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呦,你这小丫头,懂得还真多!”
黄悦心想她才不是什么小丫头呢,在现代她可比香草婶子大多了。
那时候的她还是单身,古代的李香草却已经要生三胎了。
“香草婶子,我这次来还有一事相求?”
李香草早就看到黄悦抱着的布匹,她想着要是不是特别难绣的绣品,她就应下了。
“小月,有话就说,不用跟婶子客气。”
“是这样的,我这里呢,要长期收购一批绣帕,婶子,你能不能组织一下村子里的嫂子、婶子、大娘帮我绣呢?”
“村子里的妇人都是给镇子上的绣庄加工的,一直长期做绣活的也就十几个。”
“我这边要求不是很高,不一定要做成婶子这样好。一张绣帕,我出两斤碎大米,不想要碎大米我也可以一张十个铜板。”
“什么,一块帕子给两斤碎大米?”
“没错,香草婶子活计好,我还可以多给半斤。”
“那你看大娘我行吗?”
黄悦看向李香草,后者插话道,“你素娥大娘针线活很好的。”
“那当然可以了!不拘谁,针线活过关,都可以来我这领活。
我建议还是换大米,我这边以后就以大米的计量为单位,换别的物品,比方说板油、红糖、棉布、棉花、口脂面脂胭脂等。”
屋子里的两个女子越听眼睛越亮,能换大米很好,要是能换那些“奢侈品”就更好了。
说到这里,不要说李香草心动了,就连孙素娥也很意动,“你要婶子做什么?”
“放活验活,管理物品,就是没有什么了就给我报备,没丝绸了我提供丝绸,没丝线了,我提供丝线。”
“什么叫放活,验活?”
“放活就是香草婶子您估摸着一块丝绸能出多少块帕子,给接活的人多少丝线;
验活就是,接活的人把帕子绣好了,交回来的时候,您把关一下绣帕的质量合不合格,交回来的帕子数量对不对。”
“这个我在行!”
“婶子,我收回一张帕子就给您一文钱的抽成,收回十张帕子就给您十文钱的抽成,以此类推。”
“不不不,我自己也可以绣的,讲钱就太见外了!”
“我去找别人帮忙也是这么给的,您不想让大壮和二壮去镇上上学了吗?”
“我.....我当然想!”
孙素娥急得恨不得帮香草答应下来,多好的差事啊,别人盼都盼不来。
“那就对了,我最信任的就是您了,拜托了,别人干这个监工,我不放心。”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是我今天带来的材料”黄悦把素色丝绸和绣线都推给了香草婶子。
李香草一上手检查就知道绣线和布匹的质量都很不错,“嗯,挺好。花样有什么要求吗?”
“就咱普通花色就行,要是绣的很是出色的,您也帮我挑出来,我一张绣帕多换半斤大米。”
“行!”
“婶子,我还得拜托您给记个账,这账目十日一结,到时候有什么货品也方便兑换。
我忘记带账目册子了,回头我再给您送来。”
“你这小滑头,你怎么知道婶子我会写字?”
黄悦嘿嘿一笑有些猥琐,“就凭您的气质,文字也得抢着来给您见安。”
李香草乐得哈哈大笑,岁月从不败美人,即便是第三胎了,香草婶子的身材依然没有发福,只是因为怀孕有些微微饱满,肤若凝脂、面若牡丹,一副气色很足的样貌。
事情办好,黄悦又寒暄了半刻就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开了。
又完成了一件从系统商城赚差价的大事。
就是在古代赚银子的事儿还没有着落,可信任的人手不足啊!
不然,系统商城里可以卖的东西太多了。
黄悦走后,孙素娥急忙跟李香草说,“香草妹子,我先领十张帕子的活。”
她家里杂事多,没有那么多时间绣花,一天绣一张帕子出来应该是可以的,刚好,这黄家小丫头说十天结一次账。
“堂嫂,没有偏见了?”
“跟什么有偏见,也不能跟银子有偏见啊!”
哈哈哈哈......
