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口径惊人地达成一致之时,司马玉郎瞅准时机,顺势从程东的房间里翻找出了一枚代表法家身份的信物。
这信物一出,那些稍微知晓一些江湖事宜的府上奴仆们,当即在司马玉郎巧妙的安排之下,纷纷将怀疑的矛头径直指向了法家。
此刻,一直躲在暗处观察着局势发展的绣娘,在听到程东竟然是法家之人后,她那娇美的面容上瞬间浮现出一副愤怒至极、却又略带做作的神情,只见她双手叉腰,柳眉倒竖,朱唇轻启道:“法家?哼!杀父之仇我绣娘定要你血灾血还!”
其言辞之激烈,仿佛真与法家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于是乎,在司马玉郎这位得力“盟友”的默契配合之下,绣娘轻而易举地就把给郑国下毒这桩恶事硬生生扣在了法家头上。不仅如此,她还借着郑国生前的种种行为,精心撰写了一份奏折呈递给朝廷,恳请朝廷能够出面给法家施加压力,责令他们务必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来。
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家在得知此消息之后,却是个个面面相觑,如坠云雾之中。只因在法家内部的高层人士心里都再清楚不过,郑国本身就是法家门徒,自家又怎会派遣人手前去谋害他呢?
可眼下郑国已然命丧黄泉,正所谓人死不能复生,此事已然是死无对证,任凭法家如何辩驳,恐怕也是难以自圆其说啊。再者说了,明眼人稍作思量便能瞧出其中端倪,这极有可能是朝廷蓄意而为,故意寻个由头想要打压法家罢了。
因此无论法家这次承不承认都给了大秦开战的机会。
如果法家承认程东是法家人的身份,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但要是拒绝承认这一点,那就意味着必须得认可郑国才是真正的法家人。
然而不管选择哪一个选项,都会让强大的大秦有了出师之名,可以堂而皇之地采取行动。
所以当法家得知郑国遇刺身亡并且有人将此罪责归咎于他们的时候,法家的领袖张松子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他有站出来辩解澄清事实真相,反倒是当机立断地命令全体法家弟子迅速撤离,以避免整个法家遭受灭顶之灾。
而此次法家匆忙撤退的最终目的地,则是那座由墨家精心打造而成的墨家机关城。这座神秘莫测且防御坚固的城池,或许能成为法家暂时躲避风头、保存实力的安全之所。
与此同时,聪明睿智的赢建同样预料到了法家可能会火速转移的情况。就在绣娘巧妙地将郑国之死成功诬陷到法家头上之后,赢建立刻下达指令,调遣大批精锐无比的大秦铁骑倾巢而出,全力以赴去追捕那些四处逃窜的法家子弟们。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与逃亡就此拉开序幕……。
至于其中的缘由,其实并不复杂。当初在营救王侯姬伯常之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法家之人的确牵涉到对王侯的截杀行动之中。
要知道,参与截杀王侯之举无异于背叛大秦帝国,然而此前由于一直缺乏确凿的实质性证据,所以对于法家是否真的叛逆一事始终未能定论。
但此次郑国的死亡事件,却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法家叛逆的罪名被彻底坐实。
就在转瞬之间,整个大秦上下掀起了一场大规模抓捕法家子弟的风暴。无论是法家核心人物还是边缘弟子,皆难以幸免。不仅如此,哪怕是与法家稍有瓜葛的些许琐事,如今也都成了普通百姓避之不及的禁忌话题。一时间,法家在大秦可谓声名狼藉、人人喊打。
正当赢建凭借着如雷霆万钧般的震怒,不遗余力地镇压法家打算乘胜追击时,他突然收到了来自嬴政的一道密诏。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赢建小心翼翼地展开密诏,仔细阅读上面的每一个字。当看清密诏中的内容之后,赢建原本紧绷的面庞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原来,这封密诏传递的信息异常简洁明了——嬴政下令让他们速速返回咸阳,听候调遣。
成功解救出王侯,并且铲除了潜伏在大秦内部的这个巨大叛徒,对于那些妄图复国的六国余孽以及诸子百家中的各方势力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想到此处,赢建心中暗自思忖:此番立下如此大功,或许嬴政这次能够网开一面,准许自己离开咸阳,踏上那梦寐以求的遨游四海之旅。。
随着众人高奏凯歌、胜利归来,嬴政特意单独抽出一天宝贵的时间,悄然且神秘地赶赴罗网那隐匿于暗处的训练基地。当他站定身形,凝视着眼前这群历经无数次残酷战场厮杀的众人时,脸上难以抑制地流露出兴奋之情。
只见嬴政依旧保持着往昔那副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的模样,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按照我们事先的约定,十万两黄金一分都不会少,诸位不妨上前查看一番。”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可违抗的威严。
此时的嬴政,面色冷峻如寒霜,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王者之气。别说是在场的众人,就连嬴建都不禁感到些许畏惧和胆怯。
一旁的司空摘星瞪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黄金,嘴巴张得大大的,半晌才回过神来,满脸惊愕地嚷道:“我的天哪!十万两黄金竟然如此之多,远远望去简直就像一座金光闪闪的大山啊!咱们这回可真是发财啦!”
然而就在这时,有人冷静地提醒道:“先别急着高兴,既然陛下给出了这足足十万两的巨额赏金,恐怕此次在刺杀郑国的艰巨任务上,应当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丰厚好处等着我们呢。”
听闻此言,原本喧闹沸腾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开始暗自揣测接下来嬴政对众人在刺杀郑国的这件事上给出什么样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