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若隐若现。黛玉和宝玉沿着山路匆匆前行,脚下的泥土湿滑,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山风呼啸,吹动着两人的衣袂,带来一丝凉意。
黛玉紧了紧身上的斗篷,低声道:“我们得尽快下山,将账簿交给官府。”
宝玉点头,目光紧盯着前方的山路,眉头微皱:“山路崎岖,我们得小心些,别被忠顺王府的人发现。”
两人加快脚步,沿着山路向山下走去。山路蜿蜒曲折,四周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溪边有几块光滑的石头。
黛玉停下脚步,轻轻喘了口气:“我们歇息片刻吧,走了这么久,也该歇歇了。”
宝玉点头,两人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取出水囊,喝了几口水。溪水清凉,带着一丝甘甜,稍稍缓解了两人疲惫的身心。
黛玉取出怀中的账簿,轻轻翻看,眉头微皱:“这些账簿……记录了忠顺王府私盐的进出明细,若是交给官府,足以揭穿他们的罪行。”
宝玉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只是……忠顺王府势力庞大,官府中或许也有他们的人。我们得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
黛玉沉思片刻,低声道:“或许……我们可以先将账簿交给贾府,让贾府出面,揭穿忠顺王府的罪行。”
宝玉摇头,眉头紧锁:“贾府与忠顺王府素来不和,若是贸然将账簿交给贾府,恐怕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两人正商议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差役的吆喝声。宝玉脸色一变,低声道:“不好,忠顺王府的人追来了!”
黛玉迅速将账簿收入怀中,两人躲到溪边的灌木丛中,屏息凝神。马蹄声越来越近,片刻后,几名差役骑马从山路经过,手中的火把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
差役们并未发现两人,匆匆而过,马蹄声渐渐远去。黛玉松了口气,低声道:“他们似乎并未发现我们。”
宝玉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警惕:“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得尽快下山。”
两人起身,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山路渐渐平缓,远处的村庄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走了片刻,前方出现了一条官道,官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辆马车经过。
黛玉低声道:“我们走官道吧,或许能搭上一辆马车,尽快赶到城里。”
宝玉点头,两人走上官道,沿着官道向城里走去。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辆马车,马车缓缓行驶,车夫坐在车辕上,手中握着缰绳,神情悠闲。
宝玉上前几步,拱手道:“这位大哥,可否载我们一程?”
车夫停下马车,打量了两人一眼,笑道:“两位是要进城吗?”
宝玉点头:“正是。”
车夫笑道:“那正好,我也要进城,两位请上车吧。”
两人上了马车,车夫挥动缰绳,马车缓缓前行。马车内,黛玉轻轻松了口气,低声道:“总算可以歇息片刻了。”
宝玉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们得尽快将账簿交给可靠的人,不能耽搁。”
黛玉沉思片刻,低声道:“或许……我们可以去找林如海大人。”
宝玉眼前一亮,点头道:“林大人为人正直,若是将账簿交给他,定能揭穿忠顺王府的罪行。”
两人商议已定,马车缓缓驶入城中。城中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马车在一处巷口停下,车夫笑道:“两位,这里便是城中了。”
宝玉和黛玉下了马车,谢过车夫,沿着街道向林如海的府邸走去。林如海的府邸位于城东,府门高大,门前立着两只石狮,显得格外威严。
两人走到府门前,宝玉上前敲门。片刻后,一名家丁打开门,打量了两人一眼,问道:“两位有何事?”
宝玉拱手道:“我们有事求见林大人,还请通报一声。”
家丁点头,转身进去通报。片刻后,家丁回来,笑道:“两位请进,林大人在书房等候。”
两人跟随家丁进入府中,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书房门前。家丁轻轻敲门,低声道:“老爷,两位客人到了。”
书房内传来林如海的声音:“请进。”
家丁推开门,宝玉和黛玉走进书房。书房内,林如海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握着一卷书,神情专注。见两人进来,林如海放下书卷,笑道:“两位有何事?”
宝玉上前几步,拱手道:“林大人,我们有要事相告。”
林如海点头,示意两人坐下。宝玉取出怀中的账簿,递给林如海,低声道:“这是忠顺王府私盐的账簿,记录了他们的罪行。”
林如海接过账簿,仔细翻看,眉头微皱:“这些账簿……确实足以揭穿忠顺王府的罪行。”
黛玉低声道:“林大人,我们希望能将这些账簿交给官府,揭穿忠顺王府的罪行。”
林如海沉思片刻,点头道:“好,我会将这些账簿交给可靠的人,揭穿忠顺王府的罪行。”
宝玉和黛玉松了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林如海收起账簿,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两位放心,此事我会妥善处理。”
两人谢过林如海,起身告辞。走出林府,黛玉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总算将账簿交给了可靠的人。”
宝玉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只是……忠顺王府势力庞大,我们得小心行事,不能掉以轻心。”
两人沿着街道向贾府走去,心中仍有余悸。城中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