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宋瑶早早的便起了床,梳洗打扮后,便命人备了马车,马不停蹄的进宫去找太后。
宋瑶没有同邵氏说自己是进宫的,只是说是去齐云寺上香。
邵氏本想陪着去,却宋瑶寻了个借口推拒了。
邵氏想着今日还要见朱祁也就没再坚持。
早起出门还是有些凉,宋瑶披了个暖玉色绣云纹的斗篷,里面穿的是水粉色轻罗百合裙,打扮的俏丽又不失端庄。
宋瑶凭着太后的玉牌进宫,此时的宋璟好在太后宫中,正服侍太后吃早膳呢!
“太后,永安郡主前来向您请安。”刘公公行礼道。
太后抬头看了一眼宋璟,又回过头对刘公公道,“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快叫她进来。”
宋瑶带着笑,走至太后身前,盈盈一拜。
“太后娘娘万福……”
太后见了宋瑶眉眼都笑开了。
“快起来,快起来……这么早过来还没用饭呢吧!姝菀添一副碗筷……”
太后也没容宋瑶回答便已经安排了人加了碗筷。
宋璟起身亲自为宋瑶解了披风递给身旁侍女,“你倒是起的早……”
宋瑶嘿嘿的笑着道,“起的不早怎的能来太后这蹭饭呢?”
“你这丫头,在太后面前也敢说这么无礼的话,家里还能少你一口饭吃了?”宋璟面色严肃的说。
宋瑶被姐姐训斥却不在意,只是睁着大眼睛冲太后眨巴了两下,太后不禁发笑,微微抬手:“爱玩闹的妮子,快坐下吧!”
今个太后的早膳有些清淡,入秋之后太后就容易食欲不振,不大吃的下东西。
太医院深知太后的状况,为此特意备好了大山楂丸供太后服用以开胃。这大山楂丸酸甜可口,起初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后即使看到山楂也开始感到头疼不已,仿佛已经对其产生了厌倦之情。
遥想上一世,那时的皇帝曾南下江南游历。在一次漫步途中,他偶然走进一条狭窄而幽静的小巷子。巷子里有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店内弥漫着阵阵独特的酸味。皇帝被这股味道吸引住,遂进店品尝。结果发现竟是一道自制的酸萝卜,那口感酸爽清脆、十分清爽开胃,让皇帝赞不绝口。
皇帝当下便决定向这家店的主人买下腌制酸萝卜的配方。由于这道酸萝卜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易学,这个配方逐渐流传开来,并最终传入了民间。渐渐地,酸萝卜成为了各家酒馆必备的一道开胃小菜,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说来也巧,这酸萝卜的做法恰好被宋瑶所知晓。
也归功于宋瑶上一世一入夏就吃不下饭,唯独爱吃这酸萝卜,姜玄止特地进宫请了御厨到王府教导自家厨子制这酸萝卜,宋瑶当时因为馋去旁听了会,便就知晓了这酸萝卜的做法。
如今距离皇帝下江南还有两年时间,宋瑶此时拿出这酸萝卜自是能讨太后欢心。
“这御膳房的菜做的越发不济了...”
