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前会议
\"啪!\"
隆庆帝将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震得茶盏里的水都溅了出来。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监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拂尘掉在地上。
\"好!好得很!\"皇帝突然大笑起来,指着奏折对满朝文武道,\"冯保这个老狐狸,居然给朕出了这么个主意!\"
兵部尚书李春芳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冯指挥使的提议是...\"
\"你们自己看!\"隆庆帝一挥手,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洪立刻将奏折传给众臣。
首辅高拱接过奏折,眯着老花眼仔细阅读。突然,他倒吸一口冷气:\"这...这是要把倭国...\"
\"一分为五!\"户部尚书马森抢着说道,眼睛瞪得溜圆,\"妙啊!妙啊!这招'分而治之',简直绝了!\"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有人拍案叫绝,有人忧心忡忡,更有几个老学究已经开始引经据典,争论起周公分封制的利弊来了。
\"肃静!\"司礼监太监一声尖喝,朝堂这才安静下来。
隆庆帝环视群臣,缓缓道:\"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高拱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此计甚妙。倭国地域狭长,本就诸侯林立。若将其分为五国,令其互相制衡...\"
\"臣反对!\"都察院左都御史海瑞突然出列,声音洪亮如钟,\"此乃干涉他国内政,有违圣人之道!况且倭国虽败,其民风彪悍,若强行分割,恐生变故!\"
\"海大人此言差矣!\"兵部侍郎张居正冷笑道,\"倭寇侵扰我沿海百余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如今好不容易将其击败,若不趁此机会永绝后患,难道要等他们恢复元气再来犯边吗?\"
海瑞还要争辩,工部尚书朱衡插话道:\"海大人忧国忧民之心可嘉,但此事关乎大明海疆百年安宁。倭国若统一强盛,必为我心腹大患。\"
\"朱大人说得对!\"马森附和道,\"况且倭国本就诸侯割据,咱们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海瑞气得胡子直翘:\"诸位大人!《春秋》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日分割倭国,他日若有强国如此对我大明...\"
\"够了!\"隆庆帝突然拍案,吓得海瑞立刻噤声。皇帝环视一周,沉声道:\"此事朕意已决。高爱卿,你以为如何?\"
高拱与张居正交换了个眼神,躬身道:\"老臣以为此计可行。不过具体划分还需详议,以免五国实力悬殊,发生祸端。\"
\"好!\"隆庆帝一拍龙案,\"就这么定了!高拱、张居正、冯保,你们三人负责此事。具体方案三日内呈上来。退朝!\"
众臣跪拜退出时,海瑞仍不甘心地嘟囔着:\"此乃取祸之道啊...\"被身旁的同僚连忙拉走了。
二、分而治之
三日后,文渊阁内灯火通明。
冯保指着铺在黄花梨大案上的倭国地图,对几位阁老解释道:\"诸位大人请看,倭国地形狭长,自然分为五个区域...\"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五块区域:\"东北的陆奥、出羽为一国,此地多山贫瘠,但民风彪悍;关东的武藏、相模等国为一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近畿的京都、大坂周边为一国,最为富庶;西国的长门、周防为一国,水军强盛;最后是九州的肥前、肥后等国为一国,与朝鲜隔海相望。\"
\"妙啊!\"张居正拍案叫绝,手指轻点地图,\"这五国互不统属,又各有出海口,正好互相牵制!特别是这个九州,与朝鲜近在咫尺...\"
高拱却皱眉道:\"冯大人,这五国划分倒是合理。可倭国天皇...哦不,现在是倭王了,他会同意吗?那些大名能服气?\"
冯保阴恻恻地笑了:\"高阁老放心,那位倭王现在正在咱们锦衣卫的'保护'之下。至于那些大名...\"他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这是倭国三十六家大名联名上书的请愿书,请求分封立国呢!\"
\"三十六家?\"马森惊讶得差点打翻茶盏,\"冯大人好手段啊!这才几天工夫...\"
冯保笑而不语。这三十六家里,至少有二十家是被锦衣卫的银子和刀剑\"说服\"的。剩下不听话的?呵呵,关西的毛利家当主突然\"暴病身亡\",其子继位后立刻\"幡然醒悟\";九州岛津家的老臣一夜之间死了七个,剩下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那这五国的国王人选...\"高拱继续问道。
\"这个嘛...\"冯保又从袖中掏出五份名单,铺在案上,\"都是咱们精挑细选的。东国王足利义明,是原来室町幕府的远支,在关东有些声望,但为人优柔寡断;西国王大内义兴,早就跟咱们暗通款曲,他妹妹还是锦衣卫百户的小妾...\"
张居正突然打断道:\"等等,这个九州国王岛津忠恒...他家不是跟汪直有勾结吗?前年还劫掠过福建沿海?\"
冯保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正是如此。此人野心勃勃,又与其他几家素有嫌隙。让他当九州王,保准跟其他四国打起来!\"说着做了个狗咬狗的手势。
众阁老相视一笑,这招够毒!
