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浣碧气急败坏的模样,甄嬛很烦躁。
还是这样沉不住气。
甄嬛对温宜说:“温宜公主,本宫是皇上亲封的熹妃娘娘,是你的庶母,你怎能不给本宫见礼?
你如此不受教,出去了会丢皇家人的脸的,会让别人以为你皇阿玛教子不严教女无方,被天下人耻笑的。”
温宜抬头看了看甄嬛的那浓妆淡抹的脸,
看了她那紧绷着的下颌,
轻蔑地一笑:“你就是特意到御花园来对我说三道四的?
哦,我就不给你行礼,你奈我何?在我眼里,你,甄嬛,就是个贱妇。
所以,哪凉快滚哪去。看了你都觉得厌弃。”
温宜慢条斯理地收完了话,就看见甄嬛的手猛地一收,那长长的指甲套便插入了那个嬷嬷的肉里。
啧啧,这个嬷嬷,也就是崔槿汐,究竟图个什么?
天生的体贱,非要给甄嬛当奴隶?
有苏培盛这样的老乡,在宫里除了主子,她可以做到南波万,甚至有的主子,都没有她自在。
可她偏偏愿意趴在地上做甄嬛的狗。
这人啊,温宜摇摇头。
转过身,在四个宫女太监后面看着他们挖那株草。
甄嬛绷着脸,她之所以知道温宜在这里,急忙忙走来找温宜的晦气,主要是因为沈眉庄。
沈眉庄现在已经被温宜的药给治的服服帖帖的了。
每天都要跪满两个时辰,哦,不是干跪着,而是拣佛豆。
都不用人看着,每天两罐子红豆绿豆倒在地上,她就跪着把两种豆子捡起来分别装在两个坛子里。
完不成任务,就没有‘解药’。
当然了,这是甄嬛看到的情景。
甄嬛没有看到的是,每次取解药的时候,
温宜都在沈眉庄的窗户外面,让沈眉庄跪着爬到温宜面前,
然后伸出手,每次都说很多求人的话,温宜才能把解药给她。
温宜看着沈眉庄眼睛里的屈辱愤怒不甘无奈,内心里松快多了。
哼,这才哪到哪啊,主要活着,就要受这份侮辱。
自己找的。
甄嬛回宫安顿好以后,就听说了端妃和沈眉庄因为要出去见她而给温宜下药,被温宜告到了皇上面前,
使两个人无期限地被禁足,温实初被杖毙。
所以,甄嬛对温宜是滔天的恨意。
她也许觉得温宜就应该喝下那药吧,反正也不会死人。
可今天过来,没有找成温宜的晦气,还被温宜给气着了。
所以,甄嬛找皇上告状去了。
但是甄嬛是谁呀,她告状那也是含蓄的,欲言又止的,把受尽了委屈得到样子表现给皇上看,
当然了,同时必须有一只手始终摸着肚子。
所以,温宜正在看着几个下人挖回来的那株是花还是草的东西,无语呢,
外面就传来了小太监的声音:“参见温宜公主。”
来了!
温宜想。
“参见温宜公主,公主,皇上请公主去养心殿一趟。”
温宜:“你先走吧,我换身衣服随后就到。”
小太监一躬身:“是。”
等小太监离开了,温宜就进了里间,锁好门进了空间。
她赶紧出了一颗果子提神。
这是那个妖精到皇上跟前告状去了。
哼,皇上最好偏心,打死自己打伤自己或者禁足自己,也好给自己弑君送上了理由。
温宜领着属于自己的十几个下人,一路散步一样到了养心殿。
“温宜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安吉祥。”
温宜一到养心殿,就被守门太监直接开门放了进去,然后给皇上行礼。
温宜行礼的实现想,五秒钟,如果皇上五秒之内不叫起,自己就直接起来。
果然,皇上没叫起。
温宜直起身子。
“放肆,朕叫你起来了吗?”
“皇阿玛,你应该知道吧,、
当初甄嬛的好姐妹沈眉庄伙同齐悦宾给我下药,至今药还残留在身体里呢。
那药害的我现在还难受,您不会让我蹲着不起来吧?”
皇上、、、
皇上:“听说你在御花园看见了熹妃,却不给她行礼,
是不是教养嬷嬷没有教好你规矩?”
“教养嬷嬷吗?我也看不上,在御花园我就对甄嬛说了,想要立威,只换教养嬷嬷有什么用?
应该杀死教养嬷嬷,甚至灭家灭族才对,
她一惯对待看不上的敌人不都是这样干的吗?”
