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珠寄来的!”郭老头有些惊讶,他想过很多可能,独独没想到是外孙女儿。
当时走的匆忙,连他们自己都是走到半路才知道自己的下放地的。
京里原本跟他关系好的,要么被牵连着下放到全国各地,要么急着撇清关系,小丫头是怎么知道自己和老伴儿的下放地的,还急了这么些东西过来。
他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裹,想看看她到底都寄了些什么。
他颤颤巍巍的拿出里面的小包裹,打开一看,是两件看上去有些破旧的军大衣,摸在手里却十分柔软。
抖开以后,在里衬的口袋里有翻出两套秋衣秋裤,颜色很深,摸着十分柔软。
他赶紧给老婆子披上一件。
郭老太又咳嗽了几声,披着厚实的军大衣,双眼含泪,稀罕的来回抚摸。
摸着摸着,又在大衣的角落里摸到一些鼓包。
她赶紧找来剪刀,剪开鼓包处虚缝的两根线,翻开一看,里面竟然夹着五块钱。
她又把两件大衣仔仔细细的翻了一遍,找到了十来处这样的鼓包,从衣服里找出了五十块钱。
一边看着手里的钱,一边流泪。
“咳咳,老头子,你好好翻翻包裹里有没有信件。”她指了指站在那里有些愣住的郭老头。
“啊,是,是,翻翻丫头的信。”
郭老头继续往外掏,又掏出两个袋子,一个十斤左右的袋子里装着黑面,挖到下面才发现下面是五斤的白面,十斤的玉米面,还有一袋子看上去有些黑的麦麸饼干,看着黑黢黢的,一碰直掉渣。
一顿翻腾,终于在最下面找到一封信。
郭老头打开看了一遍,脸上的表情由最开始的愤怒慢慢转为笑容。
郭老太有些着急的人说道:“快把信给我看看。”
郭老太看着外孙女儿寄来的信,又控制不住的流泪。
她一把年纪了,什么苦没吃过,从来都不是一个爱哭的性子,下放这么久,心里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外孙女儿。
丧良心的沈建国,当初答应的好好的,没想到转身就把丫头给扔下乡了。亏了丫头机灵,在乡下混的还不错,竟然还有本事赚钱给他们老两口寄包裹。
“明珠,我的明珠啊,咳咳咳咳。”
“你喝点儿水,别激动,没看咱们明珠说了吗,要来看咱们,你想想怎么给她回个信。”郭老头给她顺着气,劝慰道。
“这丫头,不愧是我外孙女儿,是个有本事的。”郭老头知道了明珠的近况,心里是有些自豪的。
有了这些粮食和钱,他们两个老东西就能再熬一阵子了。
“你看看这黑乎乎的饼子是啥,一碰直掉渣。”说完郭老头拿着黑色麦麸饼干咬了一口,又酥又甜。
“老婆子,你尝尝,这是甜的。”说完一手拿着,一手在下面接着,给自己老婆子递了过去。
“真甜呐。”郭老太眯着眼睛吃了一口,这么香的东西,她很久没吃到了。
郭老头把东西都收了起来,有了这些粮食,他和老婆子就不用挨饿了。
“我等会儿就给丫头写信,明天你托支书去公社帮忙寄出去。”
“行,明儿我就去。”
又一场大雪之后,刘长海又给明珠带回了京城的来信和包裹。
李主任对于明珠捎过去的特产十分的满意,话里话外的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
明珠自是十分愿意,和李主任打好关系,她所需要的药品供应就有着落了。
当初离开京城时带的药箱子,里面的药剩的不多了。
她出手的东西并不惹眼,村里有门路的都会赶在年根底下换点儿东西,就连知青们也有不少这么干的。
所有知青里做事儿最打眼的就属原梦了,这段时间她往外送出了不少东西,瞅着包装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这还是村里的八卦风向标刘长海告诉她的,作为村里和外面的“联络员”,他的消息,都是一手的。
这天,明珠正在家里给蘑菇浇水,刘婶子找上门来。
“小沈丫头,明天去水库那儿去不去,冰已经冻实成了,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能冬捕了?”明珠有些惊讶。
“能了,一年也就这么一回。”刘婶子笑着点头。
明珠连忙点头:“那我们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刘婶子笑着摆手:“不用,你们就带着点儿筐就行,鱼钩网子婶子家都有,千万多穿点儿啊,冰上冷,别冻着了。明儿一早我来叫你,到时候咱们一起走。”
明珠笑着答应了,内心里十分期待。
活了两辈子,还从来没在冬天捕过鱼呢。
“漂亮姐姐,我也想去。”豆子一听要去凿冰抓鱼,扭着明珠的手央求道。
“那你可要把最后的衣服都穿上,而且水库离得远,咱们要走过去,豆子可不能走到半路耍赖啊。”
“谢谢漂亮姐姐,我能走的。”豆子高兴地拍手,转身回屋收拾他的小挎包去了。
他要多带些糖果零食,到时候分享给大柱二柱。
顾长安看了眼堆在厨房墙角的木板:“我可以做个大点儿的冰车,又能拉人又能拉东西的。”
“要是能有个狗拉爬犁就好了。”明珠小声的嘀咕着。
想到空间里吃的膘肥体壮的大黑,又看看已经开始挑木头的顾长安,想想还是算了。
她空间里的傻狍子们一个个也都胖了一圈,从野山羊身上剪下来的毛都堆成一个小山样了,她每天还得一日三餐的照顾着它们,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说好的提前退休呢?
不行,她得找个时间去山上一趟,下山“捡”只羊的话,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