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林海阳一门心思扑在东河镇的发展规划上。他敏锐地察觉到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东河镇的草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发展风力发电项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觉得若能引入实力强劲的风力发电企业,不仅能为东河镇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还能以此为样板,在全县各乡镇适合的区域推广,推动整个县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
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林海阳先是找到赖书记,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赖书记,我了解到咱们省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是苏南省的安能集团。东河镇的草山条件特别适合建风力发电设施,我想通过引入安能集团,以东河镇草山为切入点发展风力发电。要是效果好,后续在全县各乡镇适合的地方都可以推广。您看这事可行不?”
赖书记认真听完,点头说道:“海阳,这个想法不错啊,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但这么大的项目,涉及到多方面的协调和资源配置,你得考虑周全。”
林海阳赶忙说道:“赖书记,我明白。我也和周通副县长沟通过了,他分管电力方面,对这个事也挺支持。我就是希望能以县里的名义开展工作,这样和企业对接起来也更有力度,成功的把握更大。”
赖书记思索片刻后说:“行,你先去试试,有什么进展及时汇报。县里会全力支持你,但也要注意把控各个环节,确保项目能真正落地,给咱们县带来实惠。”
得到赖书记的支持后,林海阳又与周通副县长进一步商讨了细节,随后便紧锣密鼓地准备前往省城,与安能集团对接。出发前,他做足了功课,收集了大量关于东河镇草山的地理数据、政策优势等资料,满心期待着能与安能集团达成合作。
到了省城,林海阳顾不上休息,立刻前往安能集团拜访业务部经理许晓峰。许晓峰是林海阳大学同学高昌泰介绍的,据说在集团里对项目推进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见到许晓峰后,林海阳热情地打招呼,并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资料,详细介绍了东河镇草山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许晓峰耐心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林海阳都对答如流。
晚上,高昌泰做东,邀请许晓峰和林海阳一起吃饭。饭桌上,气氛轻松融洽,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许多。林海阳瞅准时机,再次向许晓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许经理,东河镇真的非常希望能与贵集团合作。草山的地理条件优越,发展风力发电潜力巨大。我们希望能借助安能集团的专业和实力,在东河镇打造一个优质的风力发电项目。”
许晓峰点点头,说道:“林镇长,我能感受到你们的诚意,这个项目听起来也确实有潜力。我可以帮忙做个方案提交给总经理,但毕竟这是个大决策,还得看高层的意见。初次见面,很多细节确实还没办法深入谈,像投入和收益这些关键问题,也得等高层评估后再说。”
林海阳连忙说道:“许经理,我理解。这次来主要就是先跟您沟通一下我们的想法和意图,看看贵集团是否有合作的意向。要是能得到贵集团的支持,那对东河镇乃至整个县的发展都将是一个重大机遇。”
一顿饭下来,虽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合作,但林海阳觉得已经成功敲开了与安能集团合作的大门,心情格外舒畅。饭后,三人各自回到住处。林海阳回到酒店后,考虑到这么晚去方子敬家可能会打扰到老人家休息,便决定第二天早上再去看望,并准备带上一些东河镇的特产,给老人家一个惊喜。
然而,就在林海阳洗漱完准备休息时,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是大学室友王强打来的。王强和林海阳关系一直不错,只是毕业后大家工作都忙,一两个月才互通一次电话。王强毕业后从事业务工作,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后来转做培训讲师,再后来经人介绍进入了直销行业。
电话一接通,王强热情的声音传来:“海阳,兄弟,好久没联系啦,最近咋样?”
林海阳笑着回应:“挺好的,强子,你呢?最近忙啥呢?”
王强神秘兮兮地说:“我跟你说,海阳,我表舅的‘长风新能源’刚拿到苏南省里风电下乡指标!他们要在下面选三个示范镇来推进这个项目。我跟你说,这可是个大机会啊!我连夜把你和你们县的情况跟我表舅说了,他对你那挺感兴趣,想跟你见面聊聊,了解一下细节。”
林海阳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真的吗?强子,那可太好了!我最近正为风力发电的事儿到处奔波呢。”
王强接着说道:“可不嘛!明天上午过来一起吃午饭,你到柳溪市经开区里维埃拉小区大门口,到了打我电话,我来接你。”
林海阳毫不犹豫地说:“行,强子,我明天一早过去。你也早点休息,咱们明天见。”
挂了电话,林海阳满心欢喜,一心只想着风力发电项目又多了一个可能的合作机会,完全没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的陷阱。他哪里知道,王强所在的所谓“特殊区域”,打着类似振兴西部国家发展战略的旗号,看似正规,实则是靠拉人头为生,游走在传销边缘的灰色地带。而王强,这次正是打着风力发电合作的幌子,想把林海阳骗过去,拉他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