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蓝离职没几天,镇里的各项工作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天,镇里召开党组会议,决定暂由孔伟春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副主任的位置则先空着,等遇到合适的人选再提拔。
忙完会议的事儿,林海阳带着镇长助理谢武明下乡调研农田荒废的问题。两人正一家一家走访农户呢,林海阳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掏出来一瞧,是母校材料系的系主任龚建华打来的。
“林镇长你好呀,我是咱们学校材料系的龚老师。”电话那头传来龚主任熟悉的声音。
林海阳赶忙应道:“龚主任,你好啊!好久没联系了,过年都没抽出空来给您拜年,实在对不住。我打电话过去,还是师母接的,说您忙去了。”
龚主任笑着说:“嗨,过年那几天啊,我和几个同事一直在攻克竹纤维的难题呢,哪儿都没去。这不,好消息来了,我们的竹纤维材料研发成功啦,正申请专利呢!”
“真的吗?龚主任,那可太棒了!”林海阳兴奋得声音都高了八度。
龚主任接着说:“我们试过好多地方的竹子,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发现你们县的竹子,尤其是你们东河镇的,质量特别好,估计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有关系。林镇长,你什么时候方便,咱们见面详聊?”
林海阳想了想说:“行,龚主任,我看明天上午就赶过来。我现在还在乡下处理工作呢。”
挂了电话,谢武明好奇地问:“林镇长,啥好事呀,瞧您笑得这么开心?”
林海阳难掩兴奋:“谢助理,咱们一直关注的竹纤维项目成功啦,现在正在申请专利。明天你跟我一块儿去省城,去我的母校。”
谢武明一听,也跟着乐了:“那可太好了,这样咱们镇的竹业产业升级就有盼头了!”
两人接着来到村委。林海阳对村委干部说:“本来我打算明天叫各村村长来镇上开会的,可临时得出差一趟。这样吧,让孔伟春召集大家开会,谢助理你负责通知一下,后天上午,各村村长或者村代表都到镇会议室开会。主要议题就是统计一下本村荒废田地的情况,像面积、大致分布位置,还有愿意出让土地的情况也都统计好。这两天谢助理已经让他们在统计了,明天应该能有结果,后天开会的时候把结果发给我就行。”
谢武明点头应下。交代完这些,两人开车回镇里。等回到镇上,天已经黑透了。他们在镇食堂匆匆吃了口饭,林海阳就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竹业产业升级的资料,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林海阳和谢武明就出发去了苏江大学。到了学校,材料系的龚主任热情地把他们带到实验室。
龚主任拿起一块做好的竹纤维成品递给林海阳:“林镇长,你瞧瞧,这根本就看不出来是竹子做的吧?你再闻闻。”
林海阳接过来,仔细端详,又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惊喜地说:“还真有股淡淡的竹香味呢!”
龚主任笑着介绍起来:“林镇长,这竹纤维要是加工成生活用品,那用处可大了去了。就说这竹纤维的特点吧,竹子长得快,三到五年就能成材,而且不用打农药,环保又可再生。它透气还吸湿,夏天穿用它做的衣服,那肯定特舒服。还有啊,它本身就能抗菌抑菌,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都能被它抑制住,咱不用再额外做化学处理。摸起来还特别柔软亲肤,跟蚕丝差不多,敏感肌肤的人用着也合适。”
“另外,竹纤维的用途也特别广。比如说纺织品这块儿,能做t恤、袜子、内衣,还有床单、毛巾这些。夏天穿竹纤维的衬衫,又透气又抗菌,肯定受欢迎。还有卫生医疗方面,能做医用纱布、口罩,连一次性环保纸尿裤都能用它做。家居用品也能做不少,像竹纤维餐具,用完能降解,还有抗菌的砧板、收纳篮啥的。”
林海阳听得连连点头,一边听一边思考着。听完后,他和龚主任深入交流起来,从竹纤维的特性到未来市场的拓展,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谢武明则在一旁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要点。
林海阳接着说:“龚主任,除了这些,咱们还得想想竹子的其他产业延伸。”两人又就这方面展开讨论,越聊越兴奋,最后一致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专利归龚主任所在的学院所有,但使用权优先给林海阳。毕竟林海阳不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路,还能提供原材料,把科研成果转换成实际用途的商品。
从学校出来,林海阳心里就有了谱儿。他准备大干一场,回去就招商引入投资者,用股权的方式组建竹业产业。现在专利和原材料都有了一定保障,接下来他得好好谋划谋划,怎么让老百姓和各方的利益都能达到均衡。一路上,林海阳和谢武明还在不停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仿佛已经看到了东河镇竹业产业升级后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