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十五粒药丸,还剩下十五粒。沐瑶也不打算取回来,就给了掌柜的,还是七十文一粒。
不过相信今日后,这药丸就是卖到一百文也是有人买的。不过这跟她沐瑶没关系,她眼下关心的就只有炼丹炉。
大堂里还有三个病人呢,也不差这一会儿。沐瑶也没回后堂,就坐在前面等着,和吴掌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曲正现在看的病人是那个黑脸汉子,这个大汉没什么大毛病,就是下雨阴天膝盖总疼,平常走路多了也会疼。
沐瑶看那个黑脸汉子,手指关节也有点肿胀。沐瑶心里了然,这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大病,可是疼起来还真是折磨人。这病要拖的久了也会引发别的病症。如心脏,眼科等疾病。这黑脸汉子的眼睛经常眨,明显是不舒服。
曲正对于这样的病人也看过几个。原来这类的病人主要是刘玉德诊治的,但也没有太显着的疗效,就是暂时止住了疼痛,不能根治。这类疾病在现在也是老大难。
曲正不经常看这种病,不代表他不会看。只不过是术业有专攻而已。曲正擅长的是心脑血管疾病,上呼吸道疾病和儿科疾病。
而那个崔焕擅长的是肝胆脾胃等消化道疾病。
刘玉德则专攻外科。如关节骨类,肌肉,耳鼻喉等。
现在医馆缺的是妇科疾病和治疗花柳病的大夫。以前都是由辞职的那个老大夫看的。
古时的花楼比较多,得这种病的人也有不少。只是羞于就医,拖的重了才找大夫。再加上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很多人都死于这个病上。
曲正又问了问病人,最近有无感冒发热,得到答案后就开始写方子。这时代虽然有膏药,不过就是把黑乎乎的药膏用一块干净的布敷在患处而已。
可这个大汉的症状可不轻,于是曲正又给病人施针。由于施针得脱衣服,曲正就把病人领到了二楼。
还在歇息的崔焕也被小伙计叫到了前面。
沐瑶也想看看曲正的针术,也跟着上了楼。吴达一看这怎么行呢,这针灸得脱衣服啊,这县主是女的,怎么可以啊?可沐瑶摆了摆手根本就不在意。吴达没办法只好也跟着上了楼。
这时虽未到夏季,但南方已经很暖和了。那黑脸汉子只穿了一条肥大的厚棉布裤子,很容易就撸了上去,也不影响施针。
曲正的银针和沐瑶的一样,都是一个地方打造的。曲正给银针消毒,找准穴位扎了进去。
曲正最先下针的是阳陵泉穴。这个穴位在小腿膝关节下方的外侧,腓骨小头下方一寸左右的凹陷处。主治痉挛、抽筋等。
第二个穴位是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三寸。外膝眼位于膝盖正中间韧带外侧凹陷部位。
这两个穴位曲正都扎的很准,深浅力度也适宜。曲正扎完这两针就要收拾针袋,这时沐瑶开口了:“曲大夫,病人的心脏和眼睛有无病变?”
曲正听到沐瑶的话,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想了想说:“病人的心脏有点供血不足,偶有心慌的症状。眼睛?”曲正看向了那个汉子。他刚才问了人家没说眼睛不舒服,就是偶尔有点痒,可能是揉里细菌了吧。
沐瑶说:“既然心脏和眼睛都有一些小问题,那就是这个病影响到了那两个器官。按正常的针法治疗效果会减弱。可再增加三个穴位施针,效果会更显着。”
不说曲正和吴达诧异,就是那个黑脸汉子都惊讶,这小姑娘好厉害啊!刚才沐瑶拿的药丸,那老者吃了就有效果了,他可是亲眼所见的。没成想还会施针,就是济世堂也只有曲大夫一人会针术。
曲正对于针灸之术不是太精湛,只不过他找穴位很准。至于施针手法只会一种,就是他的师父在这方面也没比他强多少的。就是这片中州大陆也没听说有针灸之术非常精湛的人。
曲正问了那三个穴位的名称,思索了半天觉得效果应该会好一点。不仅能减轻那两个脏器的负担,还能阻断病毒再向局部扩散。他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黑脸汉子也是相信沐瑶的,听曲正说还要再施针立马配合的脱了上衣。阴陵泉穴对着阳陵泉穴,昆仑穴则在脚跟后面。只有肩井穴在肩膀上。医者眼中不分男女,这时吴掌柜和曲大夫都把沐瑶看成了医者,也没再说让她回避的话。
曲正又扎完了那三个穴位,把沙漏放在眼前。古代用沙漏计时,多少会有一些偏差。但在大夫这里经过了细微的改动,偏差可以忽略不计了。
针灸后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起针。沐瑶建议在二十分钟到二十五分钟之内为最佳。曲正对于这个也是严格的执行。
这个病人走后曲正又请教了沐瑶很多针术上的问题。使得曲正对针灸之术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他之后的行医之路也大有益处。
只是沐瑶讲的多怕曲正消化不了,告诉他等自己回去后,给他誊抄那本经络穴位图解。给曲正兴奋的差点没蹦起来。
要知道有些大医官的独门配方是不外传的,更何况是这凤毛麟角的针灸之术了。
沐瑶没那么多想法,就是想让针灸之术减轻更多人的痛苦。至于药方,等她回去后整理出几个常用的交给苏墨。
曲正手上没有了病人,沐瑶又问起了丹炉。
曲正道:“沐县主,在下虽然在太医院时见过丹炉,但也只是远远的看了几眼。外面看像一个圆的青铜鼎,下面有三足。丹炉盖上有只凤鸟小雕像,炉身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三足是三个小狻猊。至于里面的构造在下却是不知。”
丹炉沐瑶以前在各种版本的神话书籍里见过,有雕龙刻凤的,也有雕刻四大神兽的。至于丹炉里面的构造也各有不同。
沐瑶把自己想要打造的样式告诉了曲正。她要的是实用的丹炉。模仿现代炼药用的器具,炉,炉盆,炉火,炉钳,炉铲等。
至于器材外面的用铜铁什么都可以,但炉盆最好是陶罐瓦罐类的。再不行就用精钢的。沐瑶不知道这的精钢是不是不锈钢。
曲正和吴达都不精通画图,最后把沐瑶所说的详细记了下来,找人送往京城。这的铁匠铺子怕是做不好丹炉。
沐瑶也不急在一时,办完了这件事,又买了一些炼制毒粉粉的药材回了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