\"不过...\"高拱捋着胡须沉吟道,\"五国实力需大致相当,否则容易一家独大。老夫看这近畿国太过富庶,是否...\"
\"阁老高见!\"冯保立刻接话,\"所以下官特意将大坂划给西国,奈良给东国。近畿只留京都周边五郡,再调走三成富户。\"
张居正补充道:\"还需规定五国不得私自扩军,兵力维持在五千人以下。水军战船不得超过三十艘。\"
\"还有兵器!\"马森插嘴,\"倭刀锻造术必须严格管控,生铁输入要限量。\"
众人越说越起劲,很快拟定了二十多条限制条款。最后高拱提笔写下\"倭国五国分治章程\"八个大字,众人依次署名用印。
\"明日早朝呈报皇上。\"高拱满意地卷起章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个倭王...如何处理?\"
冯保眯起眼睛:\"下官建议保留其虚位,降为'倭国公',赐居京城。至于倭国王室...\"他压低声音,\"男子十二岁以上全部迁往内地,女子婚配给边将。\"
文渊阁内烛火摇曳,将几位大明重臣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
三、倭王让位
京都,二条城。
曾经的倭国天皇,现在的大明倭王诚仁亲王跪坐在大殿上,脸色惨白如纸。他面前摆着两份文书:一份是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一份是退位诏书。殿内十几个锦衣卫按刀而立,目光森冷。
\"殿下,该做决定了。\"冯保笑眯眯地说,手指轻轻敲打着刀柄。他身后站着通译,将每句话都翻译成倭语。
诚仁亲王的手不住地颤抖,汗水已经浸透了里衣。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三个月前,当明军攻入京都时,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我...我...\"他的声音细如蚊呐,几乎听不见。
\"殿下!\"一旁的老臣细川藤孝突然扑上来,老泪纵横,\"不能答应啊!这...这是要亡我国祚啊!自神武天皇以来两千多年的传承...\"
\"放肆!\"徐显宗一声暴喝,绣春刀\"铮\"地出鞘,已经架在了细川的脖子上。
冯保摆摆手,示意徐显宗退下。他凑近诚仁亲王,低声道:\"殿下,您要明白。现在退位,还能做个富家翁。皇上已经答应,赐您国公之位,岁禄万石。\"顿了顿,声音更低了,\"若是执迷不悟...\"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殿外。
诚仁亲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殿外广场上,跪着上百名公卿贵族。而在他们身后,是明军闪亮的刀枪。更远处,京都城中几处黑烟滚滚——那是拒不投降的武士宅邸在燃烧。
\"我...我签...\"诚仁亲王终于崩溃了,泪水夺眶而出。他颤抖着手,在退位诏书上按下朱印,又在接受册封的文书上签字画押。
冯保满意地收起文书,拍拍手道:\"来人啊,伺候国公爷更衣!\"
几个锦衣卫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地扒下诚仁亲王的冠冕龙袍,换上一身大明国公的服饰。昔日天皇,转眼间就成了大明的阶下囚。
当天下午,京都城内贴满了告示:倭王退位,五国并立。大明皇帝册封五王的典礼,将在三日后举行。
四、五王并立
三日后,京都金銮殿。
这座原本属于天皇的宫殿,现在挂满了大明的龙旗。五把紫檀木椅并排摆在大殿中央,五位\"新王\"穿着大明赐予的亲王服饰,跪在地上听旨。殿外围满了看热闹的京都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冯保高声宣读着圣旨,通译一句句翻译成倭语,\"...特封足利义明为东国王,大内义兴为西国王,细川昭元为近畿国王,岛津忠恒为九州国王,上杉谦信为北国王...\"
