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淞沪:委员长的钢铁意志
南京官邸的晨雾还未散尽,蒋介石便伫立在作战室的巨幅地图前,手中的雪茄明明灭灭。昨夜唐生智传来的捷报仍攥在掌心,纸页被汗水浸出褶皱——新2独立旅与第七战区援军终于将日军压制在虹口租界边缘,张华浜码头的血色残阳里,中国军旗重新猎猎扬起。
\"委座,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扬言要增派三个师团。\"
陈布雷捧着密电匆匆而入,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透着忧虑。蒋介石猛然转身,雪茄在波斯地毯上烫出焦痕:\"他们以为增兵就能翻盘?告诉顾祝同,即刻组建追击部队!\"他踱步至窗前,看着庭院里哨兵枪尖凝结的冰霜,\"绝不能给倭寇喘息之机!\"
淞沪前线的战壕里,孙元良用刺刀挑开冻硬的饭团,寒风卷着雪粒扑进领口。通讯员顶着风雪送来南京急电,牛皮纸袋上\"绝密·即刻亲启\"的红字刺得他眯起眼。展开电文的瞬间,呵出的白雾在字迹上凝成冰晶:\"务于三日内肃清残敌,敢有退缩者,军法处置!\"
\"传令各师!\"孙元良跃上弹痕累累的掩体,钢盔上的积雪簌簌掉落,\"委员长有令,鬼子不彻底溃败,我们绝不收兵!\"
他的声音掠过战壕,士兵们握紧冻僵的枪杆齐声呐喊。不远处,彭善妹正将最后一包草药敷在伤员伤口,铜哨突然在怀中发烫——朱赤牺牲的芦苇荡方向,炮火又开始轰鸣。
日军龟田指挥部内,电报机发出垂死般的呜咽。龟田盯着最新战报,指甲深深掐进桌面:\"支那军队的攻势比预想更猛!\"他抓起电话嘶吼着调兵,窗外的樱花树早已凋零,只余枯枝在风中摇晃。当侦察兵报告中国军队的坦克群出现在浦东时,他看着墙上天皇的画像,突然瘫坐在椅子上。
暮色四合时,孙元良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望远镜里的日军阵地冒着浓烟。\"旅长!彭姑娘送来了朱赤生前的作战笔记!\"
副官抱着油纸包裹的本子爬上塔楼。泛黄的纸页间,朱赤的字迹力透纸背:\"日军右翼工事薄弱,可用火攻......\"孙元良的目光瞬间锐利,转头对参谋下令:\"准备五百捆浸油芦苇,今夜子时发起总攻!\"
与此同时,南京官邸的作战室里,蒋介石对着电话咆哮:\"什么?弹药补给延迟?\"听筒里传来的解释被他粗暴打断,\"告诉后勤部,就算拆了南京城的铁轨,也要把炮弹送到前线!\"他将电话摔在桌上,震得沙盘上的小旗纷纷倒下。陈布雷见状,悄悄命人送来刚熬好的参汤。
深夜的淞沪战场,寒风裹挟着浓烈的硝烟。彭善妹跟着担架队穿梭在战壕间,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铜哨声。她猛地抬头,却只见漫天繁星在战火中闪烁。当五百捆芦苇被点燃时,江面瞬间映成火海,火舌卷着浓烟扑向日军阵地,惨叫声与爆炸声此起彼伏。
龟田绝望地看着阵地化作炼狱,指挥刀重重劈在地图上。通讯兵冲进来报告:\"中国军队突破防线了!\"他望着窗外跳动的火光,突然想起出发前母亲塞进行囊的护身符,此刻早已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当孙元良的部队冲进指挥部时,只看到龟田的军刀插在地上,刀柄缠着半卷残破的旭日旗。
捷报传回南京时,蒋介石正在主持军事会议。他展开电报,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淞沪守住了,但我们的目标是将倭寇彻底赶出中国!\"他环视会议室里的将领,目光如炬,\"即刻制定追剿计划,一鼓作气收复失地!\"窗外,南京城的晨钟敲响,晨光刺破云层,洒在会议桌上摊开的《孙子兵法》上。
彭善妹站在收复的阵地上,看着士兵们重新竖起\"还我河山\"的木牌。她轻轻吹响铜哨,声音混着江风飘向远方。朱赤的作战笔记被孙元良郑重地交给军部,扉页上的一行小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吾辈当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钢铁长城。\"而在百里之外的南京,蒋介石已经开始谋划下一场战役,誓要让侵略者再无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