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杏儿面对棘手之事,选择摇头等待虎哥归来做决定,毕竟不是自己亲生,重大抉择她不敢擅断。另一边,郊外农庄的书房内气氛凝重,剑南王眉头紧皱,他亲自带人寻找余半仙,却在娘娘庙附近扑了个空。随后,屏风后走出戴帷帽的杜莹莹,她扯下帷帽,露出疤痕累累的脸,质问剑南王是否嫌弃。剑南王无奈叹息,坚称若在意就不会让她有自己的孩子。
杜莹莹那张不人不鬼的脸,在烛光下透着几分诡异。她挑衅地看向剑南王,称要看他对着自己这张脸能否吃得下饭。剑南王一声令下“传膳”,膳食摆好,太监退下后,他拉着杜莹莹的手走出,贴心地为她盛汤布菜。可杜莹莹却讥讽不断,认为剑南王看到她这般模样定是满心欢喜。剑南王无奈扶额,只求能与她好好过日子,杜莹莹却大笑反问,杀她全家还想好好过?这简直是笑话!而此时,剑南王竟还在考虑如何赏赐回春堂御医和都头,全然不知杜莹莹眼底的怨毒正肆意蔓延……
杜莹莹竟怀了孽种,一心想要流掉。听闻回春堂来了个太医,她便执意前往。看病时,她既不给看脸、不开口,也不让把脉,只让嬷嬷代说病情,妄图让顾太医开副活血化瘀的药,把孩子流掉,如此即便剑南王怪罪,也怪不到回春堂和太医头上。另一边,与剑南王交谈时,她话里话外暗示赏赐事宜,还提出要亲自带银子上门道谢。剑南王对她宠溺有加,一一应下。杜莹莹这才罢休,饭后戴帷帽去书房后的隔间休息,上次回春堂的风波后,剑南王自此将莹莹紧紧护在身边,不许她离开自己视线半分。可莹莹满心恨意,对与剑南王共同孕育的骨肉也厌恶至极。剑南王心里如明镜般清楚她的心思。说来也真是惊险,多亏了那执拗的顾太医,还有身手不凡、不惧权贵的陈都头挺身而出。若不是他们,他与莹莹的孩子恐怕就保不住了。
在风云变幻的古代,剑南王的两个孩子被救,他心怀感恩,不仅打算赏赐银子,还命心腹采买高档笔墨纸砚、启蒙书籍,以及细棉布和丝绸,甚至准备给救子恩人陈都头一份大好前程。另一边,杜家发现柳桃不见了,派人去娘娘庙寻找,得知她们曾被一对母女殴打,打人妇人的男人还得罪了剑南王。杜秀才听闻后,心怀鬼胎,撺掇柳大富去衙门击鼓鸣冤,状告柳杏儿母女杀人。他自己则走后门求见县令崔知义……
县衙之内,气氛微妙。杜秀才匆匆来见崔知义,称有个向剑南王示好的绝佳机会,崔知义却只是淡淡一笑便打发了他。杜秀才以为意见被采纳,毕竟剑南王乃是陛下宠弟,崔家虽为老牌世家,今时今日也不敢轻易得罪。而崔知义心中,还憋着柳杏儿背弃羞辱他的怒火,发誓要让她后悔。此时,县衙外热闹非凡,柳大富前来告状,状告柳杏儿母女恶行,称她们打死了人。崔县令询问尸体何在,柳大富却摇头不知,只坚称人肯定是被打死了。
公堂之上,崔县令惊堂木一拍,宣布因没有尸体,本案暂以人口失踪案论处,随后起身离去。柳大富被杀威棍吓得呆若木鸡,等人都快走光了才回过神。出门见到杜秀才,他赶忙焦急询问:没尸体可咋整,万一人是被拐走而非被杀,这官司岂不是白打了?杜秀才却胸有成竹,称即便找不到尸体,案子也会按杀人案处理,让他回去等信儿,就等着看柳氏姜氏倒霉。柳大富却不依不饶,先是求杜秀才帮忙找洗衣做饭的人,接着竟得寸进尺要好看丫头。杜秀才心中涌起浓浓厌恶,这柳大富究竟要得陇望蜀到何种地步?
杜秀才面对耍无赖的柳大富,满心愤怒又无奈。柳大富为了钱和女人,竟以去衙门撤诉为要挟,大言不惭地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气得杜秀才几近抓狂。最终,杜秀才无奈妥协,带他回柳家。因舍不得自己院里姑娘,杜秀才找亲娘求助,不巧亲爹也在。杜老爷倒是豪爽,直接从自己院里出人,还安排丰厚嫁妆。可杜太太却满心不乐意,认为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而杜老爷不仅坚持己见,还夸赞杜秀才干得好,称可借此向剑南王卖好,原来他最近刚搭上剑南王府的管事。
小镇上,杜秀才得到父亲指示,拿着两千两银子要去找县令大人,务必将某案办成铁案,他和杜太太为此满心欢喜。与此同时,铺子上气氛紧张,捕头钱振带着谭、张两位捕快前来找柳杏儿和姜氏问话。这一情况把姜老太太吓得不轻。原来,柳大富的妻子黄氏和女儿柳桃在娘娘庙失踪,柳大富已去衙门告状,称是柳娘子和姜婶儿殴打了她们。
柳杏儿道出黄氏想帮柳桃对付自己,母亲愤而出手,母女二人见对方无力折腾后离开,当时众多人目睹。张捕快记录下柳杏儿所言,让她按了手印,又询问姜氏,姜氏表示无补充也摁了手印。官差走后,姜氏担忧她们莫名失踪是被拐,怀疑是自己打得狠了才引出这祸事。姜老太太却称是她们的报应。此时柳杏儿幽幽一句“余半仙说过,她们会不得好死”,让姜氏瞬间愣住,难道真有这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