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措刚出帐门不久,便有楚朝手下的官兵追上来说粮仓那边不用担心,让他安心处理陈力的事。
于是赵措便和孟延川一道去了现场。
陈力的尸体还在棚屋中无人敢动,无关的灾民已经被疏散,只剩下跟陈力同个屋子的四位灾民被官兵带到外面等候问询。
医官检查了一下尸体情况,得出了与之前同样的结论。
赵措问道:“你们中可有人见到其他人进入到陈力的棚屋当中?”
四人连连摇头,他们害怕的不得了,哪里肯让不认识的人进到屋子里来,万一被传染了怎么办?
其中一人脸上不知是汗还是眼泪,说出来的声音带着颤抖和哭腔:“大人!大人!我之前跟陈力走得近些,能不能让医官赶紧给我看看?我不想跟着死啊!”
说话的人身材瘦削矮小,两颊凹陷,面色发黄,像是个普通的灾民。
其余三人也纷纷恳请道:“是啊,大人,我家三儿好心。看他精神不好,就与他多说了几句,您快救救他吧!”
赵措身后的官兵上前耳语道:“大人,这四人是一家的。”
暂时还没办法解释毒药的事情,赵措又查问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就让官兵带他们去检查了。
在接到陈力死亡消息的当下,赵措便派人问了其余红圈名单者的行踪,发现他们并没有和陈力有什么接触。
事到如今,还得从陈力身亡的第一现场下手。
孟延川知道是毒药所致,便带着人在棚屋内部搜查起来。
“大人,死者身边发现一张油皮纸。”
油皮纸上有几处折痕,看方向应该是用来包东西的。仔细观察还能看到上面有一些白色粉末的残留。
赵措看到白色粉末后,便去仔细查看了陈力的尸体。
其指缝中也有同样的残留,舌苔上是一大片白色的黏浊。整个人身上没有什么扭打受伤的痕迹。
孟延川顺着赵措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这些都是毒药的残留,现在看来有可能是自杀。”
上一次两名名单上的死者,查探过后发现他们的饮食上出现了问题,还殃及了同住的人。
而且故意被隐去红圈的张冯二人后来也被发现与其有过接触。
而这一次,他们已经监视住了可疑者。如果不是他们有其他的遗漏,那陈力极有可能就是自杀。
赵措想起来刚刚那个灾民说,陈力的精神不太好。
孟延川也想到了这一点:“如果是自杀,可能和陈力的精神状态有关。我们再去和刚刚的灾民确认一下。”
相隔十米的棚屋内,医官已经给他们四人都做好了检查,确保没有被感染。
赵措和孟延川这回过来问话的时候,他们明显镇定了许多。
“刚刚你说陈力精神不太好,能不能具体说说怎么个不好法?”
叫三儿的那个灾民忙道:“回大人的话。其实这也不怪他,大家都害怕瘟疫上门来,就是陈力他已经怕的有些神智不清了。我有好几次半夜醒来,都听见他在喊别…别……我不想死……也是蛮可怜的。”
另一个人接话道:“而且前段时间,他害怕出去被传染,都让我们给他带点吃的,自己都在棚屋里一动不动的。也就这两天才愿意出去了,谁知道……哎……”
孟延川看他们一家四口待在一处,问道:“陈力他就一个人吗?没什么亲戚或者朋友?”
“有啊,就上次死的那两个,当时陈力晚上哭了大半宿没睡呢。”
问到这里,情况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如果查验下来,陈力吃喝的东西没有问题,那就只能是张冯对那两人下手,刺激到了陈力。连日的压力让陈力经受不住,精神崩溃,服药自杀这一种解释了。
出了棚屋,赵措吩咐:“将陈力的一应用品和吃食都查验一遍。”
剩下的,就只有粮仓那边的事情没有解决了。
见赵措忧心那边,孟延川也乐得把这边的差事包揽过来:“陈力这边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孟延川前脚刚走,这边颂皋就找了过来。
颂皋一见到赵措就像八旬老母见到了许久未归家的儿子一样亲切:“赵小兄弟,可算找着你了。你都不知道,楚朝那个家伙有多么见色忘友!怪不得我拍了一下沈小妹妹,他反应那么大!”
颂皋用手臂划了个大圆,十分地夸张。
但是赵措很快就找到了关键点:“颂兄去找楚朝,可是因为预防的药物研究出来了?”
颂皋没有意识到话题被转移了,他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不只是预防的药,我连缓解的药也配出来了。那个楚朝不把我当回事,我话还没说完就被赶走了。恭喜你,你是除了刘叔之外,第一个知道的幸运儿。”
赵措欣喜过后,想到虽然这些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
但这个药物出自北疆,定是背后有更大的阴谋。如果没有根治的解毒之法,只要对方卷土重来,他们势必难以抵挡。
“颂兄,赵措有一个不情之请。我知道药王谷搜集天下药材,如果有可以解这北疆之毒的那味药材,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求药。”
赵措之前便书信告知皇上北疆之毒的事情,他相信朝廷一定会重视这次的事情。
颂皋这个人虽然看着不着调,但心里其实门清。
逢场作戏还是真情流露,他看得出来。
赵措或许还太年轻,但他有此出身,再有一颗赤子之心,日后一定可以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
颂皋大力地拍了拍赵措的后背,笑道:“哎哟,赵小兄弟。这件事情你不要操心,楚朝那人你还不清楚吗?做事情喜欢留后手,药材的事情早就托人去办了。”
闻言,赵措的心事又放下一件。
而且颂皋几下拍完之后,他觉得一直郁结在心口的那股气也随之被拍散了。
整个人感觉轻松不少。
颂皋将装药的匣子递给赵措:“这些药给你,你是这里的主事者,由你来安排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