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外,官道上马蹄声声,车轮辘辘,扬起的尘土在日光的映照下肆意弥漫。展昭一袭素色长袍,衣袂随风飘动,他身姿矫健却步伐略显沉重,背负着简单的行囊,一步步远离那座曾经给予他庇护与学识,如今却深陷权谋漩涡的洛阳城。
董卓的暴行如同一场噩梦,将大汉的朝堂搅得乌烟瘴气。那废帝的诏书仿若一道晴天霹雳,震碎了汉室仅存的威严,也让天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混乱。百姓在苛政下苦不堪言,仁人志士们痛心疾首,纷纷寻求拨乱反正之道。
行走在官道上,展昭的思绪纷飞,在各方诸侯的势力间穿梭,展昭可没有一人侍二主的习惯,更要好好考虑接下来的安排。
曹操,这位乱世枭雄,在黑暗中迅速崛起。他不仅胸怀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更具备非凡的谋略与果敢的决断力。
从早期的洛阳北部尉任上,便已初露锋芒,敢于棒杀违禁夜行的蹇硕叔父,彰显其不畏权贵的勇气与维护法纪的决心。善于用兵,奇袭乌巢,以少胜多,大破袁绍的十万大军,奠定了其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其麾下更是猛将如云,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等皆为忠勇之士,冲锋陷阵,万夫莫开;荀彧、郭嘉、程昱等谋士智囊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若是能助曹操夺下青州,其崛起之势迅猛如雷,有自己相助想必可以规避赤壁之败,若是此时投奔与他无疑是雪中送炭,以曹操喜才如命的性格,想必自己安度晚年并不困难。
可也有顾虑,曹操爱才,也爱美人,若是想要保护昭姬,恐怕去曹操处多生事端,而且此人多疑善变,说不定那日就要借自己的人头一用,不过想来本就是演义话本的谣传,这个世界的曹操如何还是要亲眼见过才算明白。
刘备,虽出身寒微,以织席贩履为业,却怀揣着拯救苍生的崇高理想。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广施仁德,所到之处皆能赢得百姓的衷心拥护与爱戴。桃园结义,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三人情比金坚,生死相随。关羽忠勇无双,早已成为后世佳话;张飞勇猛莽撞却也有英雄本色。
仁义之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吸引着无数仁人志士慕名投奔。虽然辗转各地,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初心,熊熊烈火,昭烈之名,终成大业,其实刘备的信仰更符合展昭的心思,但是此人根基太过于浅薄,想要尽快结束乱世恐怕并不容易。
还有一个人也在展昭的考虑范围之内,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如巍峨高山,为他在这乱世之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与丰富的人脉资源。其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堂与地方皆拥有深厚的根基。轻松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然而,袁绍性格多疑,优柔寡断,在重大决策面前常常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其内部派系林立,争权夺利,犹如一盘散沙,虽有强大的外表,却暗藏着致命的隐患。但不可否认,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与声望,仍是这乱世棋局中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
至于江东孙家,若是无法改变孙坚之死,那么少年孙策,倒是也可继承其父的勇猛果敢,年少有为,胸怀大志,意图在江东开疆拓土,建立一番霸业。江东之地,物产丰富,鱼米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经济基础。
然而,在展昭的深思熟虑中,江东虽具潜力,但此时远离中原纷争的核心地带,以南伐北更是艰难。
在这天下大乱、汉室倾颓的关键时刻,投身孙策麾下,虽可能在江东地区有所建树,但短期内难以对整个乱世大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难以迅速实现他济世安民的宏大抱负。故而,经过反复权衡,展昭毅然决然地将孙策从他的选择清单中划去。
行至一处茶摊,简陋的桌椅在官道旁随意摆放,往来的行人在此稍作歇息,或喝茶解渴,或交流着路途上的见闻。展昭寻得一处空位坐下,放下行囊,唤来店家要了一碗茶水。此时,茶摊周围人声嘈杂,众人的话题无一例外都围绕着董卓之乱。 就在此时,一名瞎眼老者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沙哑道:“黑龙锁金乌,白虹贯洛都。若求苍生路,需斩虎牢颅。”
展昭愕然,眼看着老者说完晃晃悠悠的就要起身,刚想一把抓住此人,却看到手掌穿过了他的身体,老者身影如烟散去。
展昭脸上表情阴沉,环顾四周没有引人注意,拿起宝剑走出茶肆,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唯有亲眼目睹天下英雄的齐聚,亲耳聆听各方势力的谋划与诉求,才能真正洞察局势的微妙与复杂。
十八路诸侯集合之地,酸枣,将成为这乱世的一个关键节点,只有置身其中,展昭才能全面了解各方的实力与优劣,才能在这乱世的迷雾中找到那一条最为光明、最能实现他济世安民理想的道路。
不日,前行至山岗处,道路逐渐偏僻起来,两旁的树林愈发茂密。突然,一阵嘈杂的呼喊声从树林中传出,只见几个手持利刃的劫匪冲了出来,拦住了展昭的去路。
为首的劫匪满脸横肉,恶狠狠地吼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山道间忽起罡风,展昭青衫猎猎如鹤翼展开。但见他指尖掠过胜邪剑脊,竟有金石相击之声铮然作鸣,剑刃上凭空浮起《礼记·大学》的朱砂篆文,赤芒流转间自成文华结界。
\"养吾浩然气——\"展昭朗声长吟,剑锋斜引处竟牵动天地正气。十丈青松无风自动,松针簌簌凝成墨色篆字,竟是《论语》\"见义不为无勇也\"七字凌空显形。那几个劫匪手中钢刀甫触文气,登时寸寸崩裂,化作满地齑粉。
远处马蹄声如雷奔至,张飞横矛勒马时瞳孔骤缩。
他分明看见那儒生周身萦绕的文脉之气,剑锋所指处竟有春秋笔法流转。
\"且住!\"张飞突然暴喝,丈八蛇矛却未刺出分毫。
这燕赵豪杰看似鲁莽,实则早瞥见展昭剑势中暗藏的机锋:那儒生每次剑锋轻点,分明是存了劝诫教化之心。
待最后一缕文气没入胜邪剑鞘,张飞忽地翻身下马。
这九尺虬髯大汉竟对着展昭郑重抱拳:\"某家涿郡张翼德,平生最敬读书种子。敢问先生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