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隶和上党郡的交界处,有三座重要的关隘,分别为井陉关、壹关和天井关。
如今这三处关隘,正遭受着黑山军的疯狂进攻。
就在郑铮刚刚出发,前去讨伐袁术之时。
袁绍听从了沮授的建议,派遣许攸前去招降黑山军。
承诺将上党郡交由对方管理,并且答应张燕,若黑山军拿下了洛阳城,那洛阳也可以送给他们。
这条件,对于张燕而言,诱惑极大。
遥想当年,张角发起黄巾起义可谓是声势浩大。
然而直到起义被镇压,黄巾军始终没有打入过洛阳境内。
如今,作为张角的信徒,突然有了打进洛阳的机会,张燕他说什么都要试一下。
哪怕如今的洛阳已经不是大汉得都城,并且重建不久,没有多少人气。
但攻入洛阳乃是黄巾军的夙愿,如今有了夙愿造成的机会,张燕又怎会放弃。
于是,张燕率领数十万黄巾军,进入到上党境内,并仗着人多,同时对井陉关、壹关和天井关这三处上党郡和洛阳之间的重要关隘发动了进攻。
徐荣得到消息后,来不及前往朝歌将庞德及其麾下一万精骑给换下来,便率军北上御敌。
同时,派人向刘备请求增援。
刘备得到消息之后,从凉州调来一万铁骑,交由马超统领,并让他前往洛阳,执行庞德的任务。
至于徐荣的援军,刘备并没有派兵前往,并给徐荣回信,说援兵不久就会到达。
这让徐荣满头雾水。
主公啊……你就安排个马超来完成庞德的任务。
也没给我搞点援军。
如今却说援军不久便会到,只是援军在哪里啊?
那时,徐荣并不知道,郑铮从白水关调了三万人马,前往洛阳。
等到徐荣用两万人,守着三关,抵挡了黑山军将近一个个月后。
吴懿才率领三万白水关守军,带着从长安接来的司马懿赶到。
三万人马的加入,顿时让徐荣压力骤减。
在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徐荣也不得不佩服郑铮的神机妙算。
就在这时,司马懿皱着眉头,分析说道:
“这黑山军不会无缘无故的出黑山拼命。”
“定然是有人付了高价,请他们来帮忙。”
“如果我所料不差,那人定然是袁绍。”
这时,徐荣倍感不解:
“我军和袁绍素无恩怨,他袁绍为何要这么做?”
司马懿闻言,心想:
一定是和曹操有关。
曹操想要害老师,定然是调集所有兵力合围。
到时候,其后方空虚,他定会道担心洛阳方向的兵马,前去突袭兖州。
于是,便请了袁绍相助,缠住洛阳方向的汉军。
而袁绍,则将此事交给了黑山军。
一念至此,司马懿面色严肃的回答道:
“这事,或许和老师讨伐袁术有关。”
一提到郑铮,徐荣便感叹道:
“黑山军进攻的突然,我还来不及完成军师的计划,便率军北上了。”
“好在,主公派来了马超将军令一万骑兵前来助阵。”
司马懿听闻,摇了摇头,对看向徐荣,对其说道:
“仅靠马超那一万精骑,还远远不能够。”
“庞德的那一万人必须得换下来。”
“不然会误了老师的计划。”
徐荣闻言,盯着司马懿看了许久后说道:
“我军抵御三关,兵力本就不够。”
“若是再分出一万来,恐怕三关的守军人人手不足。”
然而,司马懿却摇头答道:
“将军,不是一万人,而是三千人。”
徐荣闻言,立刻阻止道:
“不行!”
“绝对不行!”
“朝歌乃是从冀州到司隶的必经之处,极其重要。”
“你刚才也说了,那袁绍是要帮着曹操围杀军师。”
“说不准哪一日袁绍也会亲自带人打过来。”
“你又要如何带着三千人抵御袁绍!”
司马懿闻言笑道:
“将军,这其实不难的。”
“只需要将换防之事瞒住袁绍,并且据城而守。”
“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不要出城迎战即可。”
“只要我军守住朝歌,等到老师之危解除。”
“那袁绍便没有理由再打下去,必然就会退兵。”
这时,徐荣依旧很是为难。
他不只是觉得换防的守军数量太少。
同时,他也觉得司马懿过于年轻,没有经验,恐难堪大任。
只是……
司马懿乃是军师的徒弟,又是军师钦点前来洛阳助战之人。
这让徐荣很是难办。
司马懿见徐荣满是纠结之色,便对徐荣说道:
“老师特意遣我来洛阳,恐怕也是想到了这一层。”
“既然老师相信于我,我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徐荣闻言,心中推测道:
或许就像司马懿所言。
军师调其前来,恐怕真的是想到了会出现状况的弥补之法。
看来,军师对司马懿很有信心。
军师的识人术,堪称出神入化。
想来也是错不了。
一念至此,徐荣面色严肃的说道:
“司马懿,三千人马我不放心。”
“我给你五千兵马,前去朝歌换防主驻守。”
“若袁绍来犯,务必将其放挡下。”
司马懿闻言,语气自信的回应道:
“还请将军放心。”
“朝歌定然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