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刘浩他们依葫芦画瓢,把孙桂辰定的化肥运到卫所之中,还有俩重型卡车。
这玩意不是一般人能开的,但幸好是自动挡的,不然打车挂挡都麻烦,而且也就那么几步路。
今天朱棣直接在大明这边等着,看到那卡车庞大的身躯,突然感觉那辆牧马人他不香了,站在周边呆呆看着刘浩从车上下来。
这玩意要是开上战场对着北元骑兵怼过去,那场面朱棣想着想着泪水从嘴角流下。
见他这个样子,刘浩翻了个白眼,朱棣这家伙从小就这么好战?这要是开个坦克过来还不得抱着亲两口。
卫所士兵昨天已经见过拖拉机,对着又开来的大家伙也算是能接受。
人多还是好,很快化肥也入库。
卫所官署中,徐达拿出让人准备好的卫所舆图,这些根据之前刘浩的要求留出实验所用的土地。
“徐叔,有经验的老农和读书人现在什么情况?”东西都已准备齐全,刘浩觉得还是赶紧开始的好。
徐达笑道:“今一早就到卫所这边,此刻在偏厅那边,要不要去见见?”
不得不说胡惟庸的办事效率还真是高,这应天周围的老农倒是好找,只要给足银钱还是很多人愿意前来的。
不过这读书人可很麻烦,也不知胡惟庸是晓之以理还是以势压人,刘浩也不怎么在意,只要把活干好谁管他怎么来的,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走吧,一起过去瞧瞧!”
徐达也无奈,这事以他的地位本可以直接将人叫来,既然刘浩想去那就去吧!
.....................................
“郑兄,我等读书人怎可与这些泥腿子为伍?”身穿玉色头戴四方平定巾,嘴角留着两撇八字胡的年轻人说道。
被称作郑兄的年轻人与说话之人衣着相仿,英俊的脸上肌肉颤动,不屑的说:“要不是祭酒大人让我等前来,如何能做有辱斯文之事。”
“就是就是,听说此事乃胡相爷亲自安排,想他也是读书人出身,如何.................”
“嘘~~~想死不成”姓郑年轻人压低声音,赶紧制止此话题眼神中爬满惧色!
刘浩一行人来到偏厅门外,就听到里面传出的议论之声。
明朝几人倒是没什么所谓,早就知道这些读书人的嘴脸。
刘浩的眉头渐渐皱起,知道归知道,第一次听到如此露骨的鄙夷,心里还是带着些许火气。
见他不悦的神色,徐达使劲咳嗽几声,率先走进偏厅。
明朝文人从骨子里是看不起武将的,但再怎么着他们也不敢给大明长城魏国公使脸色,见徐达进来纷纷起身拱手行礼,“见过魏国公。”
刘浩走进去,就看到六个身穿儒衫的年轻人聚集在桌椅旁边。
而十几个面容沧桑身穿粗布衣服的中年汉子站在厅中角落处,见正主前来直接跪地叩拜。
刘浩几步走到他们身前,一个个将人扶起,“诸位快快请起!”
看到这个身着怪异的年轻人并没理会他们这些‘人上人’,读书人脸色有些难看,只有一个与其他五人有些距离身上还打着补丁的年轻人,脸上无悲无喜。
徐达他们也都是人精,就连小朱棣也看出其中猫腻。
原本在门外从他们言片语中只当他们嘴上鄙夷,看屋内情形他们倒是把自己当成主人,而这些老实农民被他们直接看成是低等下人。
“来人!”徐达大喝一声。
“见过魏国公!”卫所士兵小跑进来。
“今日是谁在此当值?”
士兵也没怎么在意,就算有啥也没他什么事,他就一个看大门的,“国公,今日是邓小旗接待!”
跟在身边的花茂脸色发黑,他隐约知道此事乃陛下亲自关注,自己算是神策卫的老人,如果捅了什么篓子那。。。。。。
徐达在这,他也不敢多言,只求此事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嗯!很好!”徐达也没多言,看向脸色仍旧不好看的刘浩:“刘浩,你看这。。。。。”
现场的几个读书人再怎么着也看出事情有些不对味,心里麻麻批、脸上笑嘻嘻。
他们自认人上人是不假,此刻也不敢有所表露,要是徐达不满捏死他们还不是跟捏死蚂蚁一样简单。
刘浩摆摆手,想要改变一个时代的看法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办到的,处理这几人倒是简单,再换上来的人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
扫过几人,也发现读书人之中有个‘另类’,看其穿着刘浩若有所思:“看来这思想变革还得是从真正的寒门读书人开始,他们还是没被污染的一代。”
“行了,诸位应该知道来此目的!”刘浩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低沉:“此后大家都是在一个锅里搅勺子,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样子,只要在神策卫一天那就是一家人!不然来哪的回哪去,这里容不下你们这尊大佛。”
回去?要真是灰溜溜回去,他们也丢不起这个人!说不定这辈子前途还不得玩完儿?胡相岂会饶过他们!
“徐叔,一起去议事厅吧,接下来的事情需要统一安排。”
徐达见刘浩没有计较,隐晦的递给花茂一个颜色说道:“花佥事!”
花茂长舒一口气,今天这事算是过去,不过今天值守的小旗得好好教训下,虽然心中也感觉刘浩有些小题大作,‘士农工商’可不是说说好听的。
一群人来到议事厅中,徐达他们很自然坐在上位,读书人也纷纷落座,只有十多个中年农民感觉手足无措。
“行了,诸位既然到此,那便一视同仁,都坐下吧!”没等徐达和刘浩开口,花茂赶紧开口吩咐。
几人见此才扭捏着靠门口位置坐下,“向前些”,刘浩见此说道。
“刘公子都说了,都向前些!”
他们都是些田地里刨食的老实庄稼汉子,以前何曾遇到如此情形,就是见了村里的‘乡绅贤达’不都得恭恭敬敬,至于这些个大官哪里轮得到他们,早知道就不贪图那几两银子,平白收这份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