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蓝冰雾自断崖底部翻涌而上,林霄踏过凝结霜晶的巉岩,足底《禹贡·冰脉》篆文闪烁。前方百丈冰壁上突现九道裂痕,裂口渗出玄青髓液,所过之处凝成《水经注·北溟》所述的“玄冰蛇纹”。灵识触到第三道裂痕时,髓液骤然沸腾,化作三条鳞甲倒竖的玄溟蛟破冰而出——蛟首生独角,角尖刻满《归藏易·坎卦》蚀文,喷吐的寒气竟将虚空冻出蛛网状裂痕。
林霄右掌虚握,脊骨二十四云窍迸发铅灰雷芒。第十一境“云殛合道”的威压凝成实体,在周身三丈结成《鹖冠子·环流》所载的“雷涡结界”。玄溟蛟尾击冰壁,震落千枚棱形冰锥,锥尖裹挟《玄中记》所述“冰魄煞气”呼啸袭来。
“起!”
林霄左脚踏碎冰层,足底迸裂的云纹托起九朵铅云。云团翻涌间探出七条虬结雷索,索身《连山易》篆文如活物流转,绞住三条玄溟蛟脖颈。蛟身挣扎时甩出的玄冰鳞片刺入结界,竟将雷芒冻成青灰色冰渣簌簌坠落。
冰壁深处传来闷雷般的嘶吼。第四条玄溟蛟破冰时口衔万载冰髓,髓核表面浮起《龙龛手镜·水部》残卷虚影。蛟尾横扫之处,地面窜出百根冰刺,刺尖《黄帝内经·寒热论》蚀文迸射,将林霄右肩胛钉入冰壁。
剧痛激得灵种震颤。林霄咬破舌尖,喷出的精血在胸前凝成《太玄经·玄图》所述的“赤阳破煞印”。血印触及冰刺的刹那,第十一境云殛之力自丹田倒卷而上,脊柱爆出六十四道雷纹,将冰刺震作齑粉。
玄溟蛟趁机喷出冰髓。髓液触及雷涡结界的瞬间,结界表面冻结出《海内十洲记》所述“寒玉琉璃罩”。林霄双掌合十,引动云窍内蓄积的丰隆雷煞,掌缝溢出的灰电凝成《遁甲开山图》记载的“裂霄凿”,凿尖裹挟风雷之势刺向蛟目。
冰蛟额间独角突生异变。角上蚀文脱离蛟身,在虚空结成《淮南万毕术》所述的“玄冰遁甲阵”。阵中涌出三百冰傀,傀儡关节嵌着《考工记·凫氏》铸纹,挥动冰斧劈向林霄天灵。
雷凿在半空炸裂。迸射的雷屑化作《易林·需卦》云篆,篆文如锁链缠住冰傀脖颈。林霄趁机腾身跃至蛟背,右膝压住蛟颈逆鳞,指尖云殛之气凝成《五岳真形图》所载“镇岳钉”,狠狠刺入蛟首玉枕穴。
蛟身疯狂扭动。冰髓自伤口喷涌,在虚空凝成《楚帛书·四时》所述的“玄冥冬神像”。神像左掌托着的冰轮急速旋转,轮缘《周髀算经》刻度迸发寒光,将方圆十里化作《吕氏春秋·季冬》记载的“玄枵极寒域”。
林霄发髻结满冰棱。第十一境云窍突然逆转运行,丹田涌出的灰雾在背后凝成《春秋元命苞》所述“应龙垂云翼”。双翼拍打时震碎冰域,翼尖坠落的雷羽化作《握奇经·风云》战车,车辕碾过之处冰傀尽数崩解。
“破!”
战车撞碎冬神像的刹那,林霄左手插入蛟颈伤口。云殛之力顺髓液逆流而上,在蛟身七寸处凝成《白泽精怪图》封印咒印。玄溟蛟悲鸣着炸成冰雾,雾中浮起拳头大的万载冰髓,髓核内竟封印着《山海经·大荒北经》所述“烛龙闭目”残影。
冰壁轰然坍塌。露出后方幽深洞窟,洞顶垂落万千冰锥,锥尖滴落的髓液在地面蚀出《水玉谱》所载“玄溟化生阵”。阵眼处盘踞着第五条玄溟蛟,其体型较之前大出三倍,蛟尾缠绕的冰柱上锁着半具修士残躯——残躯心口插着《阴符经·伏藏》所述的“玄冰封魂钉”。
蛟瞳射出两道蓝光。光芒触及之地,冰层翻涌如浪,凝成《吴越春秋》记载的“冰甲虬龙”。虬龙张口喷出冰焰,焰心裹挟《千金翼方·寒毒》蚀文,将林霄右臂冻得经脉暴凸。
剧痛激发凶性。林霄震碎右臂冰壳,飞溅的血珠在虚空绘成《黄帝九鼎神丹经》所述“赤霄炼魔符”。灵种疯狂抽取云殛之力,符文化作九条火蛟缠住冰甲虬龙。趁虬龙挣扎之际,林霄腾空踏出《禹步·天罡》方位,每一步都在冰面烙下《鬼谷子·反应》云纹。
七步踏毕,洞窟穹顶降下《甘石星经》所述“荧惑守心”星象。红光笼罩下,冰髓开始剧烈沸腾。林霄双掌按地,引动第十一境全部修为,背后浮起《易纬·通卦验》记载的“雷泽归墟图”,图中应龙虚影探爪抓住玄溟蛟逆鳞。
蛟尾扫断三根冰柱。修士残躯坠地时震碎封魂钉,残存元神化作《冲虚经·汤问》所述“碧游遁光”射入林霄眉心。庞大记忆涌入识海——竟是三百年前陨落的云殛宗长老,其元神被冰髓封印至今。
“原来这畜生守着冰髓精魄!”林霄借长老记忆勘破玄机,双手结出《太平经·癸部》所载“云雷破煞印”。印记触及蛟首的刹那,万载冰髓自蛟口脱出,髓核裂开七道缝隙,渗出《淮南子·坠形训》所述“玄冥真水”。
真水触及雷泽归墟图,图中应龙突然凝实。龙爪撕开蛟腹掏出拳头大的冰魄珠,珠内封印着《遁甲演义》所述“寒螭本源”。林霄咬破中指,以精血在珠面绘制《上清大洞真经》云篆,第十一境威压暴涨三倍,将整座洞窟冰层震成雾霭。
雾霭散尽时,冰髓精魄已化作《道藏·云笈七签》所述“玄溟道种”,缓缓沉入丹田。林霄内视发现,云窍内原本铅灰色的雷煞,此刻竟混杂着冰蓝髓光——第十一境“云殛合道”终至圆满,距离最终境界只差半步之遥。
洞窟深处传来冰层碎裂声。林霄踏过玄溟蛟尸骸,望向黑暗尽头隐约浮现的《河图·玉版》刻痕,握紧了仍在滴落髓液的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