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楼内…
花子游与柳婉清两人正说话间,突然看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男子,正缓步朝二人走来。
那人面容清俊,眉宇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身后跟着两名看似普通,却目光锐利的随从。
片刻后…
三人缓步来到了离花子游不远处的一个角落坐下,几人相距的位置不远,大概也就三四米的距离。
起初,花子游看到对方后,只感觉对方气质不凡,但也却并未在意。
可他身边的柳婉清见到此人后,却突然瞳孔放大,面露惊恐之色。
花子游见状,一脸茫然。不知道柳婉清为何会被吓成这样。
于是,便好奇的在她耳边低声问道。
\"柳姑娘,可是认得此人?\"
柳婉清手中的茶盏突然一晃,几滴茶水溅在案几上。她迅速用袖口掩住,低声道。
\"赵公子,矾楼的常客,据说是江南来的富商。\"
花子游敏锐地注意到柳婉清瞬间的失态,又偏过头仔细打量那月白长衫男子。
只见男子腰间玉佩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那雕工绝非寻常富商所能拥有。
再看那举手投足间的气度,花子游心中一震——这分明是久居上位者才有的风范。
\"江南富商?\"
花子游意味深长地重复,故意提高声调。
\"我看这位赵公子气度不凡,倒像是...\"
\"嘘!\"
柳婉清突然伸手按住花子游的手背,指尖冰凉。
\"花公子慎言。\"
这一触碰,两人皆是一怔。
柳婉清迅速收回手,面纱下的脸颊泛起红晕。花子游却感到一阵电流从手背窜上心头,那触感柔软,让人心生涟漪。
\"抱歉。\"
花子游低声道,却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眼前这位\"赵公子\",极可能就是微服私访的宋徽宗——赵佶。
此时,李师师一曲终了,满堂喝彩。
她优雅地向众人行礼,目光却在扫过月白长衫男子时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
随后,矾楼主事登上高台,朗声宣布。
\"诸位贵客,今日小年诗会正式开始。照例,还是要比三轮,分别为诗,词,曲。由师师姑娘出题,每轮的最佳作都将获赠师师姑娘手中的一幅墨宝,还有一晚同游汴河的机会。\"
不过,也有人当面提出质疑。
“那若三轮过后,分别是由三个人获得最佳的话,师师姑娘该陪谁啊?”
“四人同游便好,若是不便再带上两位佳丽,六人同游就是了。”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沸腾。
花子游注意到那位\"赵公子\"已在角落落座,目光灼灼地盯着台上的李师师。
而李师师却似有意无意地,往他们这个方向瞥了一眼。
\"有意思。\"
花子游心中暗道。
\"看来这矾楼里的关系,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李师师轻启朱唇。
\"今日小年夜,恰逢初雪消融,便以'雪月争辉'为题,请诸位才子一展才华。\"
话音刚落,便有侍女们捧着笔墨纸砚穿梭于各桌之间。
柳婉清接过一套文房四宝,推到花子游面前。
\"花公子可有雅兴?\"
花子游苦笑。
\"在下才疏学浅,怕是...\"
\"公子过谦了。\"
柳婉清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那日在官道上,我可是亲耳听到公子所作之曲,至今都记忆犹新呢。\"
花子游听后,尴尬一笑。
心想,那《蓝莲花》的原唱是许巍,不是老子我啊!
不过,他又无法跟对方直说。
不多时,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既然柳姑娘相邀,在下便献丑了。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姑娘也题一首,咱俩比试一番,如何?\"
柳婉清微微一怔,随即轻笑。
\"好个伶牙俐齿的花公子。也罢,我便陪你一回。\"
两人各自提笔。
花子游偷眼瞧去,只见柳婉清运笔如飞,字迹娟秀中带着几分洒脱,显然受过良好教育。
他收回目光,思索片刻,决定\"借用\"一首林玉衡的《小楼咏雪月口占》中的名句——毕竟这个时代,这首诗还未问世。
不多时,两人同时搁笔。
柳婉清将自己的诗笺轻轻折起。
\"待众人先献过,我们再呈上不迟。\"
此时已有数位才子登台吟诵自己的作品,有的辞藻华丽却空洞,有的朴实却意境不足。
那位\"赵公子\"也题了一首,由随从代读,诗句工整典雅,引经据典,显露出深厚的文学功底,赢得满堂喝彩。
\"赵公子果然才学过人。\"
李师师在台上赞道,眼波流转间,却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客套。
花子游注意到柳婉清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似乎对这番赞美不以为然。
他心中一动,低声道。
\"柳姑娘似乎对赵公子的诗作不甚欣赏?\"
柳婉清轻哼一声。
\"辞藻堆砌,匠气太重。诗贵真情,不在用典。\"
花子游暗自点头,这位姑娘倒是个有真知灼见的。
不过,他却不敢直言承认。
毕竟,有些事情还是不说为好,省的麻烦。
不多时,那咏诗的机会,很快便要轮到二人身上。
花子游见状,急忙把自己所写之诗递到柳婉清面前。
“柳姑娘,待会还请替我朗诵,顺便帮我保密,就说是你写的。我出去一趟。”
说罢,也不管对方答不答应。
起身,便离席而去。
“哎!你去哪?”
柳婉清刚想询问花子游的去向,却见他已经消失在矾楼熙攘的人群中。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诗笺,指尖微微发颤,不知是紧张还是别的什么情绪。
\"下一位才子——\"
矾楼主事的声音传来,柳婉清深吸一口气,将花子游的诗笺小心折好藏入袖中,转而取出自己所作的诗篇。
她缓步走向台前,面纱下的容颜若隐若现。整个矾楼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神秘女子身上,连角落里的\"赵公子\"也放下了茶盏,饶有兴趣地注视着她。
\"小女子献丑了。\"
柳婉清声音清冷,如珠落玉盘。
\"拙作一首《雪月吟》,请诸位雅正。\"
她轻启朱唇,诵出自己的诗句。
\"琼瑶碎玉满乾坤,素魄流光照夜昏。谁道天公偏有意,教他两处各争尊。\"
诗句一出,满堂寂静。
不同于其他才子的堆砌辞藻,柳婉清的诗简洁有力,将雪月争辉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又不失哲理深意。
\"好诗!\"
台下有人率先喝彩,随即掌声雷动。连李师师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柳婉清正欲退下,忽然想起花子游的嘱托。
她咬了咬唇,又开口道。
\"方才...方才还有一首友人托我代诵的诗作。\"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矾楼诗会历来只允每人献诗一首,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主事也面露难色。
然而不等他出言阻止,柳婉清已经快速展开袖中诗笺,声音略微发颤地念出了花子游的诗句。
“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
诗句念完,矾楼内一片寂静。
这诗用词浅白如话,却意境深远,与当下盛行的华丽诗风截然不同,却又莫名打动人心。
\"这...\"
李师师美目圆睁,手中的团扇停在半空。
\"这诗...\"
\"绝妙!\"
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那位\"赵公子\"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这诗看似平淡,实则字字珠玑,将雪月梅三者关系写得通透至极!不知这位才子现在何处?\"
柳婉清心头一紧,正不知如何作答,矾楼大门突然被人推开。
一阵寒风裹挟着雪花卷入厅内,众人纷纷转头望去。
只见一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此时正拎着一个酒葫芦站在门口。
“哈哈,此番佳会,怎可少了我老周的参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