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之后,墨白在心里暗忖:我应该做点什么,最起码也应该向师姐解释清楚,让她知道我不是故意中断的。
说做就做,墨白再次将心神沉浸灵玉宝鉴,轻车熟路地踏进“咫尺阁”,想象云无心的音容。
“师弟,”过不多时,云无心的音容出现在墨白眼前。
“师姐,我……我刚才不是故意……故意中断的,我……我正在熟悉灵玉宝鉴呢,一不小心,就……就联络到了你,没有打扰你修炼吧?”墨白结结巴巴,终于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磕磕绊绊地说了出来。
云无心微笑道:“没有,我正好结束冥想,准备回来了。”
墨白道:“师姐,那今天你想吃什么,我提前做好等你。”
“嗯?”云无心仰头思索了一阵,没有得出想要的答案,“都可以,你看着做吧,我都喜欢。”
墨白点了点头,“好的!”
二人随即中断了联络。
墨白退出“咫尺阁”,望向一旁的“藏书阁”,暗自沉思道:也不知道灵玉宝鉴的“藏书阁”里都有哪些书籍,现在来不及了,只能下次再进来查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青莲殿厨房里,墨白与云无心面对面坐在木桌旁。
桌面上,静静摆放着三菜一汤,素炒三丝、清蒸灵鱼、红烧背山牛肉以及人参乌鸡汤。
这些食材,都是云无心弄来的,其中背山牛是一种生长在灵脉附近的妖兽,体内含有浓郁的灵气。经过红烧的烹饪方式,牛肉的灵气与调料的香气相互融合,吃入腹中后,可在不知不觉间,增强修炼者的肉身力量。
修真炼道,没有捷径,那是说给天资卓绝的修炼者听的,要他们戒骄戒躁,心无旁骛,渐次登高。
然而登顶之路,分明又处处都是捷径,财、侣、法、地,哪一样不是世间散修的梦寐以求?
不说其他,就说像点易洞这般绝佳的修炼场所,里面灵气仿若实质,氤氲缭绕。坐在里面打坐冥想,呼吸吐纳,只需一夜便可胜过外界数月苦功。
有家世,有资质,吃饭睡觉便都是修行,这早已成为了所有散修或是其他资质平平的仙家记名弟子的共识。
吃饱饭后,墨白给云无心盛了一碗人参乌鸡汤。
云无心今夜吃得已经够多了,刚想拒绝,便听见墨白说道,“战时一壶酒,豪情永不朽,饭后一碗汤,神仙也不当,师姐,喝一碗吧,很好喝的。”
云无心浅笑着接过玉碗,小饮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错,便继续饮了起来。
墨白也为自己盛了一碗,一边看着云无心喝汤,一边自己喝汤,滋味便又更增了三分。
云无心喝完了汤,将碗放在桌上,“什么‘战时一壶酒,豪情永不朽,饭后一碗汤,神仙也不当,’是你自个儿瞎编的吧,我怎么没有听过?”
云无心喝完一碗,墨白却已经连干三碗,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答道:“不是我瞎编的,是我嬷嬷和我说的,她自小在乡野长大,肚子里的俗语、故事,多了去了,我打小就是听着她给我说这些长大的。”
“我不信,除非你再给我说,”云无心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瞥了墨白一眼,揶揄道。
“师姐,听好了,”墨白手上动作顿了顿,接着将碗倒扣过来,两手各拿着一支筷子,轻轻敲了一下,说道,“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晴……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早阴,阴;午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在每一段谚语的间隙,墨白都会适时地停下敲击,用筷子轻点碗心,让其发出“咚”的一声,韵味悠长。
趁着墨白停歇的片刻,云无心问道:“怎么都是些谚语?”
“民谣也有,”说罢,墨白将筷子搭在玉碗边缘,有节奏地敲击了起来,“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声音错落有致,宛如灵动的音符,让人不禁联想到山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蜿蜒过每一块圆润的石头。
渐渐地,墨白加快了敲击的速度,只见两只筷子不停地在玉碗上翻飞,发出一连串紧密的声响,好似骤雨打芭蕉,“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渲染出热烈而欢快的氛围。
眼见时机成熟,墨白唱起了民俗歌谣,“正月正,耍龙灯;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四月四,凤展翅……”
随着敲击节奏的变化,墨白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婉转,与清脆的敲击声完美融合。
云无心也似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跟着节奏,或拍手,或跺脚,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月儿弯弯,望之忘俗,灯火依稀,大放光明。
过了一会儿,厨房里复归于平静,云无心意犹未尽,称赞道:“师弟,你可真厉害!”
墨白耳根发烫,低下了头,声若蚊蝇,“没有什么,这些都是嬷嬷教我的。”
“你的嬷嬷,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呀?”云无心不由对墨白的嬷嬷产生了好奇。
墨白双眼先是一亮,接着便渐渐黯淡了下来,“我的嬷嬷,她已经不在了。”
云无心心中一紧,瞧见墨白那瞬间的落寞,懊悔自己勾起了他的伤心事,忙轻声说道:“师弟,对不起,我……我不知道。”
“无妨,”墨白微微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缅怀的神色,“嬷嬷她这一生,说来极为不易。自从我有记忆起,她便陪在我身边,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用她的善良和坚韧,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地。”
墨白微微仰头,似要穿透屋顶看向往昔岁月,“我小时候贪玩,喜欢捉鱼摸虾,有一年寒冬腊月,冰面破裂,失足掉进了冰河。河水冰冷刺骨,嬷嬷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径直跳入水中,将我捞起紧紧抱在怀里。那时我冻得瑟瑟发抖,意识模糊,却仍记得嬷嬷浑身湿透,在寒风中颤抖着安抚我,她的怀抱是那么温暖,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