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台寺回来后,沈清夜里好眠了许多,作息逐渐也恢复了正常。
除却安排身边大小事宜外,便是梳理目前的案情和局面。
当宫中来人时,沈清本以为是恒阳公主的请帖,却没想到竟是洛贵妃邀去一叙。
“洛贵妃为何会突然请你?”
沈卓将兵书放下,有些讶异地抬起头:“她是四皇子的生母,怕是来者不善。虽有平南王之事,但圣上与贵妃感情甚笃,轻易得罪不得。”
“不若告病如何?”
沈清摇了摇头,宽慰道:“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洛贵妃若是想见我有千百个法子。这次去了,也能知道她是何用意,总好过躲在家中战战兢兢地猜。”
“更何况,要动我总也不会在宫中动,放心。”
虽然无奈,但沈清说的确实不无道理。
翌日一早,沈清乘马车来到宫门。
虽然是走过两三遍的路,但所闻所感却与之前不同。
洛贵妃派人在宫门口迎接,沈清一路跟着向前,不再跟从前一样东张西望,一路直达翊坤宫。
坤乃皇后,翊为辅佐,洛贵妃的地位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
正殿内,晨光透过窗户在青砖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百合宫香的味道从香炉里弥漫开来,清幽雅致。
洛贵妃居于上首的紫檀圈椅,做工精致的苏绣压不过那张明艳的脸,岁月的洗礼为她平添了几分洞悉人心的美感。
沈清心中默叹,欠身行礼:“臣女沈清给贵妃娘娘请安。”
“沈家丫头,不必拘礼,赐座。”
沈清坐在一侧客座,宫女上来摆上茶点。
那是苏地进贡的蜜饯雕花,大小正适宜入口。
“本宫今日请你过来,实在是因为前一阵我儿的事情,欠你一声不是。”
沈清略微思索,她与四皇子总归不过才真正见过马球赛那一次面,甚至话也没有多说几句。
除此之外,非说要有什么关联的话,只能是她还在南地时,四皇子反对引商入仕被圣上责罚的事情。
她当时出的主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商户们的积极性,而之后又在四皇子的反对下积极性被有所打击。
但左右圣上已经罚过,她本也没有余地去指摘。
如今提起来,只不过是硬找了个由头罢了。
只是既然问起来,她既不能说四皇子的不好,拂了洛贵妃的面子;也不能肯定四皇子,那就是在否定皇上的决定。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实际上处处是坑。
“四皇子忧心朝政,一心为圣上分忧,乃是社稷之福。沈清岂担得了贵妃娘娘的不是。”
“果然蕙质兰心,看来皇上这个郡主是赐对了——楚朝那孩子顽皮得很,他开口替别人求封赏还是头一回。”
沈清面不改色:“回娘娘的话,世子赤子之心,与兄长交好,又一直记挂着当初意外挡箭之事,这才对臣女诸多照顾。郡主之名乃是皇上仁善,沈清只求像父母兄长一样能多为百姓做些实事,方能不愧对皇上赐封。”
“本宫瞧着你,是越看越喜欢。”
沈清心中有了计较,抬头见洛贵妃脸上挂着那副宫中嫔妃标准的笑正看着她。
忽然洛贵妃眼眸一转,笑意中带着几分真心。
“旬儿来了,快坐。今儿真是巧了,沈丫头也在这儿陪我说话呢。”
沈清:……
在洛贵妃面前的四皇子,气质比上一次马球赛那日更显柔和,仿佛真是个无害的温润皇子。
连四皇子本人都来了,沈清方才心中的猜想已能验证个七八分了。
四皇子坐在沈清对面:“上一次马球赛一别,没想到今日能在母妃这里见到郡主。”
上一回借她给孙程救火的事情,她可还没忘。
沈清皮笑肉不笑地回道:“四皇子还是叫我沈小姐吧。”
谁知四皇子似乎全然听不出沈清话中的意思,十分自然地接道:“说的也是,沈小姐听着更亲切些。”
“你们二人聊得来,旬儿你替母妃带着沈丫头到处转转。”
洛贵妃交代完,又转向沈清:“本宫昨夜有些受凉,就让旬儿替本宫尽一下地主之宜。”
话说得软,却不容拒绝,沈清点头称是。
翊坤宫很大,偏殿也无其他嫔妃,自入住翊坤宫以来都只有洛贵妃一人。
吃穿用度、家居摆件、花草树木,一应都是按照洛贵妃的喜好来,足可见盛宠。
沈清跟在四皇子后面,来到院中的一处玉兰树下。
玉兰先花后叶,早春时节正是玉兰花开的时候。树上的玉兰朵大如莲,香气馥郁。
“沈小姐可喜欢玉兰?”
沈清其实对花卉没有太多的研究,只要是好看的她便都喜欢。
对于玉兰,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从前上学途中经过的一处房子,它临街的一面就种着一棵玉兰树。花开之时,便有如此景。
“玉兰美丽,何人没有惜花之心呢?”
“这棵玉兰树,是父皇和母妃当初还在王府时亲手种下的。后来父皇登基,又将此树移植到了这里。”
四皇子的表情有些怀念,但沈清对不在意之人的感情线基本无感,只是客套地捧场:“洛贵妃果然与皇上感情甚好。”
沈清没有感情的回复并没有打击四皇子突如其来的分享欲。
“母妃与父皇自幼相识,母妃喜欢玉兰,父皇便亲手为其准备玉兰茶和酥炸玉兰。只可惜这些都是孤记事前的旧事,之后父皇政务繁忙,每年这些东西也只有母妃着人去做了。”
四皇子偏过头去看沈清的反应,却发现她百无聊赖的样子,眼神都快失焦了。
他轻咳一声:“沈小姐今日到此也是缘分,不若采撷些回去也可试试烹煮一番,别有风味。”
沈清被咳嗽声唤回神:“四皇子折煞了我。这玉兰树是圣上和贵妃亲手栽种,我怎好僭越?不若四皇子可采些回去,制成吃食给圣上和贵妃以表孝心?”
四皇子:……
从风花雪月谈到忠孝仁义,虽然在意料之外,但逻辑却十分顺滑,严丝合缝。
“沈小姐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