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主要着作:
2、《陈涉世家》—2
注释:
1、这篇文章节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按《史记》体例,世家是记述诸侯传世事迹的。陈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虽只短短六个月,但作者充分肯定他的伟大功绩,所以把他列为世家,放在汉初诸世家的前面。
2、阳城:今河南登封县。
3、字:《周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字就是表字(别名),用以表明正名的意义。
4、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5、尝:曾经。
6、辍(chuo绰音):停息。 之:到。 垄上:田埂上。
7、苟:假使。 无:不要。
8、若:你。
9、太息:长叹。
10、唑乎:感叹声,同“唉”。
11、鸿鹄(hu斛音):鸟名,俗名天鹅。鸿鹄飞得很高,因此常用来比喻志气远大的人。
12、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
13、闾左:闾是门。秦制富人住里门的右边,贫民住里门的左边,闾左指贫民。 适:同“谪”(zhe折音),调发。 戍(shu束音):执戈守边。 渔阳:郡名,郡治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14、屯:驻。 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县西南。
15、次:编次。皆次当行:都编排在戍边的队伍里。
16、会:刚刚碰到。
17、度(duo夺音):估计,料想。 失期:误期。
18、亡:逃亡。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19、等:相等,同样。
20、立:继承帝位。公子扶苏:秦始皇的长子。
21、以数(shuo朔音)谏故:因为多次劝戒(皇帝)的缘故。
22、上:皇上,指秦始皇。秦始皇派遣(扶苏)外出到上郡监军守边。
23、或:无定代词。 或闻:相当于有人听说。
24、指秦始皇出巡中途死亡后,宦官赵高和胡亥合谋,胁同丞相李斯,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公子扶苏自杀的事情。
25、项燕:项羽的祖父,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秦攻楚时坚持抗战不屈,战败身亡。
26、亡:逃亡。
27、诚:假如,果真。 诈:假托。 唱:同“倡”,首先号召。
28、行:往。 卜:从事占卜的人。 行卜:去找占卜的人问吉凶。
29、指意:意图。
30、卜之鬼乎:请教鬼神吧!(这是卜者暗示陈、吴可以假托鬼神来树立威信。
31、念鬼:考虑请教鬼神的事,嘴里低声念着“鬼、鬼”。
32、王:称王。
33、置:放。 罾(zeng曾音):渔网。这里用作动词。人所罾鱼:别人(用网)打来的鱼。
34、以:同“已”。
35、间令:…暗中指使。 次所:屯驻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 之次所旁丛祠中:到驻地附近树木荫蔽的荒庙中。
36、篝火:灯笼里点火(装作鬼火)。
37、狐鸣:(装作)狐狸叫。
38、旦日:明天。
39、指:用手指。 目:用眼看。 指目陈胜:士卒不敢明讲,用指和目互相暗示陈胜。
40、将尉:押解适戍队伍的官长。
41、忿恚(hui汇音):恼怒。
42、令:使。
43、笞(chi痴音):用竹板子抽打。
44、剑挺:拔剑出鞘。
45、藉:即使。 弟:同“第”,只,仅仅。 毋:不。
46、举大名:发动大事,指起义。
47、宁:岂,难道。
48、袒(tan坦音)右:露出右臂,作为参加起义的标记。
49、都尉:位次于将军。
50、蕲(qi其音):古县名,在今安徽宿县南。
51、符离:在今安徽宿县。 徇:攻取。 徇蕲以东:从蕲县向东攻略各地。
52、銍(zhi至音):在今安徽宿县西南46里。 酂(zan赞音):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南。 苦: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 柘(zhe这音):在今河南柘城县北。谯(qiao桥音):在今安徽亳县。
53、下:攻克。
54、比:等到。 陈:今河南淮阳县。
55、守丞:守城的郡丞,是郡守的属官。 谯门:城上筑高楼以了望敌人称谯,城上的楼称谯楼,楼下的门称谯门。
56、三老:乡官。秦制,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置三老,掌教化。 豪杰:当地有声望的人。 来会计事:都来集会议事。
57、被:同“披”。 被坚执锐:披着坚固的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58、社稷:古代国君祭祀的土地神、五谷神,用作国家的代称。
59、这句说,定国号为“张楚”。 “张”是“张大”的意思。有人认为“张楚”就是“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