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不容置疑地覆盖了大沟乡。
结束了一下午忙碌的交接工作,林佑刚回到宿舍,手机铃声就骤然响起,是赵宏书记打来的电话。
“小林啊,你刚来,今晚大伙给你接风洗尘,就在乡里街上唯一的那家中餐饭店,我让小李一会儿来接你。”
赵宏书记的声音热情洋溢,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热络劲儿。
林佑心里清楚,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大沟乡的工作千头万绪,急需快速融入。
这接风宴,说是吃顿饭,实则是绝佳的社交契机,错过实在可惜。
要是贸然拒绝,难免会让领导觉得自己不合群、难相处,往后工作开展起来,说不定处处碰壁。
想到这儿,林佑嘴角上扬,换上一副热情的口吻:“赵书记,您这太让我感动了!
刚到这儿就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我一定准时到,就是麻烦您和大伙操心啦!”
回想起下午,阳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一片片光影。
工作人员带着林佑来到他的办公室。推开门,一股陈旧与局促的气息扑面而来。
相比书记和乡长的办公室,这里的条件更差。
狭小拥挤的空间里,摆着两张略显破旧的桌椅,一张是林佑的,另一张属于他的手下工作人员小何。
小何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见林佑进来,立刻站起身,
热情地打招呼:“林副乡长,欢迎您!以后我跟着您,有啥吩咐尽管说。”
林佑笑着点头回应,随后和小何一起整理办公桌。
桌上堆满了文件,纸张泛黄,边缘卷曲,大多是关于大沟乡农业、水利和安全工作的资料。
小何一边整理,一边给林佑做工作介绍:“林副乡长,咱们大沟乡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比较严重,灌溉设施老化,每年都得为用水发愁;
安全方面,山里时常有滑坡隐患,一到下雨天就特别让人操心。”
林佑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悄然过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办公桌上,为这场工作交接和介绍画上了句点。
此时,一辆略显破旧的皮卡车“突突突”地停在了乡政府门口。
小李从驾驶座上跳下来,笑着冲林佑招手:“林副乡长,上车吧,大家都等着您呢!”
饭店离乡政府不远,没一会儿就到了。
这是一座两层的简易小楼,外墙的涂料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招牌上的字掉了好几个笔画,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黯淡。
林佑一推开门,屋内的嘈杂声瞬间涌来。
赵宏书记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站起身来,满脸笑容地招呼道:“小林,快过来!就等你了。”
林佑快步走过去,只见圆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都是些简单的农家家常菜,炒时蔬、酸菜豆腐、土豆丝……
中间放着一大锅腊猪脚,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让林佑的肚子忍不住“咕咕”叫了起来。
大家纷纷起身,热情地和林佑打招呼。
赵宏书记拍了拍林佑的肩膀,说道:“小林啊,咱大沟乡条件有限,也没什么山珍海味,就这些家常便饭,你可别嫌弃。”
林佑连忙摆手,真诚地说道:“赵书记,您这说的是哪里话,这些饭菜看着就特别香,我都饿坏了。
而且能和大家一起吃饭,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入座后,孙勇乡长举起酒杯,目光平和地看向林佑:“林副乡长,欢迎你来到大沟乡,以后咱们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了,
希望你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一起为大沟乡的发展出份力。”
林佑赶忙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认真地回应:“孙乡长,还有各位领导、同事,以后还得多仰仗大家,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热烈起来。
副书记强峰笑着说起乡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副乡长王强则拉着林佑,分享着自己在民政工作中的经验;
武装部长李强也凑过来,拍着林佑的肩膀,豪爽地说:“林副乡长,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这时,赵宏书记突然话题一转,看向孙勇乡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孙啊,咱们乡里农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林副乡长是农业局下来的,专业对口,我看不如按照我的想法,大规模推广那个新品种的经济作物,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
孙勇乡长皱了皱眉头,放下筷子,反驳道:“老赵,推广新品种谈何容易?前期投入大,风险也大,咱们大沟乡的百姓可经不起折腾。
依我看,还是先把现有的农田灌溉问题解决好,稳扎稳打才是关键。”
赵宏书记轻哼一声,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你就是太保守,不尝试新事物,大沟乡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一直守着那点旧设施,能有什么大出息?”
孙勇乡长也不甘示弱,提高了音量:“保守?我这是为乡亲们考虑!没有稳定的基础,盲目求新,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尴尬,其他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劝解。
林佑坐在中间,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心里暗暗发愁,这才刚来,就碰上领导意见不合,以后工作怕是不好开展。
但他也明白,此刻必须得说点什么,打破这僵局。
林佑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两位领导,我觉得你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
赵书记积极求新,为大沟乡的长远发展考虑;孙乡长稳扎稳打,保障乡亲们的切身利益。
其实咱们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小规模试点新品种,
同时加大对灌溉设施的改造力度,这样既能控制风险,又能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两人听了林佑的话,都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赵宏书记率先开口:“小林这话说得有道理,倒是给我打开了新思路。”
孙勇乡长也微微点头:“嗯,是个折中的好办法。”
一场小小的风波暂时平息,饭桌上的气氛又渐渐回暖。
窗外,夜色渐深,繁星点点。屋内,欢声笑语不断,那锅腊猪脚的热气还在袅袅升腾。
大沟乡的新生活,就这样在这顿热闹又波折的接风宴中,缓缓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