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杏儿和陈虎即将成亲,可住所之事却忙得他们焦头烂额。陈虎默默退下,忙着给下人安排住处、购置各种生活物件,不想让媳妇多操心。这边姜氏和柳杏儿忙着安置物品、分配住房,众人的选择十分有趣,尤其是余半仙,选了离灶房最近的院子。余半仙算出搬家入宅在成亲之后,期间只能在外凑合饮食。这时,陈虎派去武安县的人带回老太爷要一家人回姜家山退族的消息,有人兴奋有人落泪。夜晚,柳杏儿要与姜氏同睡,陈虎满心不愿。而母女俩窝在床上。
生活的苦,如沉重巨石,压得多少人喘不过气,年纪轻轻便濒临崩溃。姜氏便是其中深受其害者,直言与姜家山再无瓜葛,姥姥更是拜佛求神,不愿女娃降临。柳杏儿感同身受,与姜氏早早出发劝姥爷出族。姜氏坚定要和离,为自己,更为儿女,毕竟柳二顺从未尽过丈夫与父亲的责任。在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顶梁柱有荒唐论调,却换来“和离”的决然回应。
屋外突然传来嘈杂声响,众人忙开门查看。此时,柳杏儿已与姜家长辈见过礼,江水生和姜木生的媳妇,亲眼目睹柳杏儿和小姑子的变化,满脸皆是惊讶。两位舅母围着柳杏儿,赞叹连连。陈虎和车夫将王府赏赐的礼物搬下车,姜老太太还算镇定,大舅母何氏和二舅母桂氏却忍不住咂舌。姜老爷子却不赞同收下礼物,担心被王爷知晓。柳杏儿挽着老爷子胳膊,一番贴心解释,称这些礼物既不越矩违制,又是自己的孝心。姜老太太也在一旁相劝。
姜家院里气氛热烈,柳杏儿带来的东西让姜老爷子欢喜不已,直夸自家杏儿好。提及老柳家,姜老太太嫌晦气,狠狠推了老爷子一把,惹得众人捂嘴笑。这时,陈虎问老爷子想法可改,老爷子表示不改,即刻回村。谁料,陈虎竟掏出五百两银子借给老爷子,让其写借条用来置办山地,还打算连山脚下的田一并买下,如此既得祖坟又有田地,铺子卖地里的出产还不用改户籍。这五百两银子一拿出,姜家上下皆惊,老爷子更是连称使不得,陈虎却坚持,还说还钱时加点利钱就行,强调祖坟地绝不能省钱。
姜家的命运仿佛悬于一线。外孙陈虎一番言辞,关乎姜家兴衰,让老爷子无力反驳,内心五味杂陈。往昔宗族在自家困难时冷漠无视,如今竟妄图抢夺方子,而外孙一家却全心帮扶。鲜明对比下,老爷子毅然决定出族。可出族前,姜家山的房子和田地成了棘手难题。若不及时处理,恐将易主,甚至可能因田地荒芜入罪。面对老爷子的担忧,陈虎给出建议,先找关系好或能抗衡族长的人家,不行就卖予牙行。姜老爷子会如何抉择?且看他们回村后的故事。
回村的安排,竟如此特别!姜家只带部分人前往,何氏、桂氏、姜老太太、姜氏与小福川都留在县里照看生意。村里事务固然关键,家中营生也不容有失。那五头牛似有灵性,眼巴巴望着马车离去,满心不舍。众人心中默默想着,有凶巴巴的妹夫同行,爹和爷爷想必能安然无恙。可突然,一个意外情况出现——表妹怎么也跟着去了?
马车疾驰而去,五头牛半晌才回过神,满心懊悔没留住表妹,生怕她遭遇不测。姜老太太却镇定表示,有表妹夫在旁,谁都伤不了她,还直言幸好表妹没嫁给这几个憨小子。何氏桂氏默默别开眼,一脸嫌弃。与此同时,姜家山这边,几个族老聚在族长家,正激烈讨论老姜家的大事。他们想让姜有田交出金玉芙蓉糕的方子,觉得这生意利润丰厚,若族里能做,定能挣大钱供出更多读书人,让姜氏家族兴旺。可要是姜有田坚决不交,又该如何是好?
姜家风云突起,几位族老听闻某事后,瞬间炸锅,坚决不同意,叫嚷着要将不交方子的姜有田一家除族,让其成为丧家之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指责姜有田不识好歹,得罪剑南王后还不肯乖乖交出方子。而族长姜茂典静静聆听,嘴上偶尔帮姜有田说几句,实则心怀鬼胎。在他眼中,那方子就如散发金光的聚宝盆,只要无人保姜有田,这宝贝迟早归他。此刻,姜茂典竟还提议给姜有田一家改过机会,
宗族里,众人围绕姜有田手中的方子,打算逼他献出,还定下若期限到无动于衷,便将其一家除族。有人提议等其在外吃苦头,断了与柳家、陈家关系,献出方子后再准其归宗。同时,大家热烈讨论着方子到手后股份如何重分、作坊建在哪、人员安排、县里铺子租用等诸多事宜。所有人笃定姜有田不敢被除族,赶他出去定会求饶。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姜有田一家子回来了!”
在族里。族长放话:“不把他收拾服帖了,回头还咋管其他族人!”众人纷纷附和。原来,族长想拉拢姜有田,却遭拒绝,心中已然动怒。他们都等着姜有田来服软,可姜有田却另有打算,他找到关系不错的两家人,打算卖掉自己的田地房舍。谁料,这两家人听闻后震惊不已,纷纷劝他别与族长作对,更不敢接手购买。毕竟,在这族里,没人敢得罪族长。姜有田满心无奈,耷拉着肩膀回到老宅,他早有预感,事情不会这般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