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昆阳县的城墙上,刘备望着许昌的方向,眉头紧锁,对他身后的郑铮说道:
“没想到曹军这般难缠,我大军攻打了两日,才将这昆阳县城给打下来。”
“这颍川世家,看来是选择跟着曹操一条路走到黑了。”
刘备身后,郑铮也是一脸严肃之色,这次昆阳之战让他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原本情报上显示,昆阳的守军不过两千人老弱病残。
因为当初城中的精锐都被抽调出去,前去上蔡围剿郑铮了。
按理说,汉军应该是势如破竹,用最短的时间攻下昆阳。
但是,七万汉军硬是打了两天一夜,才取得胜利。
这让郑铮心中充满疑惑……
难道曹军的老弱病残,都是这般勇猛的么?
若真是如此,他们当初在上蔡城下,也不会被自己打的那般狼狈。
于是,入城之后,郑铮便派人前去调查情况。
原来是这昆阳城中的世家大族,硬凑出了两千私兵,帮助曹军守城。
同时,又用粮草、金银为诱饵,引得城中百姓也协助守城,这才跟汉军打了两天一夜。
调查得到的信息,却让郑铮感到问题十分棘手。
昆阳世家的这般举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能代表整个颍川世家的态度。
那便是要跟曹操一路走到黑,要死守颍川。
有本事,你刘备和郑铮就真的将我们都杀光,再占领的颍川。
但事实是,刘备真的就能将颍川的世家都杀光么?
若他们真的这么做了,那以后东出的阻力会很大。
落下屠刀容易,若是引得中原、河北等地世家豪族人人自危,拼死抵抗……
那刘备想要一统大汉的难度,那就是成倍增长。
相比于西凉、关中等地,中原和河北才是世家豪族的聚集地。
至少,从世家豪族的数量上看,远远不是西凉可比的。
而且在汉末,是家里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他们不只掌控着绝大部分的读书人,手中更是有数不清的私兵卫队。
就像昆阳城里,曹操官方的守军也不过两千人。
而那城中世家努努力,立刻就凑了两千私兵出来……
虽然战斗力不高,但毕竟也受过一些训练,肯定是比普通百姓要高的。
这才是一个小小的昆阳世家。
若是真让中原那些大世家联合起来,拿出自家私兵,配合曹操跟刘备硬拼……
刘备或许会赢,但也肯定是惨胜,甚至是被打没半条命的那种。
所以,眼下对昆阳世家的处置,便要小心翼翼。
最好是找到合适且通用的方法,以后东征的时候好用。
一念至此,郑铮沉声回应道:
“主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颍川郡对曹操来说至关重要。”
“他的首府在这里,他麾下大部分谋士的家族,也在这里。”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们都需要死守颍川。”
刘备闻言,深以为意,他看向天边思索片刻后,询问道:
“眼下昆阳已破,这城中世家,军师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郑铮心里清楚,刘备问的不只是如何应对昆阳的这些人,更是在问如何处置颍川的这些世家。
于是,郑铮眼眸微眯,回答道:
“主公,如今颍川世家皆为荀氏马首是瞻。”
“而颍川荀氏的荀彧和荀攸二人,又是曹操麾下的重臣。”
“并不为主公所用。”
“所以,在下觉得,是时候为颍川的世家,重新领一个新的领头者。”
“也不需要他们能够做到像荀氏这般有影响力。”
“只要能够替主公出面,拉拢一部分世家,与荀氏对立,不至于让主公在颍川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刘备听闻,似有所悟:
“你的意思是,让我自己培养一个世家,在颍川去跟颍川荀氏打擂台?”
“这可行么?”
“毕竟颍川荀氏的声望,可不低,依附在其下的门生也是不少。”
郑铮笑着回应道:
“主公尽管放心。”
“在这颍川,荀氏并非一家独大。”
“只不过荀彧和荀攸二人,为曹操效力,荀氏借此机会暂时凌驾于其他家族之上罢了。”
“若我等在其他与荀氏势力不相上下的世家之中,选一个扶持,便可让其和荀氏在这颍川分庭抗礼。”
“毕竟,主公代表着朝廷,占据大义,主公扶持的世家亦是如此。”
闻言,刘备思索片刻之后,再次询问道:
“这颍川也算是曹操的大本营。”
“曹操扶持荀氏,与其方便,我等鞭长莫及,又该如何相帮?”
郑铮笑着回应道:
“主公,如今与颍川郡接壤的南阳郡和河南尹皆在我军之手。”
“颍川郡和曹操的首府许昌,便我军的兵锋之下。”
“若我是曹操,等渡过此战,定然会将治所迁离许昌。”
“到时候,他对颍川荀氏提供的支持,便会少很多。”
刘备闻言,沉思了许久之后,看向郑铮笑道:
“听军师之意,这颍川我们是拿不下了?”
郑铮听闻,摇了摇头。
他的心中也很无奈。
若是他们的敌人只有曹操,拿下这颍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然而,这颍川世家这么一掺合,这颍川虽然最终也能拿下,但耗时就太长了一些。
郑铮的本意是想要在颍川速战速决,然后回头处理长安那边的事。
只是现在,速战速决是不可能了……
长安那边的局势,却还在按照计划逐步推进。
若真到了最后那一步,但他和刘备被纠缠在颍川无法回军平乱。
那就真的玩脱了。
所以,郑铮改变了目标。
这颍川郡他可以不要,但这颍川就不可以消停了。
一念至此,郑铮对刘备说道:
“主公,颍川事小,长安事大。”
“长安之事,其中也有曹操势力在掺合。”
“这颍川世家这么抵抗,恐怕也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长安乱起之时,我等无法回军救援。”
“所以,此战我等只需要接回孟起和令明他们即可。”
“之后,我等便可借由脚下的昆阳,在颍川扎根。”
“执行计划,让主公的声望进入颍川就好。”
“这事情,记不得。”
刘备沉思片刻后,转身向着城下走去,郑铮紧随其后。
走到一半之后,刘备突然停下脚步,对郑铮说道:
“立明,等到长安事毕。”
“此事便由你去和元常(钟繇的字)说吧。”
“我思来想去,你的计划,就他来执行最合适。”
郑铮笑着回应:
“主公英明。”
“那颍川钟氏本就与荀氏相差不大。”
“用来执行计划,自然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