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镇金矿不是给地方做了不少实事吗?怎么老是盯着人家不放?”
另一个记者也不甘示弱,话筒往前一递。
闪光灯亮成一片,咔嚓声响个没完。
王科长他们那难看的脸色,全被拍下来了。
王科长心里咯噔一下,彻底乱了方寸。
他哪儿能想到,李光这小子胆子这么大,居然把记者给弄来了!
这下可好,事情完全超出掌控了。
记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又快又急。
王科长张着嘴,半天憋不出个囫囵话。
他手忙脚乱地擦着额头上的汗,嘴里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干巴巴的话:“呃……这是正常的税务稽查……我们……我们是按规定办事……”
可这话谁信啊?
记者们追得紧,闪光灯又晃眼,他的辩解听起来要多无力有多无力,明摆着就是心虚。
没过多久,雨花镇金矿被轮番关照的事儿,报纸上登了,收音机里也播了。
这消息传得飞快。
报道不仅说了安监、环保、税务这几个部门轮着来的事,还采访了赵掌柜和王老伯他们。
连矿上的工人和镇里的老百姓,也说了几句。
一边是金矿给镇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一边是官方部门那明显找茬儿的态度,这对比,太明显了。
消息一出来,社会上立马就炸了锅。
各种议论铺天盖地。
“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好不容易办个厂带乡亲们致富,就这么碍眼?”
“三天两头查,没问题也要找出点问题来,这里面没猫腻谁信啊!”
“必须顶李矿长!不能让这帮人这么胡来!”
社会上支持李光的声音越来越多。
批评的矛头直指县里那几个部门。
甚至有人私下里琢磨,这事儿背后,怕不是有更大的来头吧?
县税务局一下子被顶到了风口浪尖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这回,王科长和他手底下的人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继续查?账上没毛病,再抠那些细枝末节只会更丢人,等于自己承认了滥用职权。
就这么收队?那不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来找麻烦的?而且,回去也没法跟高明远交代。
最后,实在顶不住这铺天盖地的舆论,县税务局只好匆匆忙忙结束了这次检查。
对外公布的结果是:雨花镇金矿账目清楚,纳税规范,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消息传到省城,高明远接到电话,气得差点把话筒给砸了。
他向周司长汇报情况时,自然避重就轻,重点强调李光如何“刁钻难缠”,如何“挑动舆论”,把自己这边办事的无力和失误轻轻带过。
“废物!这点小事都办砸了!”周司长在电话那头低吼,声音又冷又沉,“这个李光,看起来比我们想的要棘手。来硬的不行,那就得换个法子了……”
接连几次想找麻烦、施加压力都失败了,不仅没伤到李光,反而让他借着舆论占了上风。
这让周司长和高明远都觉得很没面子,也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想轻轻松松把雨花镇金矿弄到手,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省城,一间布置得很讲究的办公室里。
高明远听完电话里的汇报,嘴角撇出一抹冷冷的笑意。
几次直接动手都没成功,那个李光还懂得借媒体反咬一口,确实让他和周司长都挺难堪。
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他就不信,一个农村出来的毛头小子,能顶得住经济上的全面围堵。
“知道了,就按计划来。手脚干净点,别留下尾巴。”高明远对着话筒低声交代,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
挂了电话,他拿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他似乎已经能看到李光焦头烂额,最后不得不低头求饶的样子了。
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酝酿。
最先感到不对劲的是春园大饭店这条供货线。
刘福亲自给李光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平时少有的为难:“李老弟啊,真是不好意思。最近……嗯,上头管得严,对原材料采购抓得特别紧,说是要搞什么规范化。你送来的那批山货,品质绝对好,但是……但是订单量可能得先减一些,款子结算……恐怕也要稍微晚一点。你放心,不是不给钱,就是手头周转……”
刘福话没说完,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李光心一沉。
他面上还是保持着平静:“刘总太客气了,做生意嘛,有来有往,我明白。您那边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再说。”
放下电话,李光的眉头皱了起来。
刘福虽然说得隐晦,但他听得出对方话里的无奈和压力。
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规范化管理,更像是有只手在背后推着。
紧跟着,回春堂那边也出了状况。
赵掌柜脸色难看地找到李光:“小光,省城那几家一直合作的大药材商,突然都说最近行情不好,收货量要大大减少,价钱也往下压得厉害。咱们之前说好的几批药材,他们都找各种理由推掉了。”
如果说春园大饭店还可能是个别情况,那么回春堂这边的变故,就彻底坐实了李光的猜想。
有人在有计划地掐断他的销售路子,尤其是那些通往省城,利润更高的渠道。
一时间,原本抢手的山货和药材,开始卖不动了。
仓库里的存货一天天增加,而资金回笼的速度却一下子慢了下来。
真是祸不单行。
就在李光为销路焦头烂额的时候,银行那边又来了催款单。
之前为了扩大金矿生产和建设药材基地,李光从银行贷了一笔不小的款子。
现在,银行突然派人送来通知,理由是“风险评估等级调整”,要求他提前归还一部分贷款,并且剩下的贷款利率也要提高。
这一下可真是要命,李光的资金链眼看就要断了。
矿上每天开销巨大,工人工资,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还有药材基地,哪哪都需要钱。
之前还能靠着山货药材往外卖,回笼点资金,再加上金矿那边偷偷摸摸出的那么一丁点金子,勉强还能撑着。
现在可好,销售的路子被堵死了,银行又火上浇油来催债,资金链一下子绷得紧紧的,感觉随时都会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