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星杭科技大学智能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七彩光晕。校门口,几辆大巴缓缓驶入,来自省内五所传统中学的校长与学生代表鱼贯而下,他们的目光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智能迎宾机器人自动上前递上电子导览图,悬浮在空中的全息校徽闪烁着科技感十足的光芒。
“欢迎各位来到未来校园!”沈雅思作为学生代表迎上前去,她轻点腕表,身旁的墙壁瞬间化作透明,露出后方的智能厨房。机械臂正精准地翻炒着菜肴,纳米料理锅自动调节火候,空气中飘散着糖醋排骨的香气,“今天的第一站,就带大家体验我们的全自动厨房系统。”
在传统学校任教二十年的李校长忍不住惊叹:“这简直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我们学校的食堂还停留在人工打饭的阶段。”他身旁的学生小张更是瞪大眼睛,看着机械臂将摆盘精致的菜肴放入智能餐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沈雅思笑着解释:“这套系统接入了全球5000+菜谱,能根据学生健康数据定制营养餐,还能在十分钟内完成百人份的餐食制作。”
体验完厨房,一行人来到学生宿舍区。推开100平的三室两厅公寓大门,智能窗帘自动拉开,阳光倾泻而入。大阳台上,自动灌溉的绿植生机勃勃;书房内,全息投影设备正演示着量子物理模型;三个独立卫浴间的智能镜柜,能实时分析使用者的皮肤状态并给出护理建议。“这哪里是宿舍,分明是豪华公寓!”一位学生忍不住感慨。
参观过程中,星杭科技大学与传统学校的合作项目同步启动。在虚拟现实教室,两校学生通过量子通讯技术实现“同屏学习”——传统学校的学生戴着简易VR设备,与星杭的学生一起“穿越”到古埃及金字塔,跟随AI老师探索法老的秘密。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与名校生并肩讨论,传统学校的老师们既欣慰又振奋。
“我们计划开放200门虚拟现实课程资源。”星杭科技大学副校长在座谈会上展示合作方案,“通过远程处理技术,传统学校的学生无需复杂设备,用普通电脑就能接入课堂。同时,我们的教师团队会定期到贵校开展线下讲座,实现资源共享。”
最让传统学校师生惊喜的是“厨房共享计划”。星杭科技大学将捐赠十套智能厨房设备给合作学校,并派工程师团队进行安装调试。“以后你们的学生也能吃到自动烹饪的美食。”沈雅思展示着操作界面,“系统支持方言指令,就算是食堂阿姨也能轻松上手。”
在互动环节,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小林怯生生地举手:“姐姐,这些高科技设备,我们真的能用得起吗?”沈浩然恰好走进会场,他笑着回答:“教育公平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星宁集团将设立专项基金,为合作学校提供五年免费维护服务。”话音刚落,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傍晚时分,夕阳为校园镀上一层金色。传统学校的师生们围坐在智能食堂,品尝着机械臂制作的各地美食。李校长看着学生们兴奋的模样,若有所思地说:“这次参观让我明白,教育不该被硬件束缚。和星杭的合作,或许能为我们打开新的局面。”
当晚,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根据协议,两校将建立“双师课堂”,共享教师资源;星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每月向传统学校学生开放;甚至还计划推出“交换生”项目,让普通学校的学生也能体验未来校园的学习生活。
沈浩然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教育不是孤岛,只有打破壁垒、共享资源,才能让更多孩子看到世界的广阔。”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合作学校的接入数据,代表着教育资源正跨越地域界限,流向每一个渴望知识的角落。
夜色渐深,传统学校的大巴缓缓驶离校园。学生们抱着星杭科技大学赠送的智能学习礼包,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而在星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里,研发团队已经开始调试升级版的远程教学系统——他们知道,这只是教育革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可能等待着被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