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启动统一七国的筹备工作以来,嬴政整日为此事殚精竭虑,寝食难安。
尤其是品尝过宋晚雪烹制的食物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让百姓们的生活如此艰难。
如果可能,他愿意用重金聘请宋晚雪来帮助自己。
或者当他完成统一七国的愿望后,他原意付出一切代价,让其留在身边。
当宋晚雪再次来到那座熟悉的宫殿时,她看到了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景象。
月光下,嬴政宛如一个下凡历劫的仙人一般,独自站在那里,显得那么孤独和寂寥。
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此刻的嬴政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只有寂寞陪伴着他。
宋晚雪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重感,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并非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冷酷无情、残忍暴虐。
历史的迷雾总是让人难以看清真相,但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震撼却远远超过了想象。
望着嬴政孤寂的背影,宋晚雪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和怜悯之情。
她似乎能够感受到这位年轻帝王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压力。
然而,当嬴政转过身来面对她的时候,她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这种感觉让她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并非是需要他人同情的弱者。
于是,她迅速收敛了眼中的同情,换上一脸淡定的表情,走向嬴政。
\"阿政,这玉指没有烫伤你吧?\" 宋晚雪关切地问道。她心里明白,在这个时代,没有现代科技如手机、电话等便捷通讯工具,飞鸽传书也颇为缓慢。
如果想要秘密联系老祖宗,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宋晚雪想到了一个主意,她请清澄在炼制玉指时,特意在每个玉指上设置了一层结界。这样一来,只要佩戴着玉指的人感觉到玉指变热,就能知道有人正在寻找他们。
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能确保消息传递的及时性,还能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嬴政,并向他解释了如何通过玉指感受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有重要事情发生。
嬴政听后,对宋晚雪的智慧表示赞赏,同时也对这个神奇的玉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妨,然汝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宋晚雪见到老祖宗的目光沉稳而深邃,宛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紧张,但还是决定坦诚相待,于是将自己诛杀吕不韦、劫掠他的财宝的事情如实告诉了老祖宗。
嬴政微微垂下长长的睫毛,眼眸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震惊之色。
嬴政沉默片刻后,沉重地说道:“这一举动做得很好。吕不韦这个人一直心怀叵测,如今能够除掉他,也是顺应了天意。”
宋晚雪见老祖宗并没有责怪自己,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不过,那具尸首你是否妥善处理好了呢?如果没有,我可以派遣暗一来处理这件事。”
嬴政接着又说。
“尸体已经被我处理得干干净净,这次前来不仅仅是为了向您禀报这件事,还有一个请求就是希望阿政能修书一封给我。”
“哦?何事?”嬴政放下手中正在看的书卷,抬头看向她。
“我在吕不韦的府上搜到了很多粮食,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将这些粮食尽快运送到边城去,这样王翦将军就有足够的粮草,可以更好地征战沙场了。”
嬴政听闻,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立刻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书桌前,准备写信。
只见他熟练地拿起刻刀和竹简,略加思索,便开始刻写起来。
宋晚雪看着嬴政认真的模样,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秦始皇啊!
然而,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哪有那么多时间让嬴政慢慢刻字呢?
于是,她快步上前,一把夺过嬴政手中的刻刀与竹简,然后将自己的毛笔与纸张递给他。
“这是……?”嬴政从未见过此物,疑惑地看着宋晚雪。
宋晚雪连忙解释道:“这叫纸,用它写字可比竹简方便多了。”说着,她亲自示范如何使用毛笔写字。
嬴政接过毛笔,试着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果然觉得比竹简好用许多。
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立刻投入到写信的工作中。
宋晚雪见此,微微一笑,站在旁边开始等待。
须臾,嬴政将信书就,待墨迹吹干,折好递与宋晚雪。
见其漫不经心地将纸张收起,宋晚雪欲转身离去之时,嬴政伸手扯住她的衣角。
“此次你功勋卓着,有何赏赐需求,尽可直言。”嬴政面色沉静,缓声道。
宋晚雪稍作思索,“我只盼若我有过,望阿政念及旧情,莫要对我太过绝情。”
嬴政闻言一怔,旋即颔首。
“你不惜背离故国,穿越千年时光来寻寡人,寡人岂会对你绝情。只是,你究竟所犯何错?”
“许是日后我的某些想法与你相左,亦或你不再需要我。”宋晚雪凝视嬴政,眼神坚定而执着。
嬴政眉头微皱,似有不解,然仍应道:“寡人怎会不需要,你的那些奇思妙想,为秦国缔造诸多辉煌功业,寡人为何要杀你?”
宋晚雪轻轻咬唇,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我知道老祖宗日后会成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成就无上霸业。
但这一路必然充满杀戮与血腥,我害怕大王会因为某些原因变得冷酷无情,甚至对我下手。所以,我想提前向大王求情。”
嬴政听了她的话,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你放心吧,寡人不会轻易杀人,更不会对你动手。
你既然选择跟随寡人,就应该相信寡人的为人。”
宋晚雪心中稍安,露出一抹微笑,“多谢,那我先行告退。”
嬴政点点头,看着宋晚雪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于他们视线所不及之处,赵高仿若雕塑般静立原地,凝视着宋晚雪渐行渐远的身影,眼眸微黯,心中暗自思忖:此人为何能深得大王信赖,难道是妄图取代他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此人究竟有何本事,竟能获大王如此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