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脸上的笑逐渐消失,李承乾是懂得怎么诛人心的。
“那你之前做出的火器,算不算高科技武器了?”
李承乾道:“勉强算个热武器,科技有但谈不上高,您也太给它面子了。”
李世民:……
“时间太短了,臣要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儿研究,做出来的绝对比那个还要厉害。”
李世民道:“那朕是不是该谢谢你,没有面上讨好朕,私下里炸死朕。”
李承乾顿了一顿,估计是被他刚才那句话刺激到了,皇帝说话夹枪带棒。
“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朝廷突然没了个皇帝,会引来怎样的变动。别的不说,吐蕃和突厥残部肯定要联合周边异族落井下石。隋末乱世才几年功夫,武德一朝致力于南北统一,战争不断,贞观年间才整个开始与百姓休息,百废初兴,朝廷哪里经得起糟践?况且,没有父子之情,陛下也是臣崇敬的君王。无论陛下信不信,臣都不会伤害陛下。”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总算听到一句顺耳的。
李承乾道:“陛下,武才人的事情,臣希望您三思而后行,要是没有其他什么事情,臣就去做预算报告了。”
李世民抬抬手,示意李承乾可以滚了。
李承乾起身拜了一拜,退出殿外。
李象已经解出题目,李承乾看过之后,找了宫人将儿子送回去。
加班回去太晚,安慰完媳妇儿,没时间陪儿子,李承乾提前两刻钟回东宫了。
“殿下今日回来的这么早?”苏氏迎了上去,道:“妾身这就吩咐下人备膳。”
李承乾道:“这小家伙听话吗?有没有折腾你?”
苏氏道:“才两个月,听说妇人妊娠,要五个月之后,胎儿才会动。”
李承乾笑道:“希望这孩子听话些,别折腾他阿娘,不然的话,出来我要好好的收拾他。”
苏氏道:“殿下给孩儿取好名字了吗?”
李承乾默了默,李厥的名字出自成语允厥执中,意思是不偏不倚行中正之道,中正,贞观也,也是他迎合父亲,向父亲示好的寄托。
李厥,也确实替他挽了一把圣心。孩子名字和寓意报上去之后,皇帝在东宫大宴群臣,多有赏赐。
昙花一现的荣宠,仅是那片刻,又跌回现实。思及过往,李承乾心下愧疚,作为父亲他将孩子当做争宠和取悦他人的物件,实在是有愧于为人父。
“觉,李觉。《尚书·大传》中有这么一句话,觉兮校兮,吾大命格兮。觉,乃是贤者,智者之意。这个孩子,要继承我的一切,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你觉得这个字好不好?不好的话,我再去翻书。”
苏氏信佛,觉通悟,聪慧之意,她对这个名字十分满意,蹲身向太子拜谢。
李承乾下意识去扶,没让苏氏行礼,道:“父亲给孩子取名,为父之责,怎么还要你向我拜谢。”
苏氏道:“妾身随口一说,殿下如此重视,妾身受宠若惊。”
李承乾笑道:“苏卿要这么说,等这个孩子启蒙,我都不敢亲自把他带在身边教导了。”
苏氏愣了一愣,大族男子薄情,孩子将来的成就,同家主的疼爱和托举密切相关,何况她嫁的是太子,太子愿意亲自启蒙教导,父子情意和地位都是往后的孩子不能及的。
“象儿近来扑到算学上了,朝廷明经有算学,可到底不是正途,制考的内容就是朝廷治国的策略,妾身觉得象儿的功课,还是要以儒学和老庄为主。”
李承乾苦笑,万般皆下品,惟有从政高,古今如是,理解,特别理解!
“象儿是殿下长子,通算学没什么,沉迷算学传出去不好听,对他的名声也不好。”
天下母亲无不爱自己的儿子,只要太子不动摇她孩子的地位,李象一个庶子,太子宠着,她也乐意好生养着。
李承乾笑道:“象儿的功课你也知道些许,我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才稍稍好了些许。他喜欢喜爱算学,就随他去,我也少费些心力。”
苏氏默了默,没再说话,她有心拉李象成材,太子要放任,她也没必要为了李象和太子闹的不愉快。
孕期口味偏重,小厨房照顾太子妃的饮食,李承乾不好只挑自己喜欢吃的,就囫囵吞枣每个都浅尝几口,他敢保证,他要是挑了,第二天苏氏下令全换成他的口味了。
苏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封建世家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跟家里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搞好关系,生下孩子,成为下一代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以自己为纽带,实现母族和夫族的合作共赢。
什么样的土壤,养出什么样的花,苏氏连私下见面不行礼都接受不了,他要是去说什么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夫妻平等,没有君臣之分,苏氏估计会认为他疯了。
用过晚膳,看着苏氏睡下,李承乾离开丽正殿去崇贤馆,李象看到父亲,老远就扑了上去。
“阿耶……”
李承乾一把将儿子抱起来,道:“我给你找几本算术书,你自己先看,看懂了最好,看不懂为父教你。不过咱们约法三章,我不要求你满腹经纶,你至少要有点墨水在肚子里,免得将来人家之乎者也把你套进去,你连怎么被卖都不知道。”
李象点点头,道:“阿耶都不在东宫,魏叔叔、房叔叔、杜叔叔、尉迟叔叔他们还要过来,他们都不过年的吗?”
李承乾笑道:“为父要是黑着张脸,提着戒尺骂你不上进,你敢往我身上蹭吗?”
李象听得一哆嗦,道:“不敢!”
李承乾道:“你魏叔叔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那魏叔叔他们也挺可怜的,算下来儿真好命,儿要不是阿耶的孩儿,就儿那个功课,戒尺都不知道挨了多少了。”
李承乾刮了下李象鼻子,道:“回去早些睡下,为父给你备课,明早照常过来自学。”
李象撇撇嘴巴,恋恋不舍的拜别父亲,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崇贤馆。
李承乾叹气,过几年这孩子成年成亲,搬出东宫,封王外出就藩,再见面就难了。从前感慨空巢老人,真想到自己做空巢老人,还是有些悲从心来。