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沃尔夫格勒号的沉没,革命军这边自然是欢呼雀跃的,而河对岸皇家陆军第374团的团长保罗·冯·贝格斯泰因也同样举起了手中的葡萄酒杯一起庆贺着令人沉醉的时刻。
本着傲慢与偏见的原则,他早就对海军那群马鹿鄙夷至极,对海军的战斗力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现在好了,法伊特那讨厌的家伙用他们糟糕的战绩证明了贝格斯泰因自己的推测。
“副官,带着人撤退,这里是待不得了。”
虽然不管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贝格斯泰因团长都是尽可能的贬低着对手和同僚,但是在关乎个人生命安全的事情上他一直都是非常谨慎和细致。
刚才革命军炮击沃尔夫格勒号的武器他也是见识到了的,对那种简易抛射炮弹他鄙夷至极,但也相对认可了其爆炸的威力。
虽然说这种武器的射程并没有超过整条河面的宽度,其弹道的不准确性也注定了很难再铁架桥上发射。
但是万一那群不要命的贱民真的给搬到了黑桥上去了呢?
贝格斯泰因可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虽然说在圣血的庇佑下他这种四代血裔倒是不怎么怕这种程度的爆炸,但那样也是很痛的好吧。
“此地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一营长,告诉他把命都丢了也不能让这里失守。”
敌人在此地最大的指挥官机智地撤离了战场,但作为革命军最高军事指挥的叶格林却亲自带队奋战在了攻坚第一线。
“叶格林,工兵的同志们已经安放好了炸药了!”
通讯兵冒着枪林弹雨来到了叶格林身边,此刻的他们正在繁花巷边上被敌人交叉的机枪火力给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一仗打的让人窝火,敌人的火力部署地过于强大了,而革命军又缺少攻坚用的火炮类武器。
面对敌人部署在交通要道上的火力点强攻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而城市作战的情况下又不能完全发挥出游击队擅长的运动战优势。
更何况这附近也没有能够让敌人必须行动的目标,敌人完全就没想过挪窝。
不过对于叶格林和游击队的原班人马来说,敌人不给条件他们就自己创造条件,敌人不愿意动那就创造出一个他们不得不救的目标!
“科恩同志,你带队继续佯攻敌人的正面防线,我带队去侧面迂回!”
叶格林说罢就带走了一半的人手,这里面全都是游击队来的老兵,他们从北侧绕绕过了敌人的防线来到了红堤这里。
这是一道围绕着下城区建立的堤坝,在这座城市还不属于吸血鬼的时候这里就是原本内城墙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就成了上下城区的分界线。
沃尔夫格勒的下城区里的下不仅是指地位上的低下,更是地势低洼的低下。
在东下城区和扎洛林区交汇处的红堤落差最大,足足有将近20米高。整个堤坝外墙上铺满了红色的砖石,红堤的名字也得益于此。
这样的高度给予了敌人很大的安全感,但是他们对堤坝这里的防御却没有一点松懈。
高处的建筑上都布置得有警戒哨,一队机枪班也在沿着繁花巷到金钟巷的堤坝上巡逻,就连下水道也给提前堵上了。
敌人唯一担心的就是革命军会不会从8层楼高的胡腾大楼搭个梯子过来,不过考虑到整座大楼距离堤坝也有十多米的距离,敌人也不太相信个革命军能搭个怎么长的梯子过来.
然而就在巡逻队都庆幸这真是个清闲差事的时候,一阵巨响伴随着巨大的震动就从脚底下传来,接着他们就看到了高大的胡腾大楼向着他们的方向迎面砸了过来。
“快跑啊,楼倒了!!”
显然巡逻队的担心是没必要的,因为倒塌的大楼根本砸不到他们。
这座胡腾典当行的标志现在正斜躺在了红堤边上,随之而来就是一个木杆梯子的头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接着在巡逻队都慌作一团的时候,一位革命军的战士抓着红堤的边缘爬了上来。
毫不犹豫地取下了背上的枪,战士在第一时间就用一颗子弹击毙了背对着自己的敌人。
“同志们,向着胜利,乌拉!!”
越来越多的革命军战士借着倒塌的大楼爬了上来,他们第一时间就冲锋到了敌人的阵地上发动了白刃战,而这里正是374团防御的薄弱点!
