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镇子逐渐安静下来。
小院里,金秀兰和李雅已经睡下。
李光悄悄起身,来到院子里。
他拿起靠在墙角的弓箭,又将磨得锋利的斧头别在腰间。
他轻轻推开院门,闪身而出,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准备趁着夜色,先去镇子边缘靠近山林的地带探查一番,看看能不能先猎到几只野鸡或者野兔,为明天可能的第一次摆摊,准备些货底。
夜色如墨,将小镇边缘的山林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偶尔几声虫鸣打破沉寂。
李光如同融入黑暗的猎豹,脚步轻盈地穿梭在熟悉的林间小道上,前世护林员的经验让他对这片山林了如指掌。
他屏住呼吸,耳朵捕捉着夜风中任何一丝细微的声响,眼睛则锐利地扫视着灌木丛和树影下的动静。
突然,他停下脚步,目光锁定前方不远处几点幽幽的反光——那是野兔的眼睛。
他迅速而无声地搭箭上弦,弓身拉满,手臂稳如磐石。
“嗖!”箭矢破空而去,精准地命中了一只肥硕的野兔,那兔子仅仅蹬了蹬腿便不再动弹。
紧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干净利落地射中了另外两只。
随后,他又循着动静,在一片矮树丛中发现了几个正在觅食的山鸡窝,他没有使用弓箭,而是凭借敏捷的身手,如同鬼魅般靠近,瞅准时机,用随身携带的麻绳设下几个简易的套索,很快便捉住了三只扑腾的山鸡。
收获不算丰厚,三只兔子,三只山鸡,但这对于他第一次在镇上集市试水摆摊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将猎物捆扎好,小心翼翼地背在身上,悄无声息地返回了小院。
清晨的微光刚刚透过窗棂,金秀兰就已经起身,看到儿子带回来的野味,脸上既有关切又有几分欣慰。
她仔细地帮着李光处理这些野兔和山鸡,拔毛、清理内脏,动作麻利而熟练,这是多年贫苦生活磨练出的技能。
“光儿,去集市上卖东西,嘴巴要甜一点,别跟人犟。”金秀兰一边忙活,一边轻声叮嘱,眼神里满是担忧,“价钱要公道,咱们不能坑人,但也不能让人家欺负了去。”
“娘,您放心吧,我知道分寸。”李光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中一暖,将处理好的野味用干净的草绳捆好,准备挑到集市去。
他找来一根扁担,将野兔和山鸡分挂在两头,试了试重量,感觉正好。
金秀兰又拿出家里仅有的几块干净布,仔细地盖在野味上,这才放心让他出门。
李光挑着担子,深吸一口气,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镇中心的集市走去。
集市上早已是人头攒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李光找了一个相对显眼,但又不至于挡着别人摊位的空地,将担子放下,把盖着的布掀开,露出了处理干净、看起来十分新鲜的野兔和山鸡。
然而,他这个新面孔和这独特的“山货”,并没有立刻引起太多关注。
周围的摊贩大多是熟面孔,彼此打着招呼,偶尔瞥向李光的眼神带着几分审视和不易察觉的疏离,似乎在打量这个突然闯入他们地盘的“山里人”。
时间一点点过去,李光的摊位前依旧冷冷清清,偶尔有路人好奇地看一眼,但大多摇摇头就走开了,连问价的人都很少。
李光心里有些着急,但面上不显,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学着其他摊贩的样子吆喝起来。
“瞧一瞧,看一看啊!刚从山里打来的新鲜野味嘞!野兔、山鸡,肥得很!”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山里人的淳朴。
“这野味保证新鲜,昨晚刚打的,拿回去炖汤、红烧都香得很!”李光努力地介绍着。
这时,有几个买菜的大婶被吆喝声吸引,停下脚步看了看。
“小伙子,你这兔子看着倒是不小,多少钱一斤啊?”一个胖大婶问道。
李光报了个实在价。
那大婶撇撇嘴:“山里来的东西,哪值这个价钱?便宜点,便宜点我就来一只。”
旁边另一个瘦高个的大婶也搭腔:“是啊,谁知道你这是不是昨天打的?看着蔫了吧唧的。”
李光耐着性子解释:“大婶,这真是新鲜的,不信您闻闻,一点异味都没有。这价钱已经很公道了,现在山里不好打猎,这野味金贵着呢。”
但那几个大婶显然不太相信,嘀咕了几句“山里东西不值钱”,便摇着头走开了。
李光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并没有气馁。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挤了过来,正是夏超海。
“李光兄弟,怎么在这儿摆上摊了?”夏超海看到李光,脸上露出惊讶,随即看到摊上的野味,立刻明白了过来。
他见李光摊前冷清,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站到了摊位旁边。
“哎,大家都来看看啊!这是我兄弟李光,山里打猎的好手!”夏超海嗓门洪亮,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这野味,可是正经从龙头山那边弄回来的,新鲜着呢!前阵子下大雪,现在野味少得很,你们看这兔子,多肥!这山鸡,精神着呢!”夏超海指着李光的山货,热情地介绍着。
“我夏超海在这镇上说话,大家信得过!他这东西绝对保真保鲜,价钱也公道,想尝鲜的赶紧嘞!”夏超海拍着胸脯,用自己的信誉给李光作保。
夏超海在镇上人缘好,他的话立刻起到了作用,一些原本犹豫的顾客纷纷围了上来,开始仔细打量李光的野味。
李光带来的山鸡虽然已经死了,但处理得干净,羽毛下的皮肉紧实,隐约散发着一种山野特有的清香,与家养鸡的味道截然不同。
这时,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戴着高帽的中年男人挤了进来,鼻子使劲嗅了嗅。
“小伙子,你这山鸡怎么卖?”厨师看起来是行家,一眼就看中了那几只山鸡。
李光报了价。
厨师点点头,又仔细翻看了两下:“嗯,看着确实不错,是野生的。行,这两只我要了,给我称称。”
李光心中一喜,连忙拿出随身带来的小杆秤,麻利地称重、算钱。
“师傅您拿好!”李光双手将包好的两只山鸡递给厨师,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这第一笔生意终于做成了!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局面瞬间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