太后看着满桌佳肴半天下不去筷子。
宋瑶见时机正好,对着身后捧着食盒的青蕊招了招手。
“瑶儿猜到了太后您不想吃饭,特地做了这开胃爽口的酸萝卜来,想着赶在您用早膳的时候送来的...”宋瑶说着从食盒中取出了青花四君子的花口大碗,碗中盛着莹白剔透的酸萝卜,上头点缀了些许颜色鲜亮的小段红辣椒。
太后看着酸萝卜觉得新奇,凑上前闻了闻,顿时萝卜的清香和微酸充斥鼻腔。
“恩~闻着是不错。”
“这个酸萝卜微酸薄辣,咸鲜带甜,清脆爽口,更是解腻开胃,太后您尝尝~”宋瑶夹了一小块放在太后碗中。
对于这酸萝卜的味道宋瑶还是有几分自信的,毕竟她为了这酸萝卜可是尝试制作了七八次,最后才做出了与上一世差不多的味道。
太后先是将酸萝卜夹起,放在眼前瞧了瞧,见那酸萝卜晶莹剔透跟玉似的,加之飘散出的清爽香气,倒真让她起了几分食欲。
“让哀家尝尝。”太后将酸萝卜送入口中,清脆的口感让太后眼睛一亮,“果真爽口开胃~”
宋璟偷瞄了宋瑶一眼,她这个妹妹越发的有法子讨太后欢心了。
太后的早膳用的好,心情也好,拉着宋瑶陪她逛逛御花园消消食。
皇帝早早派人去了揽星阁,说是下了早朝要过去,宋璟便先行回了宫,留下了宋瑶陪着太后。
“你那酸萝卜制的开胃爽口,介不介意教教这宫里的御厨?”太后与宋瑶走在御花园的石子路上,身后跟着侍奉的宫女太监。
宋瑶浅笑。“瑶儿备好了方子,一会交给姝菀姑姑。”
太后突然停下了脚步,侧目看了宋瑶一眼,“瑶儿这是有备而来啊~不过哀家倒是好奇了,你是如何知道哀家食欲不振的呢?”
宋瑶福了福身子,答道,“圣上记挂着您的身子,在姐姐面前提过此事,昨日进宫姐姐询问了祖母能不能寻到开胃的小菜,瑶儿便记下了。”
太后收起了面上的疑虑换上之前那副和蔼模样,拉过宋瑶的手继续缓步前行:“倒是你们姐妹有心了,该赏……你姐姐进宫许久未进位分哀家会同皇帝说说的,至于你……想要哀家如何赏你啊?”
宋瑶低垂下头,“为太后解忧是本分,瑶儿不要赏赐……”
“你一心为哀家,这份孝心也合该赏你。”太后道。
宋瑶悠悠抬眼,眸光清澈冷冽,“太后您若真要赏,便饶了瑶儿不敬之罪吧!”
太后感受到了宋瑶眼神中若有似无的冷意,不由觉得诧异,“什么不敬之罪,你不敬谁了?”
宋瑶跪在了太后面前,腰杆挺的笔直,“昨日,赵老国公寿宴,瑶儿酒后失言,顶撞了桓王。”
桓王?那个不学无术的废物顶撞便顶撞了,又能如何?太后心里这样想着面上却不能这么说,又觉宋瑶的神色另有隐情。
“何故顶撞桓王?”太后问。
宋瑶眸光越发阴冷,垂头掩住眸色,做谦卑状,“昨日瑶儿酒醉想着去园中走走散散酒气,正巧碰见了桓王与秦王闲话。本来两位王爷谈话,瑶儿是万不能上前的,可是...可是臣女听见桓王说……”
宋瑶欲言又止故意勾起太后的好奇心。
太后果然上钩询问,“桓王说了什么?”
“桓王说他身子不好,慢慢调理便能子孙满堂,秦王只怕不能留后了,言罢后更是大笑不止,臣女听桓王的笑声实在讥讽,一时不愤……才顶撞了桓王。”
宋瑶的话说的委婉,意思却简单明了。
桓王如此讥讽秦王,作为日后的秦王妃,她受不了这个气。
太后终于明白宋瑶的眼中的冷意。
这小丫头倒是对秦王用情颇深,昨日同桓王争论也就罢了,今日还巴巴的来哀家跟前告状……这桓王也的确该教训一番了。不为别的,光论秦王之功绩也不是桓王那个废物能比的,为了安抚秦王和宋瑶也定要好好惩治于他。
思至此处,太后扶起了宋瑶,语气渐冷道,“你与他争论无伤大雅,不过这桓王越发的口不择言了。”
宋瑶听太后说了“争论”二字,嘴角便扬起了不易察觉得弧度。
这个状,她是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