跪在地上的五位\"国王\"表情各异。足利义明一脸谄媚,不住地叩头;大内义兴面无表情,眼中却闪烁着野心的光芒;细川昭元强忍怒意,双手紧握成拳;岛津忠恒脸色铁青,太阳穴上青筋暴起;最年轻的上杉谦信则神色复杂,时而愤怒时而无奈。
\"...各赐亲王印玺,岁禄五万石。五国需遵大明为宗主,不得私自往来,不得擅动刀兵...\"冯保继续宣读着各项条款,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宣读完毕,冯保又宣布了大明给五国定下的规矩:不得私自扩军,不得互相攻伐,每年需遣使朝贡...每说一条,就有一名锦衣卫将刻着条款的铁碑立在殿前。
\"若有违者,\"冯保冷冷地扫视五人,\"天兵一到,灰飞烟灭!\"说着猛地一挥手,殿外突然传来\"轰轰轰\"三声炮响,震得大殿梁柱都在颤抖。
仪式结束后,五位\"国王\"各怀鬼胎地离开了。冯保站在殿前,望着他们的背影,对徐显宗笑道:\"看见没?那个岛津忠恒,眼里的恨意都快冒出来了。\"
徐显宗不解:\"大人,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封他为王?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冯保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记住。让狗咬狗,总比让狗咬主人强。岛津家与毛利家是世仇,与大内家也不对付。不出三个月,九州必生变故。\"
正说着,一个锦衣卫匆匆跑来:\"大人!刚收到消息,岛津家的船队在返程途中'遭遇风浪',损失了三艘战船...\"
冯保与徐显宗相视一笑。这\"风浪\"是谁掀起的,不言而喻。
五、余波
一个月后,大明使团启程回国。
马车上,冯保正在翻阅各地锦衣卫送来的密报。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大人,有何喜事?\"徐显宗好奇地问。
冯保将密报递给他:\"自己看。\"
密报上写着:九州王岛津忠恒暗中招兵买马,已聚集八千余人;西王大内义兴与东王足利义明为边界问题争执不休,双方陈兵边境;近畿王细川昭元正在拉拢公卿,密谋恢复天皇...
\"这才一个月,就开始了?\"徐显宗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些倭人果然不安分!\"
冯保悠然地喝了口茶:\"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头呢。\"说着又抽出一份密报,\"看看这个,更有意思。\"
密报记载:北国王上杉谦信暗中联络大明,表示愿意做朝廷耳目;西国与近畿的商路被\"山贼\"截断,实则是东国派人伪装;九州水军\"误入\"西国海域,双方险些交火...
\"妙啊!\"徐显宗拍腿叫绝,\"这下够他们折腾十年八年的了!\"
冯保笑而不语,望向车窗外渐行渐远的倭国海岸线。海天相接处,一片乌云正在聚集,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与此同时,京都郊外的一间破庙里。
几个浪人打扮的男子正在密谋。昏暗的烛光下,可以看见他们腰间都佩着倭刀。
\"诸君,\"为首的中年男子沉声道,\"大明此计,是要亡我倭国啊!五国分治,让我们自相残杀...\"
\"可是...\"另一个年轻人犹豫道,\"现在五王并立,我们该效忠谁?足利家?岛津家?还是...\"
\"八嘎!\"中年男子怒喝一声,\"谁都不效忠!记住,我们效忠的是倭国,不是那些大明的走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面残破的太阳旗,郑重地铺在案上。
\"从今天起,'天诛组'正式成立。我们的目标是——\"他拔出倭刀,寒光一闪劈断案角,\"驱逐明寇,恢复倭国!\"
破庙外雷声隆隆,暴雨倾盆而下。阴暗的庙宇中,几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