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清晨,沈浩然坐在星宁伍号别墅的书房里,通过量子监控系统查看全国交通实况。全息投影上,高速公路网络如同流动的血管,而星宁员工们提前规划的返乡路线,竟在地图上勾勒出一片舒缓的星云图案——得益于集团50天超长假期的错峰安排,原本拥堵的春运主干道竟呈现出罕见的畅通景象。
“沈总,西南片区的交通部门发来感谢信。”智能管家小星的蓝光闪烁,“他们监测到,因星宁员工提前返乡,成渝高速、沪昆高速的拥堵指数下降了67%。”沈浩然调出员工论坛,热帖#我的智慧返乡路#下,满是大家分享的“避堵攻略”:有人用星宁研发的量子导航系统规划冷门路线,有人组队乘坐集团提供的新能源巴士,还有人展示着在畅通无阻的公路上拍摄的延时摄影。
此时,在距离杭城两千公里外的川藏线上,星宁文媒的运营经理陈立开着公司配备的自动驾驶SUV,正悠然地欣赏着雪山美景。车载智能系统自动播放着他喜欢的民谣,机械臂适时递来温热的咖啡。作为年薪超三百万、存款逼近五百万的管理层,他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私人飞机,但最终却决定自驾——“这条路上有我童年的回忆,想慢慢走一遍。”他在朋友圈写道。
副驾驶座上,装满了星宁定制的年货: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羽绒服、搭载AI健康监测的按摩仪,还有用分子料理技术还原的家乡味道。当车辆驶入县城,村口的老邻居们围了上来,惊叹于这辆能自己泊车、自动充电的“未来汽车”。陈立笑着打开后备箱,将智能设备分发给乡亲:“这些东西操作简单,有问题随时找我!”
而在更偏远的山路上,星宁重工的工程师王强正带着妻子孩子骑着电动摩托车。他的年终奖足够买一辆豪华轿车,但为了方便走村道,还是选择了实用的交通工具。“爸妈在电话里说,村里的路又窄又滑,轿车进不去。”王强在员工群里分享着沿途照片,摩托车后座绑着的,是他用存款为父母翻新房屋的设计图纸——智能保温墙、太阳能发电系统,还有能自动灌溉的菜园。
与此同时,在星宁集团的员工服务中心,留守的工作人员正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为还在路上的员工保驾护航。“张姐,您乘坐的列车晚点了?别担心,我们已为您改签最近的航班,专车在车站外等候。”客服专员对着全息投影耐心沟通。智能大屏上,实时更新着每一位员工的位置信息,AI系统自动预警潜在风险,确保每个人都能平安到家。
在星宁商业银行,主管沈明悦正利用假期走访客户。她的行李箱里,除了年货,还装着最新研发的农村金融服务方案。“很多老乡对智能理财还不了解,我想趁着过年,给大家讲讲如何让钱生钱。”她走进贵州的一个村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介绍星宁的“惠农宝”产品,机械臂助手则现场演示如何通过手机App申请低息贷款。
深夜,沈浩然接到陈立的视频通话。画面中,陈立正和家人围坐在新装的智能壁炉旁,墙上的量子电视播放着星宁为员工家庭定制的新春祝福。“沈总,感谢公司的错峰安排,让我赶上了奶奶的八十大寿。”陈立举起酒杯,眼中满是感激,“现在老家的路不堵了,我准备用存款帮村里修条水泥路。”
这条消息很快传遍星宁集团。在员工自发组织的“反哺家乡”计划中,有人用年终奖为母校建图书馆,有人投资乡村电商,还有人发起“科技支教”活动。沈浩然看着不断更新的公益数据,对助理说:“通知财务,为参与乡村建设的员工提供专项低息贷款,利息由集团补贴。”
当城市的霓虹渐次熄灭,星宁员工们的归途故事仍在继续。无论是开着豪车的高管,还是骑着摩托的基层员工,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财富的意义。而星宁集团提前放假的决策,不仅缓解了春运压力,更让员工们有了充足的时间陪伴家人、回馈家乡。这场关于归程的温暖实践,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最生动的注脚——高薪是奋斗的回报,善意则是财富最美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