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星城某中学的高三教室里,黑板右上角的高考倒计时牌显示“73天”。课间休息时,几个学生围在班长周明的课桌旁,盯着他手机里播放的星杭科技大学宣传片。全息投影中,穿着实验服的学生在虚拟现实教室里操作量子模型,公寓楼的智能厨房自动烹饪出精致餐点,引得众人发出阵阵惊叹。
“这学校也太夸张了吧!三室两厅的公寓,还能带家人同住?”扎着马尾的女生李薇瞪大眼睛,“我听说他们的食堂连佛跳墙都能免费供应!”
周明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向往:“这可是全国顶尖的211高校,而且职普融通,大专专业也很强。去年有个学长从星杭大专毕业,直接进了星宁集团,起薪就有八千。”他翻出招生简章,“不过分数线可不低,本科要586分,大专也得500分。”
教室里的讨论声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她走上讲台,笑着说:“同学们,星杭科技大学确实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学府。他们和星宁集团深度合作,学生在校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去年我们学校考上的王宇,现在已经跟着教授研究超导体了。”
在千里之外的西北小镇,18岁的赵晓梅正在昏暗的灯光下刷题。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同村考上星杭科技大学的姐姐发来的消息。照片里,姐姐站在宽敞明亮的公寓书房中,背后的全息投影正在演示3d建筑模型。“小梅,这里的学习资源太丰富了!教授都是行业顶尖专家,而且只要成绩达标,连电脑和VR设备都是学校免费提供。”
赵晓梅握紧了笔。她从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却因家境贫寒,连一台像样的电脑都没有。星杭科技大学的“贫困生专项计划”让她看到了希望——不仅学费全免,还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甚至能申请把父母接到学校同住。
在星杭科技大学招生办,主任张薇看着不断攀升的报考数据,既欣喜又压力倍增。“今年的咨询量比去年翻了三倍,”她对同事说,“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他们特别关注能带家属同住的政策。”
沈雅思作为学生代表,也参与了招生宣传工作。在一场线上宣讲会上,她戴着VR眼镜,向屏幕另一端的考生们展示校园生活:“这是我们的虚拟现实教室,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戴上设备,就能和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她切换场景,“再看这个智能厨房,只要输入营养需求,AI就能自动搭配出健康餐食。最特别的是,我们的宿舍不仅设施齐全,还能让家人陪伴在身边,解决后顾之忧。”
评论区瞬间被刷屏:“这哪里是学校,简直是理想国!”“姐姐,我拼了命也要考进来!”
沈浩然得知这些反馈后,在集团高层会议上提出新的计划:“星杭科技大学要成为真正的人才摇篮。我建议设立‘星辰奖学金’,对优秀学生给予百万级奖励;同时和更多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定制化的就业岗位。”
一个月后,“星辰奖学金”正式启动的消息传遍全国。一等奖学金100万元,不仅能覆盖整个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还能获得星宁集团的实习直通卡。这一举措让星杭科技大学的报考热度再次飙升,甚至有国际学生发来申请邮件。
2016年高考结束后,周明查完成绩,激动得跳了起来——612分!他第一时间填报了星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而赵晓梅,在查到508分的成绩后,抱着母亲痛哭流涕。她知道,自己终于有机会走出小镇,走进那个充满科技与希望的梦想学府。
九月的杭城,丹桂飘香。星杭科技大学迎来了新一届学子。校门口,拖着行李的学生和家长们络绎不绝,看着气派的教学楼和现代化的设施,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沈雅思站在迎新队伍中,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而星杭科技大学,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为他们搭建通往理想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