说着,鄙视地看了一看皇上身边坐着的甄嬛。
甄嬛泪眼婆娑地看着皇上:“四郎、、、”
“真恶心,等我走了在撩好吗。”
温宜现在就是一个光脚的滚刀肉。
她没有任何软肋。
她知道,皇上不会疼她这个不得意的女儿的,
不过是为了名声吧,再说了,也不好杀女儿。
又不是嫔妃,说毒杀就毒杀。
但只要他不杀女儿,她温宜就是刺猬,就是铜豆子,
都说无欲则刚,原主的心愿就是为了自由,可以做任何事。
皇上:“行了,温宜,你是皇家公主,你也大了,该学的东西还是要学会的。
女子以温顺柔婉为主,德言容功,你都要学会。”
“皇阿玛,你是皇上,我是公主,我除了在皇上你面前需要行礼、需要忍让,这个天下还有谁需要我去温顺对待的?
我去哪里都是皇家公主,是需要别人尊敬我顺从我的,
那些东西是天下人学会了,来我这个皇家公主面前表示柔婉顺从的。”
说罢,就那么看着皇上。
皇上看了看温宜,也不知道说什么。
人家说了,头几天被他的女人给下药,至今还没好。
皇上心里叹气,要不是嬛嬛肚子里的孩子,他也不能非得叫来温宜说教。
“温宜,熹妃娘娘是你庶母,你理应对她行礼的。
这是皇家规矩礼仪,不可不遵。”
“皇阿玛,我不会给她行礼的,永远都不会。”
温宜对着皇上说:“皇阿玛,您说我在御花园玩得好好的,她嘚瑟嘚瑟地带着一大帮子人跑到我面前,
就为了让我给她磕头请安,她算哪根葱?
还有她身边的那个婢女浣碧,不止浣碧,就是甄嬛身边的所有人都没有给我这个大清公主行礼。
为什么?皇阿玛您给她的权利吗?她受宠,所以,我这个公主就不配得到她身边人的尊重吗?
对了,那个浣碧在御花园不止没有对我行礼,还大声呵斥我。”
“放肆!”
这回,皇上的声音大了些。
这个无能的皇帝,就会说‘放肆’两字。
“皇阿玛,她不配。
她的好姐妹要见她,就又是付几千两银子买通法师,
又是许诺千总的位置给齐悦宾的侄孙子,然后给我下药。
她怎么不给胧月下药?
她怎么不给淑和下药?
不就是看我没有亲娘吗?
当初就是这个甄嬛,
为了报答当初的端妃告诉她甄嬛,华妃欢宜香里的秘密,
她用这个秘密去了冷宫,逼年世兰撞墙而亡。
她甄嬛为了报答齐悦宾给了她这个秘密,
所以把我当成谢礼送给齐悦宾当个玩意消遣。
所以,我和她甄嬛贱婢有血海深仇,给她行礼?
宁可死我都不会。
皇阿玛,您要是逼我给这个肮脏的贱货行礼,你还不如赏给我一把刀,我自杀。”
“胡说什么。”
皇上拍着桌子大怒。
“皇阿玛,您也别被她花言巧语的规矩一说拿捏我,她说规矩?她配吗?
她要是知道规矩,她要是有那个大脸,她怎么会在佛前勾引皇阿玛您?
皇阿玛,您先别骂我,你想,您这个岁数了,是冲动的人吗?
她甄嬛不想吃苦想回宫了,直接对您说,当时就可以把她带回宫,
还不是她给您下药了。
否则,她怎么会有孩子的?
她这么做,无非就是不想灰溜溜地回宫让人笑话。
所以您看,她给您下点药,你伤不伤身子她不管,
可她目的达到了。
现在回宫,大儿子小儿子都有了,半幅皇后銮驾,风风光光,朝廷的郡王爷亲自相迎,住在金碧辉煌的永寿宫里。
腆着个肚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呸,什么玩意,也配我堂堂大清公主给你磕头请安,你也不怕受不住折煞死了。”
皇上是真的生气了,气温宜也气甄嬛。
他指着温宜:“你你、、、”
温宜“皇阿玛,您别在我身上费事了,我才几岁?
