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论痛》
角色
逗哏:小岳
捧哏:老孙
小岳:(满脸笑容,上台拱手)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呐!我是小岳,旁边这位是我的老搭档老孙。
老孙:(跟上台,鞠躬)大伙好啊,又和小岳一起给大家说相声啦。
小岳:(兴奋地搓搓手)老孙呐,今天咱聊点中医经典里的知识。
老孙:(挠挠头)中医?我就知道点皮毛,感觉可深奥了。
小岳:那可不,中医博大精深,今天就给你讲讲《黄帝内经·灵枢》里的《论痛》,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老孙:(一脸疑惑)《论痛》?这是讲啥的呀,不会是专门说怎么止痛的吧?
小岳:(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这《论痛》啊,主要讨论的是人的体质不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还有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来,先给你念一段原文: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病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老孙:(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手)停停停,你这说的啥呀,我一句都没听懂,赶紧给我翻译翻译。
小岳:(得意地笑)就知道你得懵。黄帝这话的意思是,他问少俞,人的筋骨有强有弱,肌肉有结实的有脆弱的,皮肤有厚有薄,毛孔有粗有细,这些不同的人,对针刺、艾灸这些治疗手段产生的疼痛,感受是咋样的呢?还有人的肠胃有厚有薄,有结实的有脆弱的,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又咋样呢?黄帝想详细了解一下。
老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这么回事啊,那少俞咋回答的?
小岳:少俞说:“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 。”意思就是,骨骼强壮、筋脉软弱、肌肉松弛、皮肤厚的人,比较耐痛,不管是针刺还是艾灸带来的疼痛,都能忍受。
老孙:(好奇地凑过来)还有这说法?那按这么说,我这小身板,皮肤也不厚,是不是就不耐痛啊?
小岳:(调侃道)你这还真有可能。你看啊,黄帝又问了,那怎么知道哪些人能耐受艾灸的疼痛呢?少俞回答:“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就是说,除了前面说的那些特点,再加上皮肤黑,骨骼强健发育好的人,就能耐受艾灸的疼痛。
老孙:(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这肤色也不黑啊,看来艾灸这事儿,我得慎重。那要是不耐针刺的人,有啥特点呢?
小岳:黄帝也问了这个问题。少俞说:“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 。”就是肌肉结实,皮肤薄的人,既不耐针刺的痛,也不耐艾灸的痛。
老孙:(恍然大悟)原来判断能不能耐受疼痛,和身体这些特征有关系。那生病的时候,有的人好得快,有的人好得慢,这又咋回事呢?
小岳:(接着讲)黄帝也想到这个问题了。他问:“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少俞回答:“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就是说,同时受伤或者生病,身体里阳气足,偏热的人就容易好;身体里阳气虚,偏寒的人就难好。
老孙:(惊讶)这和身体的寒热还有关系呐?我有时候感冒,好得可慢了,是不是我身体偏寒啊?
小岳:(笑着说)这可不好说,得综合判断。还有呢,黄帝还问了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他问:“人之胜毒,何以知之?”少俞说:“胃厚、色黑、大骨及肥骨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意思是胃功能好、皮肤黑、骨骼粗壮、身体肥胖的人,能耐受药力强的药物;身体瘦,胃功能弱的人,就受不了药力强的药。
老孙:(感叹)这中医的学问太深奥了,同样是治病,还得考虑这么多因素。
小岳:(点头赞同)那可不,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所以大夫看病的时候,得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况,才能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老孙:(佩服)今天听你这么一讲,我对中医又多了不少了解。这《论痛》里的知识,还挺有意思。今天这段相声就到这儿啦!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