姑嫂二人相视而笑。
孙素娥从香草家出来就告知了几家交好的人家,那些人家又告知他们交好的人家,就这样在没有大喇叭的古代村庄,没到日暮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有那灵活腿脚快的,已经去香草婶子那领到活了。
黄悦了解到情况之后,送账本的时候,又返回拿了两匹素色丝绸和若干丝线。
靠山村的那天夜里,好多人家点着煤油灯熬夜绣帕子。
黄悦知道情况以后,巴不得把太阳能灯推给大家,考虑到自己实力还是太弱,没敢。
在系统商城里扒拉了一下,蜡烛倒是便宜,直径一点五厘米,高十八厘米的蜡烛才六毛钱一根,镇子上却要卖三十文一对,不知道怎么给合适了。
后来想着不能累坏了这群绣娘,黄悦规定,每个绣娘每旬只能领到二十张帕子的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绣的快的就和绣的慢的没时间绣的结组了。
还有去娘家找帮手绣的。
黄悦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慢慢地,绣帕子的规模就固定了,一匹丝绸出一百二十张素帕,整个靠山村十岁以上的女子都在香草婶子那里开了账户。
稳定下来,一共二百一十八个。
每十天黄悦就能收到四千三百六十张绣花帕子。
大多数,都不能卖到香草婶子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能卖到二百六十元。
减掉二斤碎大米,一块丝绸若干丝线,成本大约是十五元,黄悦一张帕子能赚二百五十五元以上。
每隔十天,她就能在系统商城赚到差价一百二十万元左右。
香草婶子的账册后来几乎没用了,她只负责把控发放丝绸丝线,还有验活,一个月下来赚十三两银子。
大力叔都想把香草婶子供起来,谁家娶个媳妇能生金蛋啊,他的媳妇就能。
香草婶子刚开始有些孕反的情况也消失不见了,财气养人,成就感也养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此刻,靠山村人还不知道他们慢慢地会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就算普通领活的人家,十天就有四十斤碎大米进账,换算成银钱也有四百文,一个月也有一两多银子进账了。
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创收,家里要是多几个女子呢,大米根本吃不完。
靠山村女子地位直线上升,好多伤手的活计那些不绣花的男子主动去干了。
后来应广大人民要求,黄悦也放一些整大米在仓库,不过要求换两斤碎大米的只能换一斤整的大米。
有说跟粮油铺子有冲突的,他们家一句“你可以不换顶出去”,后来人们就老实了。
怎么可能不换,大米不香还是干饭不香!
天将黑未黑的时候,黄大山和村长踏着夕阳回来了。
没想到大哥去丈量个山林,也没走空,腰间还挂着两个肥兔子。
黄悦估摸着也得这个时候,她焖了一大锅米饭,准备了预制菜红烧肉,四喜丸子,麻婆豆腐,现炒了醋溜大白菜,清炖了萝卜排骨汤。
再提来二斤米酒。
黄明今天下午太兴奋了,他一蹦三尺高的把家里的水翁装满了,不解劲儿,又去砍柴劈柴,把半间厨房都堆满了。
兴奋了一下午的黄明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看到大哥黄大山眼睛都冒出绿光。
黄大山还纳闷呢,这才半日不见,二弟就如此想念他。
“村长爷爷,大哥,你们可算回来了!”
村长都不知道自己如此受欢迎,二牛的家的二小子如此喜欢他。
“小月呢?”黄大山只看到黄明,问道。
“在厨房忙活的,你和村长爷爷先去洗漱,我给你盛点热水。”
黄大山把村长引进堂屋上座,片刻,黄明就端来兑好的温水邀请村长和大哥洗洗手脸。
村长在村里为村民服务,一般都会在村民家中吃个便饭,今日更是以年迈之身,爬了一个山头。
此时也累的不轻,黄大山邀请吃饭,所以并未推辞。
黄家二小子服务如此周到,靠山村的村长更满意,不枉费他老头费了这么大劲。
等黄悦把菜端上来,村长更高兴了,过年都没有这么吃的。
那道肉菜,色泽红亮,香味扑鼻,还有那丸子,有成人拳头那么大。
黄悦用的陶瓷盆盛菜到桌的,每个菜都是平时的三四倍多,四喜丸子直接放了十个。
等菜都端上桌以后,黄悦把酒坛子放了上来,在三个男子面前各放了一个酒碗。
黄大山拿起酒坛子给三个人的碗里都加了酒,黄明的少一些。
“大哥,给我也加满呗?”