我是刚刚被毒药药过的人,所以啊,别让她找我麻烦了。
否则,我会不管不顾用刀划花了她那张脸,那样她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爱新觉罗温宜和她甄嬛是仇人。
皇阿玛,还有事吗,没事我走了哈。”
说罢,转身就出了养心殿。
甄嬛的仇没报,威也没立成,虎头蛇尾。
后来不知道她怎么哄的皇上,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皇帝不止没罚甄嬛,连她的婢女没给自己行礼,也没有受到惩罚。
温宜现在基本就成为宫里谁也惹不起的混不吝。
如果皇上要是敢找不自在,她就敢弑君。
但是,太后那里,她还没找到合适的药给她下呢。
算了,就巴豆粉吧。
让太后把她那恶毒心思都排出去,也许是好事。
于是,这天晚上,温宜就去了太后宫里,给太后下巴豆粉。
没下多,就是大部分时间都在马桶上过而已。
好了,现在就等着甄嬛的胎大一大再说。
而且,自己还这么小,一上来就把所有人都弄死,那样太寂寞了。
她现在都后悔,当初不把沈眉庄和温实初给爆出去就好了,等他们给皇上戴了绿帽子,那样再收拾他们,多过瘾。
而且还能气一气皇上。
除非事关自己的大事,她可不打算弑君。
那样自己在宫里就没有自在日子可过了。
毕竟老子当皇帝和叔叔当皇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且,就是她自己当女皇,也不见的不冤杀一些人。
为君者吗,免不了的。
一国之主死了,下面的动荡影响太大,还是稳定的好。
甄嬛回到永寿宫,她把下人都打发出去。
她现在并不快乐。
肚子里是允礼的孩子,允礼现在还回来了。
父母在宁古塔,宫里的妃嫔们都在死死盯着她。
现在,连一个小小的温宜也敢忤逆她。
要不说呢,事情就是那么巧。
御花园之事过去没多久,这天,温宜在贵妃榻上躺着,把人打发出去,然后拿出一个小平板,看养心殿的录影。
是的,她在养心殿安装了摄像头。
这时,甄嬛正在陪着皇上。
皇上就是眼睛瞎了,甄嬛冷冷的毫无温度的眼睛,他一点也看不出来。
只看见甄嬛上扬的唇角。
他就以为是笑了吗?
两人‘嬛嬛’、‘四郎’地叫着,这是,苏培盛进来说:“皇上,理藩院大臣求见。
温宜看到这里,理藩院?
她立刻觉察除了阴谋的味道。
这个苏培盛!
果然,没等皇上说话,甄嬛眼神立刻变得温情脉脉的,说:“四郎,嬛儿先退下吧,等你见过了大臣后,嬛儿在来陪您可好?”
说着,还轻轻抻了一下皇上的衣服。
看,现在这眼神,哪怕嘴角没有往上扬,也是有情意的。
皇上握住了甄嬛的手对苏培盛说:“让他进来。”
于是,一个官员拱着身体进来,对皇上叩头行礼:“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起吧,这个时候来,有什么事?”
理藩院大臣说:“皇上,蒙古科布多部落又来请旨,请求和大清联姻,求大清公主下嫁台吉之子那塔那多哈世子。”
皇上皱了皱眉头:“科布多吗?”
理藩院大臣:“是,皇上。科布多部落和大清一直很是友好,这么多年来多次求娶大清公主。
而且,该部落在准格尔一事上一直坚定地站在大清这边,如果、、、如果再一次拒绝,恐怕伤了科布多部落之心,也冷了众多和大清交好的蒙古各部落啊。”
看到了这里,温宜明白了。
前世曾经的淑和公主就是嫁到了这里。
而这时提到和亲,甄嬛又在这里,看来,欣贵人、理藩院大臣、苏培盛,都和甄嬛连成了一条线了。
温宜想着,看看甄嬛怎样巧舌如簧地把自己代替淑和嫁过去吧。
皇上听着理藩院大臣的一通述说后,让他退下。
然后皱着眉头叹道:“本来还想着多留淑和几年,唉,女儿大了就留不住了,都要出嫁。”
甄嬛急忙站了起来,接过了苏培盛递过来的茶杯,放在了皇上的手边。
甄嬛深情款款地看着皇上,说:“皇上,淑和公主的身体一直都很弱,头阵子不舒服,一直半个多月才好。
她这样的身体去那么远的蒙古,唉,估计都走不到地方。”
皇上:“那也没办法,现在最合适的就是淑和公主了。”
甄嬛:“淑和公主现在也就十二岁,就算是淑和公主嫁过去了,也要在那边待几年才能和驸马圆房。
不过,对方既然和大清关系亲密,也不好太晚过去。”
皇上低着头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