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心想,我又不是什么武术大家,还要敝笤自珍,他既是要学,我便教他们几招罢了,
左右是教给了太子的侍卫,以后若是万一有用,也算是报答太子了。
于是随口道:“那行,既是你们要学,我就拣拿手的教给你们几招,
等我先熟悉熟悉这太子府,后天一大早再教你们吧!”
李靖拱手谢过,告辞离去。
李晓明身上的长袍早已污秽不堪,就把李靖拿来的武士服换上,
这套衣服穿上十分爽朗利索,直裾短袍只到膝盖处,下面是肥大的裤褶,用两根布条绑在腿上,
除了有些冷之外没毛病,等穿上秋衣秋裤可能就好了。
换下来的袍子是用自己的俸禄,郡里给他发的厚绢制成的,价值不菲,当然舍不得扔掉,
左右无事,在其他侍卫宿舍里寻了木盆,端着脏衣服和秋衣秋裤,去水井边上洗净晾上。
昨夜从郫县官兵手里逃跑,几乎一夜没睡,
今天和石兴他们干仗出了大力,又在李许和太子面前装模作样,实在是身心俱疲,太累了。
回到房间,往榻上一躺,裹着布衾,立刻呼呼大睡起来。
这一觉睡的极香极甜,中间模糊听见有人喊他,他也懒得理会,
朦胧中又仿佛有人来他房间,
因身在太子府,安全肯定有保障,他也不睁眼,
一直睡到自然醒,发现房间里一片漆黑,
点上灯后,惊异地发现,自己身上盖着芦花大被,难怪睡觉不冷。
心中又大喜,这芦花被回来了,王吉他们肯定也回来了。
于是起床走出房间,只听旁边两间大房里熟悉的鼾声此起彼伏,
他回房端了灯,悄悄摸进大房间,只见众人果然都回来了,
他蹑手蹑脚地端着灯,两个房间挨个数了一遍,连王吉一共十六个人,一个都不少。
众人十分不讲卫生,不少人嘴上还沾着油腻,睡觉也不擦去,显见是吃过肉的。
房间地上还有小推车、麻袋等物,那门小炮和弹药、枪头也都在,五把火枪都靠墙摆着。
李晓明悄悄退出大房,眼眶湿润,心中直呼谢天谢地,
争什么霸、称什么雄,
身边人都吃的饱、穿的暖、睡的香,平平安安才是最好。
这回,的的确确要感谢李许和太子,
要不然,成都离汉复县千里之遥,在这个地方出事,谁能救得了众人?
他重新回到自己屋里,见榻边条案上的罐子里装满了饭食,不知是李靖还是王吉送来的,
摸了摸,还有余温,条件反射下,肚子又饿了,
于是半卧在榻上,端着罐子吃起饭来,
太子府的伙食是真好,米是精米,菜是带肉的炖菜,
李晓明边吃边想,虽说偷听太子和李许谈话时,得知有可能要给自己弄个将军,
但自己心里,还是要做两手准备,能封将军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必挂怀,
早早地卖完了盐,打道回府回汉复县,如今跟了太子,自然也不惧李郡守再使绊子,
既然太子殿下,想让我成为他的有力外援,
那我回县里好好发展也是一样,贩盐眼看是成功了,经济上有了保障,
顺便继续招拢流民,再扩充些军备,最起码军事实力要弄到,不惧李郡守翻脸来攻才算安全。
到时候我在经济上,多给太子做些贡献也就是了,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反正尽量避免直接出兵,我的一腔热血,早就卖房子卖完了,就别指望我领兵去战场以命相搏了,
若是真的被逼无奈,那就派孙文宇、王吉这些希望建功立业的去,自己退居幕后也是一样。
吃完了饭,将罐子摆到一边,又钻进被窝里。
涪陵郡据说有郡府精兵两、三万左右,战时加上几个县的县兵和堡寨的部曲,估计能聚集起三、四万的兵力。
这可是正规军,装备精良,可不是陈家寨、张家堡能比的。
他心里盘算着,若是万一他们来攻,我用四、五千兵力搭配火炮,不知道能不能守住县城?
这些日子风餐露宿,终于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李晓明就拿着根长枪,在太子府找个了偏僻角落,苦练刺刀术,
自从捅死了羯人,他对这朴实无华的杀人术格外看重,发誓一定要将此术练成绝技。
当初教他们刺刀术的,年轻解放军教官说过,这门技术就四个要点,
持枪够硬、出枪够快、拨枪够力、突刺够准,
持枪够硬,就是说你一枪刺去,别人格挡不动,枪在对方拨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刺中敌身。
出枪够快,不用说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次刺死羯人那一枪,速度就可以。
拨枪够力,当别人刺你的时候,你拨挡之力够大,拨开对方刺来的一枪后,瞬间一个突刺毙敌。
突刺够准,只刺心肺一个部位,只要一次得手,敌人立刻死翘翘。
然而越简单的技术,就越不容易练精,尤其是速度,
成年人的速度其实都差不多,要想比别人强上一分,都需要天长日久的苦练,形成肌肉记忆。
李晓明下定决心,以后只要没事,每天都要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练习。
练的一身汗,回去后看见众人都已经起床,好几个人在用木盆洗脸,
王吉和众人看见太爷过来了,
一起笑嘻嘻地迎上来道:“太爷,我们还以为见不到你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把我们救回来了。”
李晓明拍了拍王吉结实的肩膀,关心地问道:“你们在里面有没有挨打受罪?”
王吉道:“太爷,您跑的可是真快,那个黄大人和郫县的官兵因逮不到你,带着我们回去时都天亮了,
官兵都去睡觉了,也没人审我们,我们也在牢里睡了一天,
刚睡醒正饿着呢,一个叫李江的将军就把我们放了出来,还给我们吃了肥鸭和大饼。
昨天晚上回来时,看你睡的正香,都知道你有起床气,就没敢喊你。”
李晓明见众人神采奕奕,显见得此次去郫县坐牢如同一日游,没人受罪,放下心来。
对众人道:“王祥回去运盐这段时间,咱们给太子殿下做侍卫,
就住在这太子府上,管吃管住还给工钱,大家都谨慎些,切勿惹是生非。”
众人听到还有如此好事,均是喜极。
别说包吃住还能挣钱了,就算什么也不给,能跟着太子殿下做几天侍卫,就够吹一辈子牛皮了。
正说着呢,李靖带着几个人过来了,还给众人拿了十几套短袍武士服装。
(这两章让李晓明歇歇,马上又要历险……)
正史记载:太子舍人,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
“太子舍人”这个官职一直到宋朝都有,其中绝大多数时期定品较低,为七品。
“太子舍人”字面意思是作太子屋下之人,始为宿卫之用。
自汉开始,也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在太子身边,以其人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