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主术训》
译文(参考):
标题:“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的注解)”
民为了生存,一人耕田,最多十亩。中等的田地,年终的收获,不过一亩地四石。妻儿老人都仰仗(地里的收获)吃饱肚子(存活)。
如若遭遇涝旱灾害的祸患,就无法上缴赋税和车马兵革的费用了。由此可见,人生多么艰难忧苦啊。
为了天地之大计,耕种三年能余存一年的粮食,大约(耕种)九年能有三年的积蓄,(耕种)十八年能有六年的积蓄,(耕种)二十七年能有九年的积蓄;虽有涝旱灾害之殃,不会有人因困穷而流亡(流离失所)。
因此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积蓄,就是不足;没有六年的积蓄,就是忧苦困难;没有三年的积蓄,就是穷乏(贫穷)。
所以仁慈贤明的君主,会节制对下民的索取,自己养尊(处优)有度(分寸),这样就承受得住天地的托付,而(人民)不会遭遇(罹患)饥寒之灾祸。
如若是贪婪的暴君,骚扰下民,掠夺百姓,以满足无穷的私欲,百姓就享受不到上天的协和之气,以及大地生长的谷物之德惠。
食是民之本,民是国之本,国是君之本。所以,一国之君,上要顺应天时,下要发掘地财,中要会用人力。
就是要使万物成长,五谷广植;教民养育六畜,依时植树,勤修田地,种植桑麻;使肥沃与贫瘠、高处与低下的田地,随地制宜;
在丘陵和崎岖险要、不能种植五谷的地方,可种植竹木;春捡枯木,夏收果瓜,秋蓄菜蔬,冬伐薪柴,以供民用。这样生时不缺用,死后不弃尸。
因此先王立法,打猎不得把整群的鸟兽全部捕杀,不得猎取鹿仔和麋仔,不得涸泽而渔(捕鱼把池塘的水弄干),不得焚林而猎。
每年十月以前,不得在野外布置捕杀兔和鸟的网具;开春以前,不得把捕鱼的网下到水里;鹰隼还没有凶猛起来,不得将罗网布置在谿谷;
草木还没有落下,不得带刀斧进入山林;昆虫还没有蛰伏(冬眠),不得用火烧田;不能杀害怀孕的动物,不能取鸟卵(蛋);不得捕杀未长到一尺长的鱼,不能吃没养到一年的猪。
这是因为草木生发好像蒸气一样,禽兽归来好像流泉一样,飞鸟回来好像烟云一样,有招致它们的方法。
因此先王执政,到了立春以后,修理土地的疆界;三月份,开通道路(去除路面的杂物);十月份,修桥梁;三月间,种(麦)谷;四月间,种黍菽;八月间种宿麦;秋季里,收敛蓄积,砍伐薪木。上告之于天,下布之于民。
所以先王能顺应时机而修备,富国利民,充实空旷的土地,招来远方的人,其道理就明备啦。
注释:
1、主:人主,国君。 术:道术,方法。 主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训:训诂,就是注解的意思。
2、跖(zhi直音):踏。 耒(lei累音):犁上的木杷(pa爬音):。这里指犁一类的耕具。
3、中田:中等的田地。
4、卒岁:终年。
5、涔:涝。
6、征赋:赋税。 兵革:兵器、甲胄之类。
7、悯:忧苦。
第一段提要:摆出实际情况——人民从事农耕,生活困苦,为下文国君当关怀人民生活,重视农业生产,提出根据。
8、率(lu律音):大约。 畜:和下文的“积”、“储”意思差不多。
9、悯急:忧苦困难。
10、明王:贤明的君主。
11 、离:同“罹”。遭。
12、若:至于。
13、桡:扰。
14、侵渔:掠夺。
15、适:适合。满足。
16、被、履:都是承受的意思。 和:指协和之气。 地德:指 土地所生长的五谷等。
第二段提要:说明国家储粮的重要,以及达到丰足的不易,指出国君当取下有节,不当侵渔其民。
17、遂长:成长。
18、六畜:一般指马、牛、羊、犬、豕、鸡。
19、田畴(chou酬音):田地。
20、墝(qiao敲音):同“硗”,土地瘠薄。
21、阪:崎岖不平的地方。
22、蓏(luo裸音):瓜类植物的果实。
23、疏食:菜蔬和粮食。
24、薪:粗大的柴。 蒸:细小的柴。
25、资:用。
26、转尸:弃尸。
27、畋(tian田音):打猎。 掩:尽。
28、麛(mi迷音):鹿仔。 夭(ao袄音):麋仔(麋是鹿的一种)。
29、涸(he何音):竭,尽。 涸泽:把池塘里的水弄干。
30、豺:兽名。 豺未祭首:指每年十月以前。
31、罝(ju拘音):捕兔的网。 罦(fu俘音):捕鸟的一种器械。
32、獭(ta塔音):水獭,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野兽,捕鱼为食。 獭未祭鱼:指开春以前。
33、隼(sun笋音):和鹰同类的一种鸟。 挚:通“鸷”,凶猛。
34、斤:一种象斧的刀。
35、蛰(zhe折音):虫类在冬天伏藏不动。
36、鷇(kou扣音):鸟卵。
37、彘(zhi滞音):猪。 期(ji基音):年,周年。这里是养到一年意思。
38、有所以致之:有招致它们的方法。
39、四海之云至:到了立春以后。
40、修:同“修”。 修封疆:修理土地的疆界。
41、虾蟇:即“虾蟆”,蛙的一种。 降:来。这句指三月。
42、达路:开通道路。
43、阴:阴气。 降:落。 阴降百泉:指十月。
44、昏:黄昏时,日落后。 张:星名。中:(出现在南方)正中。三月间,日落以后,张星在南方正中。这句指三月。
45、大火:和下文的“虚”、“昴”都是星名。据高诱注,大火中在四月,虚中,在八月,昴中,在秋季之月。
46、宿麦:越冬的麦。
47、布:颁布,宣告。 上告于天,下布之民:就是“上告之于天,下布之于民”。
48、应时:顺应时机。
49、实:充实。 来:招来。都是用作动词。
第三段提要:着重指出食为民之本,民为国之本,国为君之本,因而人君当积极发展农、林、牧业等生产。引述先王重视农业生产,一层说先王之法,主要是对动植物的保养;一层说先王之政,主要是使人民按时进行农事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