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穿过薄雾,洒在云岭村的梯田上。林乔站在新落成的茶叶加工厂前,看着工人们将最后一批设备搬进厂房。这是云岭村第一个现代化加工厂,由村集体和药企共同投资建设,专门用于古茶树保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林姐,质检仪器都安装好了。\"张强从厂房里走出来,额头上挂着汗珠。自从订婚后,他更加干劲十足,主动承担了加工厂建设的现场监督工作。
林乔递给他一瓶水:\"辛苦了。陈教授说下午带药企的技术团队过来,我们要准备好接待。\"
张强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抹了抹嘴:\"放心吧,都安排好了。对了,王书记让我问你,明天的新茶开采仪式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林乔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今年和往年不同,我们增加了网络直播环节,李媛专门从城里回来帮忙。\"
正说着,她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父亲站在一栋正在装修的老宅前,笑容满面:\"乔乔,看看咱们家的新房子进展如何?\"
林乔惊喜地看着画面中已经初具雏形的院落:\"这么快就上梁了?\"
\"那当然,我和你妈打算夏天就搬过来住。\"父亲转动手机,让她看到更多细节,\"按你说的,保留了老宅的外观,里面做了现代化装修。后院我还留了块地,准备自己种点茶。\"
挂掉电话,林乔的眼眶有些湿润。三年前,父母还极力反对她留在农村;如今,他们却要成为云岭村的新村民了。
\"林姐,\"张强轻声问,\"怎么了?\"
\"没什么,\"林乔擦擦眼角,\"就是觉得...一切都好得不真实。\"
张强握住她的手:\"这都是你应得的。走,我带你看个东西。\"
他拉着林乔来到加工厂后面的小山坡。这里新开辟了一片试验田,整齐地种着几百株茶树苗。与普通茶树不同,这些幼苗的叶片形状更加圆润,叶脉纹路清晰可见。
\"这是...\"林乔蹲下身,轻轻抚摸一片嫩叶。
\"古茶树的扦插苗,\"张强骄傲地说,\"我和陈教授的学生花了三个月时间培育的。用了生长促进剂,比自然生长快了一倍。如果试验成功,明年就能大规模推广种植。\"
林乔仔细查看着每一株幼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看似脆弱的生命,承载着云岭村未来的希望。
第二天的新茶开采仪式比往年更加隆重。不仅省里派了领导参加,还有多家媒体前来报道。云岭村的村民们穿上了节日盛装,孩子们表演了采茶舞,王小草作为学生代表向林乔献上了一束野花。
\"感谢林村官让我们村有了新学校!\"小女孩声音清亮,引得现场一片掌声。
林乔接过花束,蹲下身与王小草平视:\"小草,你长大想做什么?\"
\"我想当老师!\"王小草毫不犹豫地回答,\"像马老师一样,教村里的孩子读书,然后...然后我也要找一个像张强哥这样的好对象!\"
全场哄堂大笑。林乔红着脸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发,心里却满是欣慰。曾几何时,云岭村的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城里打工;现在,他们开始有了更多元化的理想。
仪式结束后,陈教授找到正在收拾会场的林乔:\"小林,我有好消息告诉你。省里已经批准在我们村设立茶叶研究所分站,我推荐你担任副所长,负责与村里的对接工作。\"
林乔惊讶地瞪大眼睛:\"我?可我没有什么专业背景...\"
\"你有最宝贵的'专业背景'——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了解与热爱。\"陈教授慈祥地说,\"学术问题有专业人员负责,你需要做的是确保科研与产业、与村民需求紧密结合。\"
就这样,林乔又多了一个身份。随着研究所的设立,云岭村迎来了更多年轻的研究人员和学生,给这个小山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夏天来临的时候,林乔的父母如约搬到了云岭村。林父甚至把工厂的大部分业务交给了副手,自己则专注于村里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林母很快融入了村里的妇女群体,组织起了广场舞队,还开办了烹饪班,教村民们制作适合游客的茶点。
一个周末的傍晚,两家人聚在新装修好的老宅院子里吃饭。林父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菜,张强的父母则带来了自家酿的米酒。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转到了林乔和张强的婚事上。
\"要我说,国庆节就挺好,\"张强的父亲,一个憨厚的庄稼汉红着脸说,\"那时候秋收完了,大家都有空。\"
\"我同意,\"林母笑着附和,\"酒店我都看好了,就定在县里最好的那家...\"
\"妈,\"林乔打断她,\"我们想在村里办。\"
\"村里?\"林母皱起眉头,\"条件太简陋了吧?\"
\"不简陋,\"张强赶紧解释,\"我们准备把村委会前的空地布置一下,请镇上的厨师团队来做饭。林姐说,要让全村人都参加。\"
林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主意不错。咱们现在也算云岭村的人了,按村里的规矩办挺好。\"
婚期最终定在了国庆节。随着日子临近,整个村子都忙碌起来。妇女们自发组织起来缝制喜庆的装饰,男人们搭建典礼用的棚子,孩子们排练节目。就连九十岁的赵大爷也贡献出了珍藏多年的老酒,说要\"给林村官添喜气\"。
婚礼前一天晚上,林乔独自来到村口的古茶树下。月光如水,四周静谧无声。她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回想起三年前那个站在这里忐忑不安的自己。
\"在想什么?\"张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在想...命运真是奇妙。\"林乔没有回头,\"如果当初我被分到别的村,或者早一点放弃...\"
张强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那云岭村现在肯定还是那个穷山沟。\"
\"不,\"林乔摇摇头,\"是我要感谢云岭村,感谢你们接纳了我,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婚礼当天,阳光明媚。村委会前的空地上搭起了喜庆的红色棚子,摆满了长桌。全村老少盛装出席,连镇上的领导和附近几个村的代表也来了。林乔没有穿传统的白色婚纱,而是选择了一件改良版的红色旗袍,上面绣着云岭村的茶园图案;张强则穿了一套深蓝色中山装,胸前别着一片茶叶形状的胸针。
仪式简单而温馨。王大山作为证婚人,讲述了三年来林乔如何改变云岭村的故事,几度哽咽。当新人交换戒指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宣布,\"王大山高声说,\"从今天起,林乔不仅是咱们云岭村的媳妇,更是永远的林村官!\"
婚宴一直持续到晚上。按照村里的习俗,新人要挨桌敬酒。当林乔和张强来到孩子们那桌时,已经上初中的王小草突然站起来,大声说:\"林姐,我以后也要找个像张强哥这样的好老公,然后回云岭村当老师!\"
众人哄笑中,林乔注意到马老师悄悄抹了抹眼角。这位坚守山村教育二十年的老教师,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的传承。
夜深了,宾客渐渐散去。林乔和张强手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云岭村的灯火星星点点,宛如散落山间的明珠。
\"累吗?\"张强轻声问。
林乔摇摇头,反而握紧了他的手:\"我在想明年的事。研究所的扩建,茶叶品牌的推广,还有乡村旅游的旺季准备...\"
张强笑了:\"我的新娘子,今天可是我们的大喜日子,工作的事明天再想。\"
林乔也笑了。是啊,今天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但对她来说,最幸福的事不是华丽的婚礼,而是知道自己未来每一天都将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与相爱的人一起,为了共同的家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