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现在的身份虽然是将军,但是他也处在了两难之中。
一方面是张伟,动不得,一方面是江湖武士们,惹不得。
张伟自然是不愿意我们继续和番兵开兵见仗,继续打那很可能就把番国给灭了。
他也知道现在我们是士气正旺兵力充足,虽然粮草不济但是我们也自行解决了,用不着他操心。
那接下来就是进兵番国了,看这个样子,吞并番国也不是不可能。
按说吧灭了番国对他和中原皇帝都有好处,起码他们可以继续享受美好生活了,应该说对谁都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可能要是那样的话他就太没面子了因为他自己驻守边疆多年,也没能占领番国,相反险些被人家给吞并。
而现在竟然被一群他们看不起的江湖武士,把他们该做的事给做了。
这是他这个大元帅很没面子的事,因为该干这个事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他。
这也就没有他什么功劳了,而且,说不定皇上还会降罪于他,责怪他用兵不力,把这么大的功劳让江湖武士给抢了,皇帝还得对江湖武士们论功行赏。
而对于这些江湖武士,皇上向来也不怎么喜欢,尤其是我爹在世那会儿,皇上老儿更是头疼不已,这些人有时候不服他的统治,实在要是被他欺压的厉害,这些人就会起来反抗,甚至会造反,这也是他不喜欢江湖武士们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要不是这次边关告急 皇帝是不会同意启用江湖武士的,他就怕江湖武士将来成了气候,威胁到他的皇位。
所以,张伟和朝廷这方面肯定不希望三叔带兵立功,哪怕是就维持现在的景象,中原和番国井水不犯河水,自己过自己的就行,相安无事。
但是,江湖武士这边可不是那个意思,现在他们已经打顺手了,打热了,一心想着一鼓作气灭掉番国,这样也能让他们扬眉吐气扬名立万。
所以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是对立的。
三叔也明白,而他也正处在了这个矛盾的对立的中间,拿捏不好就会得罪一方。
三叔转头看了看我说道:“一虎,王将军,现在你也是戍边大军的一名将军了,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该怎么办?是进兵还是退兵?你说说。”
我是将军了?我有点受宠若惊,心说话这也没经过人家戍边大元帅的授衔呀?我就是将军了?
但是我又一想,军队在外出作战的时候,是可以就事论事论功行赏的,或者是提升将士的职位,以利鼓舞士气更好的作战。
但是三叔这么一说,我还是有点拘谨,有点不好意思,武馆馆长当惯了,突然改称呼将军了,一时间有点不适应,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其实我压根儿就没想获得什么功名或者当什么将军,只是想跟着三叔赶走番兵,为国立功,然后就回白石武馆继续教徒授艺。
不过既然三叔在众人面前这样说了,那我也得接着,也得表示一下态度,捧三叔的场。
我还是有点心虚地看了看大家,见大家没什么异议,就说道:“嗯,三叔,不 王将军,我也同意二叔和刘将军还有各位江湖豪杰的意见,继续北伐,直到把番国彻底灭掉,如果不把番国灭掉,那将会后患无穷的,请三叔定夺。”
我说话好像忽然打起了官腔。
英格在旁边拉了拉我的衣角,我悄悄看了她一眼,她正低头偷笑呢,应该是不习惯我的这种说话的风格。
我当然得捧着三叔,毕竟三叔是将军嘛,当这么个戍边大将军也不容易,得给足他面子。
我还得尊称江湖武士们为江湖豪杰,这样的话对人家也是一种尊重,这些人毕竟是来捧三叔的场的,我得让大家高兴,得捧着点儿。
三叔听我这样说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又看了看身边的李三,李三还低着头,没说话,连三叔称我为将军他都没表态 ,不过他也没法表态,也不能不同意呀,除了家在外君命可以有所不受之外,三叔所行使的权力也是正确的,合理的。
三叔对众人说道:“嗯,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一致,都同意继续进攻番国,我也觉得这次的机会很难得,不如抓住时机乘胜进军,反正现在已经到他们的地界了,番国也不是太大,军队也不多,估计耶律青所带的军队应该就是举全国之力了,剩下的就是刚才来的那两三万人,也不足为惧,等咱们调整一下军队就正式发兵进。”
三叔刚说完, 其他的将军就马上举手一致表示赞同。
刘青说:“行!全听王将军的号令,马上就进军番国,现在这个兵营就是咱们的大本营,明天我再派人把兵营周围加固一下。”
三叔也说道:“嗯,好,那咱们休养几天就准备进攻番国。”
就在这时,忽然有兵丁进来禀报说大帐外有三名番国人来求见。
大家都有点奇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什么人要见三叔,我们在番国也没有认识的人呀。
但是,我知道应该就是三叔放走的敖仁和其他几个探马来了。
不一会儿,要求见三叔的三个番国人进来了,我一看果然是敖仁和他的两个侄子,苏木雅和什楞,其他人没来,估计是都回家去了。
我心说话他们怎么又回来了?没回家吗?
三个人进来后看了看大家,然后冲众人抱了抱拳,也没跪,他们番国是没有那些跪拜的礼节的。
敖仁又对我和三叔抱了抱拳说:“两位恩人在上!在下敖仁和两位侄子我来是给您二位献计,就是给您二位出主意。”
三叔听他这样说转头看了看大家,那意思是意外吧?竟然还有人给咱们出主意,不过那也不能不听呀,倒要看看他出的是什么好主意。
三叔赶紧指着身边的一把椅子说道:“敖仁,你们怎么又回来了?快坐下,有什么主意坐下说。”
“王将军,恩人,我们番国有句话说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今天是回来报恩来了。”
我心说话这句话我们中原也有,而且你们这儿的应该是从我们那儿传过来的吧?
因为很多谚语都是发源于中原国的,后来流传到四面八方的。
“不必不必,不必多心,你们回家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以后再不要参与打仗的事,也不需要你们报恩。”
“恩人,我既然受了您的恩惠,就得报答您,我先说说我的主意,您听听看可行不可行。”
“行,那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