黄大山瞪了黄明一眼,“小孩子家家的,少喝酒!”
黄明小声嘟囔,“大哥也就比我大两岁而已!”
餐桌上的人都装没听见。
黄大山倒好酒,黄悦也洗过手回到餐桌坐在黄明旁边。
村长有些奇怪,这黄家,家里来人女子居然上桌吃饭,也只是在心里嘀咕一下,并没有多管闲事的倚老卖老。
黄悦家没有食不言的习惯,他们这几天都是聚到餐桌上吃饭的时候聊天。
平时各忙各的,哪里有时间全都聚到一起说话。
“村长爷爷,感谢您今天的不辞辛劳,我敬您!”黄大山举起手里的酒碗敬村长。
“在其位为其事,老了,走这么点路就有些困乏了!”
村长也端起酒碗抿了一口酒。
“村长爷爷,大哥,你们别老喝酒,尝尝我的手艺!”
“这看着就好吃啊!”
“那您快些尝尝吧,您要不吃,我们兄妹三人都不好动筷子!”
村长没好意思第一筷子就夹丸子和红烧肉,就夹了几根白菜叶子放进嘴里。
一口白菜入口,酸香微辣,满是清新之感,别具风味。
这居然是白菜,自己炒的白菜跟这个一比简直可以喂猪。
同样都是白菜,差距咋那么大呢!
村长很是忧伤!
一到冬天,村里哪有什么菜,每天都是白菜萝卜,一冬天吃下来,自己都快成白菜了!
黄悦和黄明看村长动筷子了,自己也夹了喜欢的菜吃了起来,黄明肚子里的馋虫早就被那色泽鲜艳的红烧肉勾的咕咕叫了。
黄大山用桌子上那双长一些的公筷夹了红烧肉和大肉丸子到村长碗里,“村长爷爷,您吃些肉!”
然后自己也夹红烧肉吃。
只要吃肉的人就没有人能拒绝红烧肉。
村长也夹起碗里的红烧肉放入嘴中。
肉皮软糯香弹,牙齿轻轻陷入肉中,肉皮就轻轻散开,很是细腻丝滑,吃到肉的时候,肥而不腻,软嫩多汁,肥瘦相间,咸甜交织,肉香四溢。
村长咽下一块,还想再吃一块。
他不知道怎么形容这肉有多么好吃,“嗯,真不错,比得上大酒楼的菜了!”
虽然他也没吃过大酒楼的菜,这么好吃的肉,大酒楼的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
“村长爷爷,好吃就多吃点儿,这个才叫红烧肉,那边是麻婆豆腐,村长爷爷也尝一尝。”
其实村长更想吃这红烧肉,既然小丫头邀请,也得给小丫头面子。
“我来尝尝这麻......什么?”
“麻婆豆腐!第一创造出这个菜的人叫麻婆,所以这个菜就叫麻婆豆腐!”
中国好多美食都是以人名命名的,东坡肉、西施舌、曹操鸡等。
村长看向这盘红红白白星星点点的麻婆豆腐,勇敢地伸出筷子夹了一块豆腐吃进嘴里。
触感滑嫩细腻,轻轻一抿,便在口中散开,麻辣的味道充满口腔,浓郁的酱香肉香也在口中弥漫,一口入肚,回味无穷。
“真不错,丫头的手艺可以!”
去过郡城的人就是不一样,莫不是这丫头这些几天在郡城学了做饭的手艺。
黄明也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接着就听到他叽叽喳喳的声音,“好软,好麻,好辣,好吃!”
一桌子人都笑了起来。
这四道菜,村长最后一个吃的四喜丸子,他并不知道这是四喜丸子,因为这大盆里放了十个拳头大小的丸子。
以前自家过年炸的肉丸子跟这个一比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