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青石县电视台的采访车碾过沾着露水的柏油路。记者王弘佳将车窗降下半寸,带着青草气息的微风拂过她精心打理的长卷发。突然,她涂着裸色甲油的手指猛地扣住车窗边缘:\"师傅,前面路口右转!\"
镜头里出现的场景令人震撼:晨雾未散的街角,\"百果香\"水果店门前蜿蜒着两条近百米的长龙。裹着厚棉衣的大爷蜷缩在折叠凳上打盹,年轻妈妈抱着睡眼惺忪的孩童来回踱步,几个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正蹲在墙根分食包子。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前端那几个支着露营帐篷的年轻人,此刻正就着保温杯喝热茶。
\"各位观众,现在是清晨六点二十分。\"王弘佳示意摄像师调整广角镜头,\"我们意外发现这条不同寻常的队伍。据现场观察,这些市民竟是为了抢购柑橘而来!\"
正在调试话筒时,一阵骚动从队伍末端传来。只见穿藏青色羽绒服的青年推着满载竹筐的三轮车拐进巷口,筐中金灿灿的柑橘在路灯下泛着蜜糖般的光泽。蹲守的人群突然沸腾起来,此起彼伏的\"李老板来了\"的呼喊惊飞了电线上的麻雀。
\"李老板,今天能多买两斤不?\"扎红围巾的大婶扒着筐沿问。
\"对不住啊张婶,还是限购五斤。\"李铁牛抹了把额头的汗珠,露出憨厚的笑,\"后山果园要扩建,等来年就能敞开供应了。\"
此时白小米踩着细高跟从店铺后门疾步走出,黑发在脑后绾成利落的发髻。她利落地指挥店员支起三张折叠桌,转头瞥见镜头时杏眼微眯:\"王记者?您这是......\"
\"白老板来得正好!\"王弘佳快步上前,\"能解释下这些柑橘的特殊之处吗?\"
话音未落,排在首位的花甲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白小米立刻从筐中挑出个柑橘剥开,橘皮撕裂时迸发的清冽香气让周围人群都深吸了口气。老人将橘瓣含在口中不过片刻,涨红的脸庞竟渐渐恢复常色。
\"这...这柑橘真神了!\"老人颤抖着掏出皱巴巴的医院票据,\"我孙儿肺炎住院三天,昨晚隔壁床孩子吃这柑橘止咳,今早检查片子都干净了!\"
镜头转向队伍中穿工装的马二狗。这个满脸胡茬的汉子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柑橘表皮:\"我在化工厂干了八年,嗓子早被废气熏坏了。昨儿工头给尝了半个,您猜怎么着?\"他突然扯着嗓子吼了句秦腔,惊得摄像师后退半步,\"瞧这亮堂劲儿!\"
晨光渐炽时,王弘佳注意到个穿病号服的妇人。她蜷在轮椅里,膝盖上铺着沾有消毒水痕迹的毛毯。当店员将柑橘递到她手中时,妇人突然挣扎着要起身:\"医生说我肺癌晚期...能不能...能不能多买两斤?\"
现场骤然安静。李铁牛与白小米对视一眼,忽然将整筐柑橘推到轮椅前:\"大姐,这些您带回去。不够我明天再送!\"
这一幕被摄像机忠实记录。当最后一位顾客拎着柑橘离开时,日头已爬上店铺的鎏金招牌。王弘佳正要收工,却见李铁牛蹲在角落修补被挤坏的竹筐,粗粝的手指被篾条划出血痕都浑然不觉。
\"李老板,能说说培育这种柑橘的初衷吗?\"记者将话筒轻轻递过去。
青年直起腰板,望着街角飘落的梧桐叶:\"我爹当年在矿上得了尘肺病,咳得整宿睡不着。\"他喉结滚动两下,\"我就想啊,要是有什么既能养人又能治病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