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店内的桌椅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显然主人即便面临困境,依旧保持着那份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小翠心中一动,下意识地施展出自己的真实之眼,目光如炬般在整个屋子里扫视起来。
他仔细搜寻着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经过一番努力,小翠还真有所发现。
只见下方台子上那张陈旧的桌子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块止语。
这块止语历经岁月沧桑,少说也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其表面竟已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显然是长时间摩挲把玩后的结果。
再看门口那块高悬的匾额,竟然是由珍贵的黄杨木制成。
然而,由于经受了无数风雨侵蚀和时光打磨,它早已失去了原本光鲜亮丽的模样,变得斑驳不堪,难以辨认出最初的样貌。
还有门口那块看似不起眼的过门石,更是独特。
这竟是一整块质地纯净、色泽温润的独山玉所打造而成。只可惜,长期暴露在外,如今已是尘埃满面,不复往日光彩。
小翠心里暗自盘算着,单是这三件物品,其价值恐怕就远远超过了七百两银子。
毕竟,他曾经也是在市井之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人,对于各种珍宝古玩自然有着一定的鉴别能力和敏锐眼光。
于是,小翠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大娘,请问现在我所能看到的屋里面的这些东西,是否可以全部一起转让给我呢?”
那位老妇人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爽快地回答道:“哎呀呀,那些个破桌子烂木头的玩意儿,既然你看得上眼,那就统统都送给您啦!”
小翠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确认道:“所有的?当真都是我的?”
老妇人笑了笑,拍着胸脯保证道:“我老婆子怎么会欺骗您这样一个小男娃呢?只要您能够立刻交齐钱款,那么这里面的一切,包括刚刚说的那些东西,统统都归您所有啦!”
小翠并没有匆忙地答应下来,他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先等等,我还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你们如此急切地要将这个铺子转让出去,这其中莫非有什么特别的缘由或者内幕不成?”
听到这话,那位老妇人脸上闪过一丝不悦,语气有些生硬地回应道:
“哎呀!我说你这个年轻小伙子,怎么能这样讲话呢?我们家里的生意如今全都集中在后街那边了,这边的铺子空着也是浪费资源,倒不如卖掉换些现钱来得实在。”
小翠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还是继续追问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么请问,隔壁那两个铺面的主人,您是否认识呀?”
老妇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你想看的话也行,反正那两个铺面也是我们家的。”
说着,她便迈步向前走去。只见她一边走着,一边伸手从脖子上取下一串沉甸甸的钥匙。
看到这一幕,小翠心中不禁大为震惊。
他原本以为这位老妇人只是家境稍显富裕罢了,没想到她竟然拥有这么多的房产。
而且仔细观察之下会发现,这位老妇人虽然身着锦衣华服,看上去颇为富贵,但与其他人家的阔太相比,却少了几分奢华之气,身上更是没有半点高贵的气质可言。
小翠跟在老妇身后,开口提醒道:“那个......您的小孙子这会儿正一个人在那边玩呢,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老妇听闻此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上露出一丝淡定从容的笑容,摆了摆手说道:“放心吧小伙子,这条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熟人,大家都认识我家孙子,他肯定跑不丢的啦。”
小翠心中却暗自思忖起来:哟呵!瞧这位老太太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可不像普通人呐。
既然如此,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应该能够安心地留在这儿了。
想到这里,小翠稍稍松了口气。
尽管老妇口头上表示对孙子毫不担忧,但当她打开房门后,脚下生风似的快步朝着孙子玩耍的方向跑去。
而此时的小翠则在屋子里慢悠悠地转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隔壁那家成衣铺子上。
只见那铺子店面不大不小,装修得倒是颇为精致。
过了一会儿,小翠从隔壁回到茶楼中,找到了老妇问道:“我想问问隔壁的那件成衣铺子大概是什么价钱呀?”
老妇笑盈盈地回答道:“那家铺子嘛,规模稍微小一点,不过里面的东西可都是崭新的,价格嘛,就也七百两吧。”
小翠听了心里暗暗咋舌,但仍不死心地继续讨价还价:“哎呀婆婆,您看能不能再给便宜点儿呀?”
老妇略作思考,然后爽快地回应道:“如果你真心想买的话,那就六百六十两卖给你好了,这个数字也吉利些。”
小翠眼睛一亮,随即又试探着问:“那如果我要买两个铺子的话,就是一千三百二十两银子?”
老妇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惊讶道:“啥?你都要?这可是整整三间铺子啊!”
小翠微笑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嗯,阿婆,如果价钱能再便宜一些就好了,实际上这三间铺子我都很中意,都想买下来。”
听到这话,老妇不禁上下打量起小翠来,怀疑地问道:“小伙子,你真有这么多银子吗?可别跟老太婆开玩笑哟!”
小翠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道:“阿婆,实不相瞒,我手头确实没那么多现银,但又真心喜欢这几间铺子。”
“这不正跟您商量看能不能便宜些卖给我嘛,毕竟买下之后,我还得花不少钱用来装修和准备开张事宜呢。”
老妇听后,微微皱起眉头,心里暗自思忖起来。
那七百两银子的报价原本就是她随口说出来的数字,实际上这间铺子的底价只要五百两便能出售。
如今家中几个儿子各自都有着不错的生意,整个镇子上近乎十分之一的铺子都归她们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