1.孕妇忌服:庵?子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
2.无瘀滞湿热者慎服:庵?子性温,无瘀滞湿热者慎服,以免加重体内的湿热症状。
中医药理
1.性味:庵?子味辛、苦,性温。
2.归经:庵?子入足厥阴经。
3.主治:庵?子主要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状。
4.用法用量:内服可煎汤,5-10g;或浸酒;或捣汁;或入丸、散。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庵?子的食用方法》
内服
1.煎汤:将庵?子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段时间后饮用。一般用量为5-10克。
2.浸酒:把庵?子浸泡在酒中,密封一段时间后饮用。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症状。
3.捣汁:将庵?子捣碎,挤出汁液饮用。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
4.入丸、散:将庵?子研末后,与其他中药粉末混合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
外用
1.研末撒:将庵?子研成粉末后,直接撒在患处,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症状。
2.调敷:把庵?子粉末与适量的水或其他药物混合调成糊状,敷在患处,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庵?子性温味辛、苦,具有行瘀、祛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产后停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状。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服用,体虚寒者慎用,服用时应遵循医嘱。
《庵?子的单方》
治妇人夙有风冷,留血结聚,月水不通
庵?子一斤(升),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大麻仁二升。上药都捣零碎,于瓷瓶内,以酒二斗,浸,密封头。五日后,每服暖饮三合,渐加至五合,日三服。
治产后腹痛
庵?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上捣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热汤下二十丸。
治产后血痛
庵?子一两。水一升,童子小便二杯,煎饮。
治妇人卒漏下,先多后少,日久不断
庵?子(微炒)、熟干地黄(焙)、蒲黄(微妙)、当归(炒焙)各二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
治阳萎
庵?子二至三钱。水煎服。
治坠堕闪肭,血气凝滞腰痛
庵?子半两,当归、威灵仙、破故纸(炒)、杜仲(炒)、桂心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二钱半。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庵?子的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1.选地:庵?子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选择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进行种植。
2.整地: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约为30-40厘米,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庵?子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晾干后取出种子。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即可进行播种。
2.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进行播种。春季播种宜早,秋季播种宜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3.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时,按行距30-4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约为1-2厘米,轻轻压实。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整好的畦面上,然后用耙子轻轻耙一遍,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再覆土镇压。
田间管理
1.间苗与定苗: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的苗,保持株距10-15厘米。当幼苗长到6-8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壮苗1-2株。
2.中耕除草: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根系。
3.施肥管理:除了在整地时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需进行追肥。一般在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在开花前,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在结果期,每亩施磷钾肥15-20公斤。施肥时,应注意薄肥勤施,避免烧苗。
4.水分管理:庵?子喜湿润,但怕积水。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但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庵?子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2.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螟虫等。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与加工
1.采收:庵?子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进行采收。当果实呈黄褐色、有光泽时,即可采收。
2.加工:将采收的果实放在阳光下晾晒,待果实干燥后,用手搓去果皮,取出种子,再将种子晒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