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到了后堂,看到那群忙碌的人时,眼中划过一抹震惊,不过很快让她隐藏起来,原来男子也是可以出来工作的。
原主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忆,所以她也不清楚。
这一刻。
她终于意识到自家夫郎所说的,女子远庖厨了。
厨房的工作不轻松,有一年,她去一家不大的餐馆打暑假工,本来应聘的服务员,结果假期结束,她成了全能。
除了第一次配菜,把手指切了一个口子外,再没犯过这种低级错误。
她离开的时候。
主厨一脸不舍,拉着她不松手,说完重点培养她。
她的人生目标是会计,自然拒绝了。
将近两个月,没有一天,回去后,身上不疼的。
在后堂工作的男子,头发是盘起来,用布包着的。
从外面看,无法断定,是已婚,还是未婚。
小二从沈冰进入后堂,视线就落在她脸上,发现她见到厨房忙碌的男子时,没有丝毫瞧不起的意思,对待她的时候,多了几分真心。
日子难过,实在没办法,让夫郎在后堂切菜,贴补家用。
每一次。
过来送菜的商贩,进入后堂的时候,都是一脸嫌弃或者厌恶,最严重的,会出言嘲讽后堂的人。
“沈姐,你等下,我去叫账房万先生。”
“好。”
沈冰不解的望着小二离去的背影,这人好奇怪,前面不是叫她沈女郎,不过就一个称呼而已,也没放在心上。
进来后。
她就发现厨房忙碌的男子,看起来,和之前一样,其实一个个慌了,动作频频出错。
一个洗菜的男子,把洗好的菜,洗了两遍,没洗的菜,放在洗好的盆子里面。
一个切菜的男子,应该是在切土豆丝,前面每一根粗细均匀,最后两刀的时候,直接变成土豆条了。
沈冰摸了摸鼻子,把干货放下,人出了后堂。
继续待在后堂,今天外面的客人,估计午饭变晚饭了。
后堂忙碌的人,在沈冰离开后,一致停下动作,相互对视后,都看到对方明显放松的神色。
小二是跟着一名男子身后回来的。
两人边走边说,见到她等在后堂外面,明显愣了下。
“沈姐,等着急了。”
小二一脸的歉意,前面发生一点事情,耽搁了。
“没有,就是出来透透气。”
沈冰没有多说,视线落在一旁面无表情,双手紧握袖口的男子身上,微勾嘴角道:“万先生。”
男账房,这个万福来酒楼挺有趣,要知道,账房这个职位,要接触不少人。
按照原主的记忆,不说大酒楼,就是小店,也不会用男子做账房。
万先生见过太多鄙视和不屑的目光,第一次,有女人见到抛头露面的他,一脸的平淡。
小二得意的,在万先生身后,小声道:“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
万先生微微点头,算是回应,“耽误沈女郎了,我们先进去过秤,把今日的钱结了。”
“麻烦万先生,我就不进去了,在外面等着就好。”
“你不进?”
万先生眼中划过一抹惊讶,过来送货的商贩,无论多少,都会站在一旁,就怕他少给算了。
“不了。”
前堂似乎发生激烈的争吵,万管事脚步匆匆向后堂这边来。
万先生和小二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先后转头。
“万管事。“
小二恭敬的退到一旁。
随着万管事走近,和万先生并肩而立,沈冰惊讶的发现,两人相貌,有八分相似。
“你们……”
“我的小儿子。”
万管事看出沈冰的疑惑,快速为她出声解惑。
“母亲,那边……”
万先生话说到一半,被万管事打断,“交给我,你给沈女郎把山货结了,就回家休息。”
“是。”
万先生眼中闪过一抹苦涩,他不是女儿身,无法为母亲分忧。
“我还有事。”
万管事来不及多说,进了后堂,很快,她的粗犷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一个时辰内,给我做出一道店里没有,不,是整个镇上都没有的菜。”
里面所有声音,一瞬间全部消失不见。
“李师傅人呢?”
许久没有得到回应,万管事声音冷了几分,扫视一圈,发现没有要找的人。
小二夫郎怯生生道:“昨日,今日和明日,是李师傅休息的时间。”
万管事深吸一口气,对手握铲子,成为学徒,没有一个月的瘦弱男子道:“小王,你来想办法。”
“啪”的一声,铲子掉在地上。
“我不行。”
小王点着哭腔的声音,在安静的厨房,格外让人心疼。
“不行也得行,外面有人等着,今日如果出了差错,后堂所有人全部换掉。”
万管事脸色越发暗沉,心里叫苦,闹事那人是主家死对头,故意来找茬。
生意做不成,无所谓,不能在她这给家主丢人。
小二夫郎瞧见小李惨白的脸,心生不忍,放下菜刀,小声道:“要不,把李师傅找回来。”
万管事眼神暗了暗,李师傅前面教了一个徒弟,昨日突然不干走人。
今日那位就来找事,看来是蓄谋已久了。
“那位只给了一个时辰,李师傅在望星村,去掉来回时间,根本不够。”
小王面若死灰,他好不容易说服妻主,让他出来学厨。
如果酒楼把他赶回家,他以后只能待在家中,没日没夜的干活,任由妯娌磋磨。
万管事何尝不知道,她在为难别人,叹了一口气,“小王,这次如果你成功解决困难,你的月银翻倍,正式成为酒楼二把手。”
这种天大的好事,真的成了,做梦也能笑醒。
小王心知自己几斤几两,这一个月,李师傅用心的教,他也努力的学。
目前能把店里的菜,做出和李师傅六成相似,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我想试一试。”
他不能失去这次机会,那个家,继续待下去,他会死的。
“辛苦了。”
沈冰跟在万管事身后,进了后堂,小二手脚麻利,把干货过秤。
“银耳五十八斤,木耳三十斤。”
万先生在账本上记录好,抬头道:“银耳一斤十五文,木耳一斤十三文,一共是一两二百六十文。”
“麻烦了。”
沈冰接过银两,想着明天多摘点榛子,榛子压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