这附近不仅没有多少能够支援过来的部队,而且他们的炮兵阵地好巧不巧就在两栋楼后面的火车站广场上!
此时第374团的团长保罗·冯·贝格斯泰因正好撤退到了这里,也幸亏有他在这里,被袭击的炮兵部队才没有第一时间溃败掉。
“不要慌!全部人拿起武器沿着路口的建筑布防,通知金钟路和繁花巷抽调一点人过来先支援着,再让三营长派一个连过来,敌人不会来太多的不要怕!”
抛开傲慢的一面不谈,贝格斯泰因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的作战素养可要比他的海军同行好多了。
他第一时间就做出最为稳妥正确的决定,靠着原本的炮兵部队和收拢过来的巡逻队他很快在车站广场这建立了一个还算坚固的防线。
“报告团长,敌人朝我们后面去了!”
“让后方的部队交叉撤退,逐步撤到广场两侧的建筑中去。”
贝格斯泰因认为敌人是想要包围他们,而他也果断地选择放弃了外围阵地将优势兵力集中到了建筑较为密集的正面和两侧地区。
这样一来就能够构建出一个像是字母c一样的防线,中间缺口那里是视野开阔的广场地带,敌人即便从后面突入也只会遭到三面火力的包围。
但正当他为自己英明神武的决断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事情发展却远远超出了贝格斯泰因的预计。
“什么情况,敌人为什么不进攻?!”
面对敌人指挥官的疑问,叶格林此时并没有回答的义务,因为他正带着部队绕开了敌炮兵阵地向着桥头的方向迂回过去!
沿着铁路线,他们突然出现到了敌人的后方,打得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呼救!呼救!我们遭到了攻击,敌人从后面来了!”
通讯器里一营长声嘶力竭地喊道,然而还没等团长贝格斯泰因反应过来敌人这是什么战术的时候,前来支援的三营也出现在了通讯里面。
“报告营长,我们支援的部队正面遭遇到了敌人的阻击,现在赶不过来了!”
不仅如此,就连南北方向的繁花巷和金钟路援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
敌人这到底是上来了多少人啊?!
现在374团的团长已经完全懵了,他不认为一个倒塌的大楼是足够大部队通过的,而且从时间上来说敌人哪怕是飞的也不可能飞这么多人上来啊?!
贝格斯泰因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他的固有印象里一个能保持着战力的部队即便缩地再小也最多只能到排一级。
因为再小下去的班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而且在指挥上也根本不可能有哪个指挥官能指挥地过来。
但是革命军这边却不一样!
叶格林他只带来了200多人,但是他却敢大胆地分兵迂回!
敌人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革命军的同志们做不到!
雷曼沼泽游击队的大家可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远超常人的文化水平,至少掌握了5个战术攻势的打法,而且他们还对于整场战争的战术战略都有着最为基本的认识。
别说分散成一个班了,就是临时凑起来的三人小队都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战斗力来!
并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决策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上面的长官一个一个命令去催的,革命军的战士会自己寻找目标去解决!
如果按照希尔瓦尼亚帝国的步兵操典来算,雷曼沼泽游击队的队员们从来不算是普通的士兵,而是有着优秀战术素养的预备役士官!
叶格林在离开炮兵阵地的时候一口气分了四路的部队,向着四个方向同时出击。
在进攻的过程中其余的部队竟然根据战场情况竟然还继续分兵了!
负责迂回敌人右翼的中队在遭遇到敌人援军的时候果断分出了两支小队往侧面迂回。
其中左侧的部队遇到了正在跟叶格林他们交战的敌人三营援军,他们直切了敌军薄弱的侧翼防线击溃了这支部队。
右侧的迂回小队则是在路上抓了个俘虏,然后在得知了这附近没什么敌军之后就更加大胆地再次分兵,一路绕后去迂回至敌人金钟路的后方,而另一路则在俘虏的带领下摸到敌三营营指挥部!
右侧作为预备队的三营突然没了信号,一营和二营都同时都遭到了敌人的前后夹击,一个小时都不到的时间战场局面竟然到了无力回天的情况。
贝格斯泰因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慌了,他现在脑子里有且只有一个想法。
“撤退!撤退!!”
这位高傲的吸血鬼在通讯盘里大吼一声,接着就带着警卫排跑路了,完全不管他手下还在战斗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