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裹挟着松涛声掠过崖壁,吴必丘站在接引殿前,望着山道上络绎不绝的香客。第三只眼微微发热,昨夜墓室中获得的星图法门在他经脉中流转,每呼吸一次,额间纹路便闪烁一次紫光。
\"青冥剑气与你的天眼共鸣了。\"苏青璃指尖轻点剑柄,青冥剑突然离鞘三寸,剑锋上流转的云纹与吴必丘瞳孔紫光交织成网。远处金顶的十方普贤像在晨光中投下万丈金光,那光网竟如活物般攀上石阶,引着二人向山顶走去。
\"这莫非是文圣留下的引路符?\"吴必丘运转星图法门,天眼穿透雾气,看见山道两侧古木中隐有符文闪烁。那些符文如蝌蚪游动,组成\"非仙勿近\"的篆文,又突然变幻成\"三目当开\"的楷书。
金顶铜殿在正午时分显露出全貌,殿前石壁上新凿的\"天地玄宗\"四字尚未干透。吴必丘刚踏进殿门,第三只眼便被金光刺痛。青冥剑自动出鞘悬停在半空,剑尖指向铜殿穹顶的日月星辰浮雕。
\"你看那北斗七星的位置。\"苏青璃跃上香案,指尖点在第三颗星辰浮雕上。随着她真力注入,铜殿地面突然浮现出八卦阵图,阵眼处恰好是吴必丘的立足点。
吴必丘运起天眼凝视阵图,紫光扫过之处,卦象纹路竟如流水般动起来。他看见千年前的道士们在阵中演练剑诀,看见文圣手持拂尘在阵心位置写下\"三目通玄\"的偈语,看见自己幼时在村口老槐树下仰望星空,第三只眼第一次泛起微光。
\"原来峨眉金顶的北斗阵,就是为三目者量身打造的修行场。\"苏青璃收回真力,八卦阵图隐入地面。吴必丘盘坐在阵眼处,按照星梯法门运转真气。随着北斗七星的投影与他的天眼紫光相连,体内经脉发出玉磬般的清鸣。
暮色渐浓时,铜殿外传来悠远的钟声。吴必丘收功起身,第三只眼已能自如切换三种瞳色——左眼观星象时泛银光,右眼察红尘时呈金光,中眼窥因果时绽紫芒。当他望向殿外十方普贤像时,竟看见菩萨眉心的竖眼与自己额间天眼同时闪烁。
\"文圣当年在此参悟出天眼通,而你如今已将三种瞳术融会贯通。\"苏青璃收起青冥剑,剑穗上的流苏突然变成三色交织,\"接下来该去验证中眼的能力了。\"
二人循着中眼紫光指引来到后山崖壁,吴必丘伸手触摸\"洗象池\"三个古篆。池水突然沸腾起来,映出文圣骑鹤西行的身影。鹤背上堆满竹简,其中一卷《通幽录》展开的刹那,无数鬼魂从池中涌出,向吴必丘额间中眼扑去。
\"中眼通幽冥!快运转星图护体!\"苏青璃挥剑斩散鬼魂,青冥剑在吴必丘周身织成光幕。那些鬼魂在触碰到星图光幕时,竟化作点点灵光融入中眼。吴必丘的视野突然变得透明——他能看见地底蜿蜒的灵脉,能看见云层中穿梭的雷蛟,能看见山脚下香客们头顶或明或暗的命灯。
当最后一丝灵光融入中眼时,洗象池水恢复平静。池底浮出一枚青铜鱼符,鱼眼位置镶嵌着与吴必丘中眼相同的紫色宝石。苏青璃拾起鱼符,背面刻着\"通幽司\"三字,正面符咒与青铜神像左眼的青光纹路一模一样。
\"文圣曾担任通幽司司主,负责监察人间妖魔。\"苏青璃将鱼符收入怀中,\"这枚符印应该是打开某个禁地的钥匙。\"
山风送来若有若无的檀香,吴必丘抬头望向北斗,中眼紫光突然剧烈颤动。他看见北斗第二星附近有黑气翻涌,那黑气中隐约浮现出青铜神像右眼的血光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