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地点了点头,方默随后好奇地看向新技能,想了想,方默将其命名为“瞬移。”
=
【名称】:瞬移(主动)。
【品阶】:?星。
【属性】:每秒钟消耗1%法力,移动速度等同于雷电速度,即米\/秒。
【副作用】:无法穿透绝缘物体。
【说明】:基于“掌握五雷”与灵感诞生出的超强位移技能。
=
虽然有着无法穿透绝缘物体的副作用,但这个技能可以在100秒的时间内运动8.8万里。
这速度已经足够躲避绝大多数的危险了。
不过这个技能也只能一口气移动100秒。
超过100秒,自身的法力就会枯竭。
当然,实际战斗中,可能不会有这么长的时间。
但好在速度足够快。
唯一的问题,就是怕被人困在绝地。
方默一边感慨于自身技能的强悍,一边开始思考如何对其进行应对。
只有他知道自己技能的弱点,才能够进行反向克制。
很快,方默就基于自身技能的特性想到了若干种针对的手段。
深吸了一口气,方默神情有些凝重。
不过好在大部分的针对手段,都不是那么简单遇到的。
所以方默也就暂时压下心中的不安。
回到家中,方默开始盘点起自身的收获。
随着自身升入二阶,实力提升的同时,方默也感觉到自身手段的匮乏。
虽说前世的时候,张角教导他不需要太多的应敌手段。
但方默如今复盘了一下昔日的战斗,如果他能够拥有点石成金之法,自然可以直接炼制出大量的铜豆。
虽然他也知道铜的置换反应,但显然当初学得那些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哪怕他后来拥有了不错的记忆力,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出铜的置换反应。
如果他有足够的铜豆,就可以制作出大量的黄巾力士。
在最终决战的时候,也不会让人将所有的黄巾力士消耗一空,最终死在乱军之中。
这就是自身应对手段的匮乏。
又比如当初如果能够将“掌握五雷”提升到LV.5的程度,他也可以使用出“瞬移”。
完全可以将张角三兄弟带走。
只要张角三兄弟还在,黄巾军就不能被消灭。
方默叹息之余也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他的所学,都是张角所教。
而张角却是东汉末年的道士。
这个时期的道士,应敌手段还是太少。
三十六天罡法、七十二地煞术,虽然这个时期也有一些,但大部分的法术都是宋朝时期总结出来的。
不能说他们所在的东汉末年没有。
但大多数都是不传之秘。
还没有后世那么普遍。
所以也不能怪方默做不到。
毕竟大部分人在上学期间学到的东西,大概率都会奉为真理。
如今能够领悟出“瞬移”,也是方默知道自己如今只有自学才能继续补充技能树的情况下,诞生出来的。
只能说运气、时机不到,任由实力再强也没办法。
想到这里,方默就有些皱眉。
五斗米教,也就是正一道不能收自己为徒。
也就意味着方默无法拜师道士。
但不能拜师道士,总不能去当和尚吧?
出家人是不行了。
普通宗门也够呛。
那自己只能当散修了?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只是有一点不甘心。
明明二阶已经可以用法力替代内力了。
却不能修行武功。
实在是太惨了一点。
方默叹了口气,准备先去找个武馆学几手通用的江湖武功。
第二天一早,方默照常修行完毕之后,有些惊奇地发现,自身的法力值上限竟然提升了100点!
换句话说,他两个时辰吸纳的灵气,从原本的四缕,提升到了10缕!
美滋滋。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件事倒是让人感到十分高兴。
用“火球术”烤制了一块妖兽肉之后,方默解决了早餐。
吃过早餐,方默直接去了县城。
找到武馆,很快就学会了两门黄级武功,一门黄级轻功。
两门黄级武功。
“虎拳”、“牛拳”。
一门黄级轻功。
“草上飞”。
“草上飞”是最低级的轻功,直接融入了“瞬移”之中。
“虎拳”和“牛拳”则是两门模仿老虎和牛领悟的拳法。
因为是最低级的黄级武功,所以价格也十分便宜。
一两银子一门。
另外一两银子一副药剂。
这药剂是用来练武时补充气血的。
当然,方默自然用不到。
毕竟他可以直接灭杀妖魔。
妖魔肉经过处理,可以更好的补充气血。
不过方默仍旧买了两副对应的药剂。
然后通过反向分析,分析出了这两副药剂的成份。
这是“医药”的基础操作,并不算什么。
“虎拳”讲究的是三招。
即虎咬、虎扑和虎剪。
这也是老虎的致命三招。
闪过这三招,老虎就没什么太大的杀伤力。
所以“虎拳”也讲究一口气、二而衰,三而竭。
“牛拳”讲究的则是大力。
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极其缓慢,但每一式都足够强力。
方默开始尝试将这两门武功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此时此刻的方默,并不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到底有多逆天。
虽然这两门武功只是最基础的黄级武功。
但越是低级,也就意味着越是简单。
越是简单,也就意味着其招式已经越发精炼。
想要将两门南辕北辙的武功融合在一起,这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方默和这一方世界的土着,和地星上的地星联邦人完全不同的一点就在于。
此时的方默,并没有墨守成规。
或者说,对于他而言,将两门武功凝练成一门功夫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
而显然,方默很快就找到了思路。
虎。
本身就是巨力的代名词。
古人以“九牛二虎”来形容力气大。
也就是说,九头牛的力量,和两头老虎的力量相等。
所以“虎拳”讲究的虽然是技巧,但其实根底却是“力”。
而“牛拳”虽然出招缓慢,更注重力,但正所谓大巧不工。
技巧到达极限之后,就会逐渐不再重视技巧。
这就跟“独孤九剑”的原理类似。
想到这里,方默脑海中突然间灵光一闪。
脚下一个微微下蹲的姿势,双手成爪,做“虎扑”的起手式。
随后双腿一弹,整个人朝着前方扑去。
双手抓住目标之后,右肘一记铁山靠击出。
“轰!”
这一肘正好轰在旁边的小树之上。
借助双腿的力量,搭配全身力量汇聚在这一肘之上,爆发出的力量直接将小树打折。
方默眼中逐渐明亮。
时而是“虎拳”,时而是“牛拳”。
时间长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方默手中的拳法逐渐杂糅了两种拳法的精髓,威力却更胜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